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語言難題
冀北、豐州與塘峪是組織上確定,交給北漠公司來管理的三大電廠,如今報上來的管理層名單幾乎就是最終版,不願過來的早就想辦法調走了,願意過來的也想辦法調進來了。
牛小壯,方浩等人的名字歷歷在目,張逸夫實在難以想象,牛小壯的孩子都已經兩歲了,他該什麼樣子了。
簽過字后,張逸夫問道:「大約什麼時候正式接管,由咱們管理?」
「定下來的是11月1日,人事和行政上的流程已經走完了。」
「嗯……所有事都確定了吧?」
「確定了。」文天明一一答道,「暫時由電力部負責安監工作,我們的發電量,目前電網按三角二分七進行收購,我們的併網發電任務由電力部和華北局進行分配。」
張逸夫聞言囑咐道:「發電指標上的事,你們部門可以多跟林書記溝通,他原來是調度局的,可以爭取到更多的任務。」
「當然,這部分林書記已經聯繫過了,保證這三家電廠盡量滿負荷運轉。」
電廠這買賣,運轉負荷基本決定了其收益,計劃經濟的時候大家都無所謂,現在就要爭了,爭這個發電量指標,發電任務,實際上就是在爭市場。林立正坐鎮,對北漠無疑有巨大的利好,至少在指標上不會吃虧了。
「然後……我記得還有一個問題。」張逸夫皺眉撓頭道,「什麼來著……我前幾天還想著呢……」
文天明立刻提醒道:「煤?」
「對,煤源。」張逸夫敲了敲腦袋,「我這腦子也快不行了。」
「你就是操心的事太多了。」文天明緊跟著說道,「現階段還是走電力部的渠道集中進煤,以電力部確定的採購價進,這算是電力部賣咱們的大便宜。」
「的確啊,計劃內渠道的電煤,有政策上的優勢。」張逸夫依然沒有解脫,「但長久來說。這個煤遲早要咱們自己搞定的。」
對於日趨完善的火電行業而言,除去機組效率這類硬體水平。決定盈利的無非是兩件事——進煤價格,售電價格。
在發展過程中,確實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煤價雖市場浮動,由於某種原因在一段時間內會非常之高,但電價是政府確定的不會變,導致發電成本超高入不敷出。這種時候。你發一度賠一度,你發得越多賠得越多,一些人人都認為坐收暴利的巨無霸電企虧損,也就這麼產生了。
但也不可能煤價一高,你就把機組全停了,那老百姓用電怎麼辦?工業生產怎麼辦?能賺錢你就滿負荷,一賠錢就零負荷,沒這便宜事,做這一行旱澇保收。你旱澇也必須都出力,這叫社會責任。
現階段「煤」的問題暫時還沒浮上檯面,但這是早晚的事。早晚電力部不會管供煤,早晚市場上的煤會隨行就市。跟國際接軌。若是海外煤價低,發電企業大可以使用進口煤。
「跟你們主任說,進煤渠道與煤種選擇方面,要提早做準備,做研究,不可高枕無憂,我們現在是企業,要保證盈利,爭取更多盈利。」張逸夫說著。自己又搖了搖頭,「算了。我例會的時候說吧,你別說了。」
范昕瑞的麻煩歷歷在目,還是別讓文天明也招恨了。
文天明現在也慢慢領會了這些事,誰人都知道他是張逸夫的絕對心腹,從冀北電廠一路拼過來的,因此即便有些副總和部門主任對他畢恭畢敬,他也沒膨脹,清楚自己的身份。
「另外,11月1號之前,得召集三家電廠廠長開個會吧?」
「一定的,日期你們定吧,定好了通知阮湄就好了。」
「好的。」
張逸夫好像突然又想到了什麼,點著桌子笑道:「話說,你這有沒有進展啊。」
「什麼進展?」文天明傻愣愣問道,「我漏報什麼工作了么?」
「泡妹子進展啊!」張逸夫大笑道。
「……」文天明苦兮兮撓了撓頭,「同志仍需努力。」
「那你倒是努力啊!」
「她心思都在工作上,現在當了秘書,更忙了。」
「哎呦,還是我的錯了。」張逸夫托腮道,「要不我換個人,把她調到你們部門?」
「別別!她幹得正起勁兒呢!」
「不耽誤的!」張逸夫提點到,「工作跟感情,不耽誤的,大家又在一個單位。你看我跟夏雪,天南地北都不耽誤!」
「那是你有手段……」
「哪有那麼多手段。」張逸夫簡直就是恨鐵不成鋼,「做好正事,足夠自信,去表示,去表達,去爭取就好了,對方接受你,就是接受你,不接受你就轉身走人,有什麼難的。」
「那萬一不接受……不甘心走啊……」
「這就是感情啦!」張逸夫雙掌一拍,「不甘心就接著追,要麼就放下。拿得起放得下,咱們吃的是米,又不是愛,她不接受你還活不下去啦?」
「可這……」
「沒法聊,還是嫩。」張逸夫無奈擺手,純情男孩還是得度過這個時期。
「那逸夫你這麼豐富的經驗是從哪裡來的?」
「……幹活兒去,瞎問什麼?」
「哈哈……」文天明呵呵一笑,拿起簽過字的文件告退。
文天明走了,張逸夫卻還在想,一直在想的問題。
要不要帶他們走。
明明已經在這裡混得很好了,自己要重來,豈不是強迫了他們的意志。
高薪+鐵飯碗+旱澇保收+受人尊重,這樣的狀況,比去一個前途未卜的私營電氣公司要舒服多了。
……
隨著細枝末節的解決,世行正式批貸,與ABB的簽約儀式也隆重展開。
大會堂內,張逸夫與ABB總公司的一位副總,分別在合同上簽字,交換合同,在閃爍著的聚光燈前握手,宣布著這段合作長跑的正式展開,也宣示著用資本越過技術天塹的時代正式來臨。
宴會上觥籌交錯,張逸夫頭一次覺得自己的英語功底真的是不夠用了,參與宴會的不少官員都能與老外進行流利的交流,張逸夫在大多數時候還是不得不依賴翻譯,聊得不盡興不說,還顯得水平不足。
看來張逸夫自己也遇到天塹了。(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