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化龍經,開大運河以及修魏直道!
魏雲弈很清楚,氣運增長肯定是沒跑了。
當即只能懷著無奈的心情。
選擇查看。
【本月氣運結算中……】
【本月敗壞氣運:0。】
【本月增長氣運:10000。】
【正在自動兌換昏君值.……兌換成功……】
好傢夥。
直接漲了一萬氣運。
饒是魏雲弈早已做好了準備。
可當他看到這一切后,也是有些忍不住了。
果然,一個王朝在軍事上面若取得勝利,那對於國運的增長,是相當恐怖的。
畢竟對比於經濟,打仗是最為明顯的,尤其是這一次,小舅子居然還直接滅掉了一個國家,那隻會更明顯。
好在,高陽國不比草原部落,且現在只是滅掉國家,並沒有納入版圖,完全消化。
不然的話,那增長的氣運,肯定又會呈倍數增長。
到時候,魏雲弈根本就扛不住。
只是。
一下子增長一萬氣運,還是讓他有些難受。
嘆了口氣,他懷著顫抖的心情,再次打開通用面板。
【昏君養成系統。】
【宿主:魏雲弈(大魏皇帝。)】
【大魏王朝總氣運:81.5w(距離仙人降世,八年零十個月。)】
【昏君值:100。】
很好。
不僅上漲了一萬氣運。
加上過去的一個月,還將將人降世的時間,直接縮短了足足半年。
簡直了.……
魏雲弈真的無力吐槽了。
本以為這個月穩了,但誰知道,卻出現這個意外。
可無論怎麼說,現在這個局面都無法改變了,就只能接受。
唯一能算得上好消息的是。
一萬氣運。
能兌換出一百個昏君值。
所以他在系統商城內的選擇也多了起來。
第一次是二十個昏君值,將魏雲弈的修為提升至武道九品。
第二次是三十個昏君值,購買了靈髓玉佩,能夠洗滌和蛻變天賦。
這兩次對於他的提升都還算是不錯,尤其是第二次,讓其在武道天賦提升,服用大還丹時,能夠將其中的藥力完全消化。
不然的話,現在能不能破境武道七品還兩說。
而此次有一百個昏君值。
選擇更加寬泛了。
當即,魏雲弈也沒有猶豫,開始在系統商城內尋找起來。
貴的東西雖然好,提升可以說非常大,但問題是,現在的昏君值還是少了點。
因此他只在一定的區間內尋找。
魏雲弈相當清楚。
現在自己,最欠缺的就是實力,也就是武道修為。
仙人非常強,但如果擁有武道極致的實力,也不見得不是對手。
說白了。
那就是一群活得比較久的人而已,並不是真正的仙人。
現在自己達到了武道七品,需要在短時間內,變得更加強大。
畢竟,因為氣運的增長,也讓將人降世的時間愈發緊迫,到如今都只剩下八年了。
為了解決危機,提升實力,是現在最好、也是最直觀的辦法。
終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瀏覽后。
魏雲弈終於找到了想要的。
這是一本武道秘籍,名為:天子化龍經!
雖然武道,最好是到六品之後,才必須選擇武道秘籍進行修鍊。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沒有到這等修為,就無法修鍊武學。
那只是因為在武道下三品之前,是否修行武學,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在前期,有合適武學的話,還是可以進行選擇的。
而他選擇的這本名為天子化龍經的武道秘籍,可以說相當強大。
上面介紹,修鍊此武學,一但大成,可以達到武道一品。
何謂武道一品?
武中聖者。
即便身處萬人之中,亦可保全自身。
尤其是魏雲弈非常清楚,在當今這個世界,基本就沒有能夠修行到武道一品的武學。
就連武閣的那位武王,最後也是依靠燃燒自身,才達到的這個境界,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武中聖者,只能說半隻腳踏入了這個境界而已。
可即便如此,依舊能夠與從天門中走出的仙人,打的有來有回。
若非因為被兩尊仙人圍攻,不見得會被殺死。
也正是由於了解這些。
他一開始才會選擇,依靠系統,提升武道修為,來對付仙人。
畢竟,武道境界,武中聖者並不是極限。
在這之上,還有人仙。
不過。
雖說魏雲弈看過原著,但實際上,他也並不了解這個境界。
只是依稀記得,在很久之前,似乎有存在成為過人仙。至於具體如何,人仙與仙人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就完全不清楚了。
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二者之間的稱呼不同而已。
不過他心裡有種感覺。
若能達到傳說中的這個境界,說不定就能化解仙人降世的危機了。
當然,這也只是魏雲弈的感覺和猜測,到底能不能做到,其心裡並沒有底。
可有一點可以肯定,武道極致,是現如今對付仙人的最好辦法。
搖了搖頭,他沒有繼續思考這些。
當即選擇花費一百個昏君值。
將那天子化龍經買下來。
而所謂的天子化龍經,總共分為上中下三卷。
可惜,因為昏君值不夠,魏雲弈只能購買最便宜的下卷。
至於另外兩卷,除了貴之外。
就是並不適合現在的自己。
天子化龍經,上中下三卷,分別對應武道的上中下三品九境。
下卷,完全適合下三品武道境界的修行,其效果,不僅能徹底穩固武道修為,還能將三個境界重塑,變得更加強大。
簡單點說,就是修鍊了天子化龍經下卷的武道七品,一定強於其他的武道七品。
而且還不是強一點點,而是數倍,乃至於數十倍的程度。
可以說,這門武學,絕對是當今世界最強的。
按照魏雲弈的估計。
若自己最終修成了武中聖者。
然後加上天子化龍經,到時候反殺一尊仙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即便再如何好的武學,修行起來很有難度還是其次,最終能否施展出真正的危害,也需要依靠自身。
尤其現在的他,還只是武道七品而已,距離武中聖者,差了不知多少。
如果按照如今的速度提升,即便擁有天子化龍經。
到魏雲弈真正達到武道極致的。
怕幾十年都過去了。
其實,他之前在選中天子化龍經的時候,正是因為看到其強大。
想著買下來,自己修鍊的同時,是不是也可以讓其他人修鍊?
就比如那位武王叔,天賦強,本身修為又高。
說不定過幾年,就能真正成為武中聖者呢?
但讓魏雲弈難受的是。
系統商城提示,這門武學,與其他的物品不同,僅限宿主本人修鍊,同時,還擁有天子的身份,條件可以說相當的苛刻了。
如此,也就斷絕了他將天子化龍經交給其他人修鍊的可能性。
隨即,魏雲弈也不考慮太多了。
而是將剛剛購買的天子化龍經拿起。
比起一本的武學用文字和紙張進行記錄。
手中的這本功法,確實一枚大小不過三寸的玉簡。
上面除了一些奇特的花紋之外,並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很難想象這是一本秘籍。
好在此前,他已經了解過使用方法,直接將其捏碎即可。
當下。
魏雲弈深吸一口氣,將玉簡捏碎。
咔嚓!
當玉簡破碎的那一刻,殘片就像冰一樣消融了。
在那上面出現一個個白色的文字,就這樣漂浮在空中,然後頃刻之間,湧入他的眉心之中。
與此同時,魏雲弈只感覺到,腦海中響起一陣陣莫名的聲音,像是有人在吟唱,又像是有人在低語。
那些文字就像是活過來了,與其記憶徹底融合在一起。
不需要看,只需要去感受就可以了。
良久。
腦海中的異樣消失不見了。
而魏雲弈,似乎已經將天子化龍經下卷完全記在了腦海中,想忘記都不可能。
「這.……」感受到這一切后,他有些驚奇,因為太神奇了。
猶如某些話本小說中的神話傳說一樣。
別人修行武學秘籍。
不僅要記,還需要去體會、去感悟。
可現在,他似乎已經完全記住了天子化龍經的修行方法,只需按照上面去修鍊即可。
稍稍思考了一下,魏雲弈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按照記憶開始修鍊。
嗡!
也就是在此刻。
體內的氣血之力開始震蕩。
氣海之中,一道道力量不斷涌動,與氣血之力交織在一起,在身體裡面亂竄,就像是一條條騰空而起的龍一般,又沉入四肢百骸當中。
半柱香時間過去,他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力量,似乎又得到了提升。
尤其是氣血之力,比之前更加旺盛,不停的震蕩。
這時候。
魏雲弈終於知道。
此武學秘籍為什麼叫天子化龍經了。
就是將體內的力量,全部調動,與氣血相互結合,像是化作了龍一般。
只可惜,他現在的修為和實力還是太弱了,氣血之力很弱。
不然若能將所有的力量,全部擰成一股繩。
怕是會相當恐怖。
「不錯,比想象中的要強。」魏雲弈停下了修鍊,心中無比驚奇。
他現在已經相信,若是能將天子化龍經修鍊至大成的話,力拚仙人肯定不在話下。
尤其是還感覺到,這門武學的強大,似乎並不止於此。
中卷和上卷,肯定會更強。
當然。
武學強,但本身修為太弱,需要想辦法提升。
因此,魏雲弈現在又多出了兩個目標。
其一,拿到天子化龍經的后兩卷,其二,就是想辦法,繼續提升武道修為。
這兩個目標,需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依靠昏君值,在系統商城內購買物品。
繞來繞去,又回到了昏君值上面啊!
因為小舅子滅國。
致使此次氣運結算時,上漲了一萬氣運。
這是之前,魏雲弈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因為按照他的計劃,攤丁入畝已經在江南一帶施展了開來。
而過程,也正如想象中的那樣,士族對於變法,心中是懷有強烈不滿的。
尤其是自己還讓王守元,任兩江巡查使,讓他將江南一帶本來分散的士族派系,全部擰成一股繩,以此形成強大的力量,來倒逼朝廷。
如此,本就和士族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朝臣們,慢慢的也會轉變心態。
這樣一來,朝廷就會陷入動蕩之中。
朝局一但動蕩。
那王朝氣運肯定會受到影響,開始減弱。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中進行,王守元確實將江南士族派系集中了起來,都要上京了。
在魏雲弈看來,只要此事一成,想不敗壞氣運都難。
即便這個月不行,等下個月,肯定可以。
卻未曾想。
本來在自己看來,毫無軍事才能,只是一個紈絝子弟的小舅子,居然完成了滅國.……
而這件事情,也給了魏雲弈一個沉痛的教訓,那就是當昏君,如果只依靠別人,是完全行不通的。
就像之前,老丈人完成了攤丁入畝,王瑾又將李芳的事情給查了出來。
雖說現在江南變法,讓士族們開始慌亂,準備上京。
但誰知道這個過程之中,會不會還出問題呢?
因此。
現在他要做的。
就是盡量不依靠這些人。
敗壞氣運,還是要讓自己親自動手,不能把期望都放在別人身上。
不然再多來幾次小舅子這種事,那什麼都不要做了,直接等死就好。
此時此刻,魏雲弈得到了教訓,如今知道,想要真正敗壞王朝氣運,還是需要下猛葯才行。
所以,其心裡已經做出決定,自己以前不想做的事情,如今必須要開始了。
就比如之前所想到的大運河計劃。
說白點,就是興修水利。
而且,魏雲弈要做的,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工程。
這看起來是好事,但實際上,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何謂功在當代?
就是在進行的時候,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大量的錢財做的事情。
可這件事,短時間內根本完成不了,也發揮不了作用,可如果用長遠目光來看,卻是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後代。
而大運河,就是這樣一個計劃。
因為開鑿大運河,需要徵發幾十萬,乃至於數百萬的徭役。
同時,也會消耗朝廷巨量的錢財。
如此一來。
國家會因為這個計劃,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的氣運。
但這一舉動,卻不是沒有意義的,一但大運河開鑿成功,那好處也是巨量的。
而現在魏雲弈面對的局勢就是,國家蒸蒸日上,氣運不斷增長,雖然國庫現在沒多少錢,但只要今年的稅收一上來,那必然使得國庫充盈。
如果只是做一些小事,亦或者依靠一些貪官污吏,想要敗壞這些國運,幾乎是不可能的。
唯有動用其他辦法,尤其是大量消耗國力的工程。
現階段,最適合自己的。
就是大運河。
不僅如此。
魏雲弈還有第二個計劃,那就是模仿前世的秦代,修直道。
其本質上與大運河差不多,看起來費時費力,而且還不討好。
可只要完成,那絕對是利國利民。
尤其在軍事上面。
試想一下。
從京師修建一條筆直、且寬闊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北境那會如何?
一但遇上草原南下,那朝廷就可以迅速從各地調集大軍,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增援北境,抵擋住外族的入侵。
當然,這個計劃有好有壞,那就是一但北境門戶大開,那草原南下的步伐,也會快了很多。
可如果按照實際情況來看的話,直道修成,有利於朝廷調動和控制各方軍隊。
絕對是利大於弊。
尤其是他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魏直道!
而這兩個計劃。
毫無意外,全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不僅對朝廷的負擔重,連對於治下的百姓也是如此。
朝廷沒什麼,倒是可以不在意,但如果讓百姓無法承受,致使民不聊生,非他所願。
只是現在,因為氣運上漲,讓仙人降世的時間越來越快。
所以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
當然,魏雲弈作為皇帝,其實在這裡面,有許多的操作空間。
尤其是這段時間,醞釀大運河計劃的時候,他已經找到一些如何不加重民眾負擔,又能夠加劇消耗王朝氣運的兩全辦法。
至於這個辦法,也非常簡單,那就是等開鑿大運河之時,給予民眾一定的報酬。
還有就是,讓每日勞作的徭役,有著充足的休息時間。
當然。
這只是他初步想到的。
至於具體如何執行,還需要好好計劃。
但至少,現在已經確定好了一個大方向,只需要等待時間執行就可以了。
「正好,結算之日過幾天,就是御前會議了。」此刻,魏雲弈喃喃自語,決定在之後的御前會議上,就將大運河和直道計劃全部拿出來。
他很清楚,若是眼光看的不夠長遠的人,對此一定活竭力反對。
但這完全沒有關係,自己是皇帝,能夠一力決定。
既能夠消耗氣運。
但實際上,長期來看,於國於民都是大好事。
所以無論如何,這兩個計劃,是無論如何都要執行的。
尤其是魏雲弈估計了一下。
不說直道。
堪堪是開鑿大運河,怕至少都需要數年時間。
而這段時間,國運就能不斷減少。
即便大魏如今即將步入鼎盛。
可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氣運會慢慢削弱。
但魏雲弈也清楚,在這期間,身為皇帝的自己,必須要把握好一個度才行。
否則,到時候過了頭,怕是整個國家都會被拖入深淵之中,也不是他最初的目的。
因而,在計劃正式開始之前,必須要好好計劃。
還有開鑿大運河以及修建魏直道的各方人員。
也必須認真挑選。
能力強不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讓人以權謀私,破壞了計劃。
畢竟,魏雲弈實施這兩個計劃的前提,是敗壞氣運的同時,也利國利民。
萬一有人中飽私囊,亦或者質量不過關呢?
就會演變成災難。
好!
就這麼決定了。
等過兩日御前會議的時候,就交給內閣去辦。
魏雲弈如此想到,同時心中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計劃一但開始施行,削減氣運那幾乎是肯定的,即便再有滅國之事,也能抵消。
此刻,他也有些後悔。
為什麼一開始想不到呢?
不過,魏雲弈知道這也怪不到自己,誰知道當昏君這麼難啊?
搖了搖頭,他不在多想,而是轉頭開始修行起天子化龍經。
畢竟不管如何,提升實力是決不能放輕鬆的。
還有煉丹,
也必須繼續進行。
就是不知道王瑾什麼時候將那龍虎山小天師給帶來了。
畢竟,時間不等人啊.…… ……
同一時間。
深夜的東廠之中。
王瑾再一次召集了手下的人。
至於原因,當然是魏雲弈有關於龍虎山小天師的事情。
現在都快過去一個月了,連個信都沒有,他自然是非常召集的。
害怕陛下責怪自己辦事不力。
「都說說吧。」
「最近各方傳來的消息。」
此刻,王瑾坐在主位上,略微有些頭疼道。
雖說心裡是很召集,但也知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辦。
「回公公。」小李子率先開口,道:「前朝皇室餘孽海寇的事情,小林子已經告知了趙將軍了,趙將軍雖然初任海州指揮總使,但還是選擇配合我們東廠,幫助我們監視前朝皇室餘孽。」
「趙將軍已經言明,這件事情只要一有消息,就會與我們東廠接頭!」
「很好。」
王瑾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咱家果然沒看錯趙將軍。」
前朝皇室餘孽,是重中之重,可偏偏東廠的人手不夠。
如果有海州水師的配合,那就不一樣了。
他很清楚。
只要趙繼光原因配合的話。
那之後的事情,會好辦很多。
「還有呢?」
頓了頓,王瑾繼續道:「白衣門的消息呢?」
「回公公,雨公公如今已經打入了白衣門,成為了總舵主。」小李子道。
在他的講述中,雨化天將前任陳總舵主斬殺之後,就在鐵血少年團的帶領下,見到了白衣門的一眾高層。
當然,對於一個陌生人想要做總舵主,自然有非常多的人不願意,因此爆發了衝突。
可惜的是,雨化天真的太強了,整個白衣門沒有一個是對手。
最終在高層被殺掉接近三份之一的情況下。
雨化天還是坐上了總舵主的位置。
即便只不過是虛名。
即便各大分舵,並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但總算打入了內部。
因此在這期間也打探出了一些消息。
紛紛送到了東廠之內。
王瑾點了點頭。
陳總舵主被師兄殺死的消息,自己早就已經得知了。
起初在聽到的時候,還有些不可思議,畢竟對方,可是江湖上有名的高手啊,卻這麼輕易的死掉了,由此,也不得對於那位師兄,更加佩服了。
至於之後對白衣門高層大開殺戒,也是他提出的建議。
首先,這些本就是朝廷認定的逆賊。
手下都沾過血。
可以說是罪行累累。
從白衣門與北陽府的金刀門合作,就能看出一二了。
所謂仁義的江湖人士,那只是表面上而已,背地裡盤剝百姓非常狠辣。
這種人,如果不殺了的話,還留著做什麼呢?
隨即,王瑾沒有思考這些,而是轉頭道:「那有沒有龍虎山小天師的消息?」
陛下交代的事情,必須要加快了啊。
「有了,雨公公利用白衣門總舵主的身份,發動了一些江湖勢力,加上我們東廠的手段,總算是找到了那位龍虎山的小天師,很巧,此人就在北陽府,雖然不知道具體的位置,但雨公公傳來話,說在幾天之後,必然會有消息傳過來。」
小李子手中拿出一張紙條,上面正是有關於龍虎山小天師的消息。
王瑾沒有猶豫,當即將其接過。
果然。
是自己師兄的筆記。
說是追查到了龍虎山小天師的行蹤。
只要確定位置,就會立刻動手,若是遭遇反抗的,會選擇出手,將對方請來。
「好!」王瑾看著紙條,心中也算放下了一塊石頭。畢竟這是陛下交代的,若在找不到,那自己也無顏面見陛下了。
雖然他並不知道,這位龍虎山小天師的是否真的擅長煉丹。
但只要找到了對方,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再不濟。
也可以通過此人,去找老天師。
最重要的幾件事情都已經要完成了,王瑾也算放心不少,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一個問題,然後問道:「王守元王大人呢?有沒有消息?」
自從上次龍陽府之行后,他知道這位王守元,一直隱藏在士族之中。
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將所有士族全部扳倒。
敬佩之下。
也沒有忘記派東廠的人,暗中保護。
畢竟對方只是一個毫無武道修為的文官而已,萬一出了事,陛下和朝廷,就損失了一個人才啊。
而他之所以問這個問題,就是得知,最近江南士族,因為變法之事都鬧了起來,還要上京。
王瑾非常清楚,一但這些士族上京,肯定會聯合各方勢力,阻止變法。
可變法,乃是陛下定下的國策。
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萬一被這些士族蛀蟲們給攪黃了,那就是罪過啊。
現在,東廠在江南士族中確實有些眼線,但並不夠深入,畢竟時間太短了。
可王守元就不同了,已經成為了江南士族的領袖,消息肯定多。
他覺得,對方肯定也在想辦法。
阻止士族入京。
只是要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倒是不得知了。
「有,是今日剛傳來的消息。」另外一位檔頭開口道,是負責和王守元對接,已經在江南士族中安插細作的,他想了想,繼續道。
「王大人說,他已經收集到了很多消息,都是有關於江南士族的,其中有人枉顧國法,有的草菅人命。」
「不過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有八成的江南士族,都與白衣門有關係。」
「這些年來,那些士族們,暗中出錢給白衣門,讓他們壯大。」
「甚至還有些,直接受白衣門控制!」
此話一出。
王瑾當即站起身來。
之前他就已經知道,士族中可能有人勾結白衣門逆賊。
但想想可能不是很多,畢竟這可是大罪啊。
士族們狡猾,不可能如此愚蠢。
但沒有想到。
從王守元傳來的消息當中,未曾想江南士族,居然與白衣門牽扯如此之深。
難怪之前龍陽士族,敢在之後,直接找白衣門的人,對李芳下手呢。
原來,是這些人早就站在一條船上了啊。
「這些士族,當真是會兩頭下注啊!」
王瑾也是讀過史書的人,因為擅長思考,也明白了很多事情。
上一個朝代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士族反抗朝廷,選擇了太祖高皇帝。
本以為,他們是不得已,但現在看來,完全是兩頭下注,
一方面口口聲聲忠於朝廷。
但另一方面,卻直接和白衣門勾結。
要知道,白衣門,可是前朝餘孽所成立的啊。
直到現在,還和海外的前朝皇室餘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換句話來說,這些人,就是叛國!
蛀蟲!
全都是蛀蟲!
此刻,王瑾眼中滿是憤怒,巴不得現在就將那些士族就地正法。
但心裡很清楚,此時有關於變法的推行,必須要小心謹慎,所以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後道:「王大人還有沒有其他的話?」
「有,王大人說,希望公公在這時候,對於士族的人不要輕舉妄動,任由這些人上京,屆時他會將勾結白衣門的名單,全部轉交給宋閣老,讓他來處理此事。」
那位檔頭繼續道:「不過因為身份,他這個計劃,不好與宋閣老接觸,希望我們東廠可以幫個忙。」
聞言,王瑾頓時眼前一亮。
起先,他對於士族上京,還有些擔心。
害怕這些人,會對朝局產生影響,鬧出大事。
想著王大人,為何對此完全不理會。
可現在,他明白了。
一但江南那些士族上京,就相當於全部聚集在了一起,而京師又不是江南,不是他們的地盤,可以一網打盡。
尤其是宋公文宋閣老,如今主管著變法之事,只要有勾結白衣門的名單在手。
那對於這些士族,就可以輕易拿捏,殺的殺,關的關!
而經過此事之後。
那有關推行攤丁入畝,就會變得無比順暢。
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藉此,震懾天下的士族!
「王大人果然厲害,不僅釜底抽薪,還可以用此事殺雞儆猴,一旦宋閣老開始行動,那天下的士族,絕對會被嚇到,全國變法,必定可成!」
此刻,王瑾喃喃自語,眼中滿是興奮。
果然,到底是能夠在士族蟄伏五年的人啊。
手段太厲害了。
人才。
真正的人才啊!
可惜,不屬於東廠……
嘆了口氣,王瑾有些唏噓。
但想想,覺得都是為朝廷做事的,不分彼此嘛。
「好,有關於江南士族的事情,東廠所有的行動都可以暫時停止。」王瑾望向眾人,繼續道:「宋閣老那裡,咱家會親自去一封密信,讓他配合王大人。」
此事,事關變法,不能有任何馬虎。
王瑾知道輕重。
「是!」
眾檔頭當即點頭道。
旋即,王謹又開始交代其他的事情。
比如前朝皇室餘孽,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這些人出現,肯定要鬧事,但因為要釣出更多的人,還是不能選擇直接動手,以監視為主。
再有就是龍虎山小天師了,也非常緊急,他決定親自去一封密信,讓師兄的動作快點,陛下已經再催了。
至於其他的,則是繼續在各方勢力中繼續安插眼線。
因為朝廷內局勢穩定。
王瑾想了想。
決定開始對燕地進行滲透。
他知道,燕王最近在整頓燕地的勢力。
雖然並不知道有沒有異心,但必須要關注一下才行。
陛下沒有提起。
可自己必須要里一個心眼才行啊。
很快,在交代完所有事情后。
王瑾就讓眾人去休息了。
至於自己。
則是選擇繼續努力修鍊,因為他感覺到,再有不久,就能破入武道六品了。
雖然很清楚,這個速度絕對算的上快,畢竟自己修鍊的時間,前後加起來才不過三個月而已。
但王瑾卻不是很滿意,尤其在成為東廠廠公后。
就愈發發現,朝廷看似一片欣欣向榮。
但實際上。
各方都心懷鬼胎。
自己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儘快強大起來,幫助到陛下。
就這樣,他直接沉下心神,繼續修鍊,以求早日達到更高的境界。
而接下來的時間。
朝廷之中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不過整個京師,還是在一片歡騰之中。
至於原因,自然還是因為宋鴻志率領遼鎮駐軍,滅掉了高陽國,維護了大魏威嚴,即將班師回朝。
很多百姓,都翹首以盼,希望對方早日回歸。
就連朝廷眾臣們,也在熱烈討論。
只是這些話。
到了魏雲弈的耳中,卻非常扎心,
所以就直接選擇罷朝三日,安心修鍊的同時,也在繼續完善自己大運河以及直道的計劃。
這是他接下來的重點,是敗壞氣運的最好手段,自然不能有絲毫馬虎。
而也就是在魏雲弈罷朝的當日。
京師城西。
依舊是那座熟悉的小院。
太傅張正明與次輔宋公文再一次聚首。
與外面的百姓一樣,二人的臉上此刻皆滿是笑意。
尤其是宋公文,似乎都快合不攏嘴了。
臉上更是紅光滿面。
「我之前就說過,鴻志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不堪,事實上,你這個父親的,遠遠不了解自己的兒子,怎麼樣,現在他一戰滅高陽,如此功績,你沒有想到吧?」
張正明看著自己學生那般高興的模樣,當即忍不住打趣道。
宋公文聞言,也是啞然失笑。
是啊。
誰能料到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居然一戰滅國。
滅國啊!
這可是武將的最高成就之一了。
尤其是對方,如今才不過十七歲而已。
這兩天,宋公文別提有多高興了,尤其是在與朝廷官員們接觸的時候。
那些平日里對自己並不在意的人,也上來巴結,更甚者,還有私下裡送禮的。
當然,嘴上的恭維他完全可以接受。
至於送禮的,全部回絕。
並不是不咋已。
而是宋公文經過了十幾年的鬱郁不得志之後,完全明白了什麼叫做高處不勝寒,越是在這種時候,就越是要穩住。
不然,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也就是與張正明面前,才不加以掩飾。
畢竟,這是老師嘛!
隨即,宋公文收斂起笑意,繼續道:「鴻志的此戰,確實出乎學生的預料,說實話,學生都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但學生認為,鴻志能一戰滅國,其實全都是陛下的功勞。」
「若非陛下力排眾議,讓鴻志去任遼鎮指揮使,任其施展才能,如何能夠有今日呢?」
「所以,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勞,是陛下的英明決定。」
他雖然震驚於兒子的能力。
但正如上次所言。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就比如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兒子在軍事上有如此才能。
即便當初對方每日在面前說,想要從軍,但作為父親的,依舊不相信。
可陛下,與鴻志才見面幾次,就能看出其有點。
如此眼光,可謂毒辣啊。
因此。
宋公文越想,就越是覺得,當初陛下提拔自己,肯定也是看重了自己的才華!
「陛下慧眼識英才,這不假,不過……」張正明一笑,然後道:「但也是因為鴻志有天賦,有能力,以後你啊,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要多上心,多了解了解。」
「如果此次不是陛下,你怕是還會依舊讓自己兒子去讀書,去考取功名吧?」
「一但如此,那我大魏,就少了一位少年英才,一位將星了。」
說到這裡,他繼續道:「讀書,是為了報國,但報國,並不只是讀書一條路而已啊。」
「老師教訓的是。」
宋公文聽到此話,也是點了點頭。
的確,若非陛下發現的話,兒子的前途,怕是就要毀在自己手中了。
但也因為這句話,讓他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當即笑道:「不過學生覺得,這句話,也同樣適合老師你!」
「老師,您也應該理解一下應星兄,他不喜讀書,但也有自己的才華,您也應該去了解。」
「正好,前幾日學生接到了應星兄的來信,想來今日,他就會到京師了!」
應星……到京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