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三山納涼

  午休后的柳祖,精神頭十足,戴上斗笠,喚上牛屎巴,拉起柳騰去三山逛逛,看看六堂哥種的藥材。

  柳騰恐嚇窩在家裡的上網兩位姐姐:要麼跟祖祖出門逛逛,修養一下眼睛;要麼建議柳媽把手機、電腦全收回,讓她們以後連看電視都要限定時間。

  真了反了天,放假三天,有兩天放牛瘋玩,課本不摸一下;要知道,中考後就到期考了,要是考不好,韋校長會揭了她們一層皮;

  初中生自制力太差,有時就得用強硬監督手段,免得蹬鼻子上眼,無法無天。

  叛逆,不是理由;棒下不一定出孝子,至少不會出逆子。

  兩位姐姐見柳騰真的發飆,不敢回嘴,乖乖找了把遮陽傘跟著出門。

  在柳家誰不知道柳騰不好惹,現在除了柳祖,就他說話算話;真惹毛了他,以後真沒好日子過。

  柳祖祖一時興起,叫柳依朵把工作室中的奶奶也叫上,讓剛拿了駕照的奶奶開車送眾人去三山。

  奶奶月初拿了C1駕照,柳凱國幫她買了輛小巧的甲殼蟲,沒事就拉著牛屎巴到處逛,熟悉車技。

  把吃的喝的帶上,還帶了張竹製品廠生產的大竹席,去野營。

  奶奶剛從工作室出來,精神頭不足,柳騰是不敢給她開車的,他來開。

  三姐、四姐對柳騰會開車這事,很存疑;祖祖倒是很放心,還哼柳騰新教的京劇。

  柳騰熟悉了一下方向盤,啟動、加油門,放手剎,一氣呵成,車就從院中新開的側門開了出去。

  那是自動門電子感應,柳媽負責設計和安裝的。

  向來重視風水的柳祖,對開這個側門有很大的意見:戶無雙主,家無二門;你開個側門,不是漏財嗎?

  還是韋校長豪氣:我家入水大,漏點也好。你老不是一直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嗎?老柳家漏一點給別人,也是做陰德的好事。

  柳騰一邊開車,一邊教訓想躍躍欲試的四姐柳依葉:「我這個年紀開車是屬於違法的,你可別輕易試法,不開玩笑地小心弄出人命來。去三山就八里路四公里,還是村道,我才敢開。」

  柳祖祖一錘定音:「違法的事,不要干,也不許干,否則除了國法外,還要家法侍候。」

  柳依葉對國法還沒什麼概念,對家法金竹枝,那是刻在柳家基因里的恐懼;一聽家法侍候,就變回乖寶寶。

  車子停在自家三山杉樹林下,那裡建了一排平房,是六哥用來看護、存放工具和肥料的地方。

  牛屎巴窗戶跳下車子,迎面跑來一條半大的黑狗;那是牛屎巴某個一夜風流留下的種,被六哥收留,跟著他一起巡山。

  柳騰很不解:小黑狗的母親自己也見過,是祖祖好友養老所小韋帶過來的純白狗;牛屎巴是黃白色的,怎麼就生出個純黑色的後代出來?這分明不符合遺傳規律嘛!

  到底是錯在那,一時成為疑團。牛屎巴糊裡糊塗當了個爹,看它那親熱勁頭。算了,它都不計較戴綠帽,自己瞎計較什麼。

  三山租種的幾個土嶺,經過六哥四個多月的種植和養護,長勢良好;該上架的上架,該趕苗的趕苗,蔥蔥鬱郁,看著養眼。

  從花坪保護區買回來的葯種,成活率達到九成以上;花坪保護區種了幾十年的苗圃,都沒有這麼高的成活率。

  六堂哥說起這事很是自豪。當然,他是不知道密陣在起的作用。

  當初,土嶺新翻,在裝滴漏裝置時,每一個土嶺都裝一個帶電的輸送水泵。柳騰和柳凱國偷偷地:一個土嶺布置了一個通電的北斗陣,連接到家裡的密陣。

  七八個藥材地,消耗密陣的電量不少,比得上酒坊。

  這說明:密陣在有生命上耗電大,在酒這種非生命上耗電小。這是一條很好的經驗。

  一家人,在六哥的帶路下,爬上自己家三山嶺頂,就是上次那片可俯視周圍的地方。

  上面已經建了個三層九米高,面積不大的杉木小樓;三樓中空由四根大柱支撐樓頂,周圍鑲嵌透明玻璃;架上探照燈和望遠鏡,既防風防蟲,又防火防盜。

  在地上鋪上竹席,放上各種吃食;推開落地玻璃,涼風習習;放眼遠眺,滿目蒼翠,心曠神怡,端是一個納涼的好地方。

  難怪祖祖沒事,就踩上他的二八大杠,來這裡享受生活。

  神仙日子啊!

  六哥今天叫了十幾位村裡的婦女,來幫忙修剪藥材枝葉,以及除草,他要下去安排請來的人工作,道了個歉就走了。

  奶奶看著遠去的六堂哥,欣慰道:「六兒有事做,人也精神很多;不像以前養鴨子,沒日沒夜日晒雨淋,是又黑又瘦。」

  「他呀!就是個實心眼的人停不住,幫我們看護藥材,還不是一樣整天見太陽。不過,身體確實比以前好多了,酒也喝少,不再酗酒。」柳祖祖點頭。

  三姐、四姐在搶著看巡山的10倍望遠鏡,小女孩的驚呼聲不斷。

  「騰騰,我想問個砷化鎵地問……」奶奶剛開口,就被祖祖不高興地打斷了:「小陳,今天下午出來是給你放鬆放鬆的,不許說工作、科研上的事。看到席子你喜歡的酸腌涼薯嗎?

  這是我叫凌鶯早上就做好的,放到冰箱里冷鎮了一個早上,你嘗嘗入味了沒有?」

  奶奶不好意思捋了捋被山風吹散,有點白的頭髮;用帶來的水洗乾淨手,兩指拈起一片厚薄不均的酸涼薯片,放入嘴中輕輕嚼嚼,點頭:「剛剛好,就是刀工差了點。」

  竹千坪這個季節當季的蔬菜不多,畢竟經過整整一個月五月的雨季,很多當季的青菜不容易上市。

  而種在地里的涼薯、貓兒豆、祖祖的喜歡的刀豆,沒怎麼受影響。

  說來也奇怪,一向挑食東北來的奶奶,既然喜歡吃澱粉太多、不容易消化的涼薯。用自己家的酸缸的酸水來腌,撒上辣椒面,加少許白糖。

  柳騰見奶奶吃得過癮也吃了幾片,口感很脆,酸中帶甜,加上冰鎮后那股涼意,像豬八戒吃人蔘果一樣,毛孔四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