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電腦風雲> 第二百一十四章 招攬

第二百一十四章 招攬

  而去年的時候,實驗室才剛成立,除了工資和福利還不錯之外,沒有其他吸引技術人員的地方。在這次Cyrix公司人員動蕩的機會,沒有能搶到什麼人才,很多的核心技術人才寧願回家閑呆著,都沒有選擇加入中毅的實驗室。 

  「詹姆斯,沒有成果不要緊……儲備工藝技術和核心人才,才是實驗室發展最重要的事情。」張毅笑著說道,他知道剛成立起來的實驗室,要出什麼大成果肯定不現實。 

  「張,我明白。也不是完全沒有產品,年初的時候我們就委託威成公司生產了一個行業的小CPU……工藝技術也有了突破,現在我們追上了主流的0.13微米生產工藝……但是主流台式機CPU,實在是沒有辦法跟Intel和AMD相爭……」詹姆斯介紹這實驗室兩年來的發展。 

  在Intel方面,2000年11月,Intel發布了旗下第四代的Pentium處理器,也就是我們天天都能接觸到的Pentium4。Pentium4沒有沿用PIII的架構,而是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包括等效於的400MHz前端匯流排(100 x 4), SSE2指令集,256K-512K的二級緩存,全新的超管線技術及NetBurst架構,起步頻率為1.3GHz。 

  第一個Pentium4核心為Willamette,全新的Socket 423插座,集成256KB的二級緩存,支持更為強大的SSE2指令集,多達20級的超標量流水線,搭配i850/i845系列晶元組,隨後Intel陸續推出了1.的Willamette P4處理器。而後期的P4處理器均轉到了針角更多的Socket 478插座。 

  和奔騰III一樣,第一個Pentium4核心並不受到太多的好評,主要原因是新的CPU架構還不能受到程序軟體的充分支持,因此Pentium4經常大幅落後於同頻的Athlon,甚至還如Intel自己的奔騰III。 

  但在一年以後。Intel發布了第二個Pentium4核心。代號為Northwood,改用了更為精細的0.13微米製程,集成了更大的512KB二級緩存,性能有了大幅的提高,加上Intel孜孜不倦的推廣和主板晶元廠家的支持,目前Pentium4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中高端處理器。 

  在低端CPU方面,Intel發布了第三代的Celeron核心。代號為Tualatin。這個核心也轉用了0.13微米的工藝,與此同時二級緩存的容量提高到256KB,外頻也提高到100Mhz,目前Tualatin Celeron的主頻有1.0、1.1、1.2、1.3Ghz等型號。 

  Intel也推出了Tualatin核心的奔騰III,集成了更大的512KB二級緩存,但它們只應用於伺服器和筆記本電腦市場,在台式機市場很少能看到。 

  …… 

  在AMD方面,2000年中發布了第二個Athlon核心——Tunderbird。這個核心的Athlon有以下的改進,首先是製造工藝改進為0.18微米。其次是安裝界面改為了SocketA,這是一種類似於Socket370,但針腳數為462的安裝介面。 

  最後是二級緩存改為256KB,但速度和CPU同步,與Coppermine核心的奔騰III一樣。Tunderbird核心的Athlon不但在性能上要稍微領先於奔騰III,而且其最高的主頻也一直比奔騰III高,1Ghz頻率的里程碑就是由這款CPU首先達到的。 

  不過隨著Pentium4的發布,Tunderbird開始在頻率上落後於對手,為此,AMD又發布了第三個Athlon核心——Palomino,並且採用了新的頻率標稱制度,從此Athlon型號上的數字並不代表實際頻率,而是根據一個公式換算相當於競爭對手(也就是Intel)產品性能的頻率,名字也改為AthlonXP。例如AthlonXP1500+處理器實際頻率並不是1.5Ghz,而是1.33GHz。最後,AthlonXP還兼容Intel的SSE指令集,在專門為SSE指令集優化的軟體中也能充分發揮性能。 

  在低端CPU方面,AMD推出了Duron CPU,它的基本架構和Athlon一樣,只是二級緩存只有64KB。Duron從發布開始,就能遠遠拋離同樣主攻低端市場的Celeron,而且價格更低廉,一時間Duron成為低價DIY兼容機的第一選擇。 

  但Duron也有它致命的弱點,首先是繼承了Athlon發熱量大的特點,其次是它的核心非常脆弱,在安裝CPU散熱器時很容易損壞。 

  「工藝技術跟得上就好,32位的CPU我們算是放棄了,你們研發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我交給你的那些資料有什麼幫助嗎?」聽著詹姆斯沒法相爭的話,張毅邊回想著這兩年CPU的發展,邊問起他新CPU的研發進度。 

  「設計的理念和構想都很好,必須承認這是CPU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已經組織人員去專門負責研發……0.13工藝只能勉強生產64位的CPU,而且溫度會比較高……至於雙核CPU即使我們研發出來,目前的技術也生產不了……」實驗室的人員目前只有兩個分組,一個在研發64位CPU,一個在繼續之前的行業CPU研發。 

  「這樣不行,生產工藝一定要繼續改進,0.13微米絕對不是盡頭。另外配合CPU的主板晶元組研發工作也要同步……」張毅想了想之後搖頭說道,對詹姆斯的方案並不滿意。 

  「老闆,這些我當然知道,問題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的人員啊。只能選擇最為主要的部分重點研發,其他的等研發成功之後,肯定會有公司發布對應的晶元組的。而製造工藝,在Cyrix公司的時候,我們都是委託IBM製造……」詹姆斯答道,在他看來目前實驗室的情況跟Cyrix公司非常相似,採取相同的辦法生產研發,同樣是通用的辦法。 

  委託IBM製造?等待其他的公司製造出支持的主板晶元組……張毅不免在心裏面吐槽,正是因為你們這樣,技術不全面,該賺的利潤沒賺到手,Cyrix公司才會最後一再的虧損轉讓。 

  雖然說是因為這些導致公司虧損有點誇張,但是研發的CPU沒有突出的性能,沒有自己的製造工廠,沒有配套的主板晶元組,很大的程度上造成Cyrix公司的利潤不足這也是肯定的。 

  「製造工藝的研究,還有支持的晶元組研發,都不能落下。技術人員不夠的事情,你看看這個有沒有幫助……」張毅沒有直接說出心裏面吐槽的話,而是從包里拿出一份複印件遞給詹姆斯。 

  在把自己腦裡面記下的CPU設計理念架構交給詹姆斯的時候,張毅就已經開始在忙專利註冊的問題。作為實驗室的主管人員,保密是最基本的守則,不過他卻不敢把這些關乎下一步發展的資料,都寄托在對方的人格操守上面。在給出資料的同時,他就已經開始運作專利註冊的事情,遞給詹姆斯的複印件正是專利申請已經受理的文件。 

  詹姆斯接過文件,才看了幾頁就有點激動的到:「老闆,有了這個,實驗室就可以招攬到很多核心的技術人員……即使再分幾個研發小組,都不會再有人員的問題。我現在就給之前的同事打電話,他們肯定願意過來的。」 

  工作環境和待遇對技術人員有吸引力,但是對於那些核心人員來說,遠不如一個有著無限潛力的研究課題來得吸引。當時候接到張毅給他的資料,其實他就可以憑這些去招攬一批技術人員的,特別是Cyrix公司動蕩離職的核心人員。 

  不過除了他沒有朝著方面去想,同時資料也不能向外公布,當時候只能就這樣白白的錯過招攬這批離職人員。幸好他們大部分暫時都是賦閑家中,能不能將他們變為實驗室的人員,就看這次的吸引力是不是最夠了。 

  「呵呵,詹姆斯,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張毅見詹姆斯還在那裡看著文件發獃,笑著提醒了一句。 

  「no problem!」回過神來他趕緊的答道。(未 完待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