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查案【八】
,墨染江山
翌日。
一大早,十幾位衙役將這逃跑的同知沈繼之與著他的家人一塊兒往著這府衙門押去。
這些於安府城的行人們紛紛站在街道兩旁看著,這嘴吶也敢議論幾聲了。
「這是誰啊?」
「你不知道嗎?這是同知沈繼之啊。」
「這怎麼就給押上了?」
「聽聞吶,這京城的左都御史來了,這來查這案子來了,這不,現在被押上了。」
「那這官是好官還是?」
「你還看不明白嗎,這就是好官啊。這要不是好官,這沈同知能被押上嗎?」
見著如此一幕,這些百姓們可就敢開嘴道上幾句了,這若是放在這幾天前,走在這大街上很少瞧見有百姓嘴巴里議論著什麼的,就連聊聊自己的家事都要壓低話語聲來言或者就是不敢言。
瞧得出來,被衙役們押著的同知沈繼之此刻臉上已經是滿臉的悔意,但這世上沒有後悔之葯吶。
此時的左都御史郭康已經在府衙之中等候著消息了。
那些與著這案子有牽連的官員呢辦起事來總是靜不下心,那些與著這案子沒有牽連的官員呢正常的忙碌著。
還未等有個消息傳來,幾位官員就來到了這岑知府的辦公之處。
而左都御史郭康正在這屋子之中,這張桌子后坐著的不是知府岑永昌了,而是左都御史郭康,而岑知府呢站立在一旁,臉上瞧得出來很是緊張。
「郭御史,您這來於安府也有幾日了,這是下官
備著的禮品,還請您笑納。」一官員小心謹慎的將這禮往著這桌子上放去。
看著這正正方方的木盒子,又未能瞧見裡邊是什麼。
好奇的左都御史郭康伸手上前,一話未語的將這正正方方的盒子打開了來,瞧見,這裡邊兒裝著的是一隻手鐲。
此手鐲外表很是艷麗,一身翡翠綠鑲在起身,手指輕輕一劃,能夠從這手鐲之中感受到手鐲外表的滑,還能感受到這手鐲中所散發出來的氣質。
如此手鐲,左都御史郭康真想把這銀子帶回去,送給家中的幾位夫人做禮物,可想想,還是罷了。
看完,郭御史將這手鐲放回了木盒子之中,挪至了桌子的一旁。
見著郭御史未有說一句話,再瞧著他也沒有拒絕,其他幾位官員紛紛將自己的禮物供了上來。
這禮物吶,也是五花八門的。
郭御史接過手中的第二個禮物同樣是木盒子,不過這個木盒子就不單單隻是個普通的木盒子了,從這木質上可以瞧得出來,這是用上好的紫檀木所製成,鼻子湊前一聞,還能聞到一股清淡的木香味。
從這盒子一看,不看這盒子之中放置的物件,都覺得這禮物是昂貴的了。
這盒子一打開,瞧見裡邊是一支金光閃閃的簪子,單單看著這表面,都覺得很珍貴了,這再細看,瞧見這簪子的尾部打磨得很是光滑,這頭部是一朵朵梅花,且模樣與真正的梅花很是相似。
看完了這個
,郭御史將其放回了盒子之中,挪至桌子一旁,一話未語的繼續往下看來。
一旁的管家印興瞧著這麼幾樣昂貴的首飾品,幻想著要是這些是給自己的就好了,如此,自己將他們兌換成銀子,這醉翁酒樓也就能天天去了。
正當郭御史瞧著這些一個個的禮物還未有發一句話時,外邊就已經傳了來了聲。
「報!」
「郭御史,逃走的同知沈繼之已經抓到!」一衙役回稟著。
聽著這話,這些站立的剛剛給郭御史賄賂的官員心中開始緊張了來。
「那個叫李大的呢?」郭御史問。
「回郭御史,小的們找的時候發現他們的馬車掉落下了山崖。」衙役回。
郭御史:「沒有人活著?」
「回郭御史,沒有。」衙役回。聽著這話,在場的官員為著通判李大的死有些憐憫來,但想著自己所做的事,又覺得通判李大的死很解脫。
「這樣,把他們都押回牢獄,待會兒本官再查。」
「是。」
看著面前堆積的這些禮物,郭御史繼續往下看了來。
瞧著郭御史對著這些東西有幾分喜愛的模樣,這些官員心裡吶是多麼的想讓這郭御史通融通融,不要做得太絕。
看完了這些禮物,郭御史站了起來,看著一旁的管家印興,道了聲:「這些禮物就送你了。」
一聽,管家印興像是做夢一樣,笑容滿面不太敢相信:「真的啊?老爺。」
郭御史點點頭:「這些禮是人家送給你
的,怎麼不收?這玩意多值錢吶,夠你去這醉翁客棧許久了。」
聽著這話,聽著前面的時候,管家印興還以為老爺是哪裡出問題了,聽到後面好像也理解了老爺的用意。
既然這些禮是自己個兒的了,那就不客氣了,想后,印興應了來:「多謝老爺。」
瞧著郭御史將這些禮全部送給了他的一旁管家,這些官員也不敢多言幾句,生怕不給自個兒通融了。
「走,去看看。」郭御史道了聲便往前走去了。
管家印興緊緊跟隨在後,這些官員們也都跟著去看看了。
一路走,郭御史就往著牢房中走去了。
知曉這位是位大官,在這牢房之中的牢頭與著獄卒們個個未有保持了那份嚴肅,一臉溫和的看著這位左都御史,還有幾個呢打著招呼。
「沈繼之被關在何處呢?」郭御史問。
「關在那邊的牢房呢,郭御史隨小的來。」牢頭給著郭御史帶路來。
這岑知府與著幾位官員提心弔膽的跟在郭御史后,往著那牢房而去。
一走近,便瞧見沈繼之的一家老小被關在這牢房之中,年紀最大的也就花甲,年紀最小的也就垂髫。
見著是左都御史,同知沈繼之也不管郭御史問什麼了,就磕頭認錯了來:「郭御史,下官知錯了,下官知錯了,求求您發發慈悲,放了我們吧。我們也只是為了謀口飯吃吶。放了我,這官我也不做了,求求您,放了我,放了我。」
看著
沈同知如此模樣,站立在岑知府後的官員個個內心之中緊張一片,有幾個的面色都有些蒼白了。
求情的不僅只有同知沈繼之一人,幾乎他的家人都求情了,就連年幼無知的孩子也被迫給郭御史求情。
「官爺,他知錯了,放了他吧。民婦向您保證,以後定不會讓他犯錯了。求求您放過我們一家老小吧。」沈繼之的妻子求情道。
「官爺,放過我們吧。」沈繼之的一孩子張口道。
見著如此,郭康也不想如此吶,但這是個案子,郭康並未有手軟。
「沈繼之,本官代都察院問你,這禁海令謀利一事,是真是假?」郭康問。
沈繼之點點頭:「真,真。下官知錯了。」
「這事是誰謀劃出來的?」郭康又問。
沈繼之身子已經開始發抖了:「是是是下官。」
瞧著同知沈繼之如實的說來了,這些站立在郭康身後的官員包括岑知府的心已經是緊張到了極點。
「你確定都是你一人謀划的?」郭御史問。
聽著這話,沈繼之害怕的抬起頭來,往著前邊看去,看的不是郭御史,也不是郭御史的管家,而是岑知府。
見著這眼神,郭御史微微轉動腦袋,朝著沈繼之看的方向看了過去,這一看,是岑知府。
見著二人的眼神都朝著自己投來,岑知府害怕了,一臉緊張的面孔,額頭上冒出了幾顆汗珠:「郭御史,這這這這不是下官策劃
的吶。下官並未有策劃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