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我的黑科技遊戲具現了> 第二十六章 寫論文鐳是保健品

第二十六章 寫論文鐳是保健品

  決定找威廉·倫琴作為突破口。

  陸行舟就要回現代準備一篇關於X射線的論文了。

  陸行舟並沒有什麼精神潔癖。

  覺得複製未來的論文,就感到不適。

  他反而覺得這是一種對科學家位面的技術提升。

  反正未來的科技論文都沒有出現,他提前搬運過來。

  說不定能讓更多科學家產生更多靈感和成果呢。

  和愛因斯坦告別後,陸行舟回到房間。

  用筆記本電腦收集X射線相關信息。

  在複製這篇論文時,陸行舟至少要做到精通才行。

  好在1905年X射線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陸行舟學習起來很容易上手。

  查看了資料,陸行舟才知道自從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在20世紀初大部分物理學家,都在研究X射線。

  但因為研究工具還有思維局限性的原因,成果並不多。

  陸行舟挑選了一番,覺得還是按照歷史進程選擇X射線的成果。

  因為伴隨著X射線研究,會輻射到其他領域出現很多其他東西。

  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有了三大發現。

  它們分別是X射線(1895年)、放射線(1896年)、電子(1897年)。

  而X射線這一發現標誌著現代物理學的產生。

  在1905年,大家還不知道X射線到底是波還是粒子,也不知道射線可以分光。

  照射在不同物質上,也會發出不同的光,更不知道宇宙中存在大量看不見的射線。

  陸行舟第一篇論文。

  選擇了對X射線稍微初級一些的運用。

  利用散射物,讓X射線散射,會發現X射線的強度會有很大改變。

  就是這樣一個小運用,20世紀初竟然沒有人實驗。

  而且證明了X射線強度因為散射改變,可以得出X射線的偏振性。

  證明X射線其實和正常的光也是類似的。

  現在大家之所以沒想到這一點,其實還是和X射線根本看不見有關。

  大家都沒有將它往普通的光上想。

  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X射線和幽靈一樣。

  它們可以穿透物體,在膠片上留下影像的特性和傳說中的幽靈很相似。

  現在還不是科學發達的21世紀,無數科學家依然信仰神。

  甚至企圖證明神的存在,有些科學家將X射線當作神跡。

  寫完論文,陸行舟又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因為X射線在1905年還是非常高端的東西,他一個普通人,哪裡做的實驗?

  人家威廉·倫琴是因為自己是大學校長,擁有當時最領先的物理實驗室。

  當然陸行舟要是現在已經在蘇黎世理工大學就讀,也許物理實驗室內可以找到相關設備。

  但現在他還沒進入蘇黎世理工大學。

  「看來有必要在1905年弄一個實驗室,還可以將愛因斯坦拉進來。」陸行舟心中想道。

  只要有錢,相關實驗儀器在1905年都可以買到。

  實驗需要用到陰極射線管。

  這種東西應該已經少量用到不少醫療機構和大量運用在實驗室,因為X射線可以透過身體,1905年很多疾病都可以使用X射線來發現。

  陸行舟突然想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X射線其實具有輻射性。

  而此時壓根沒有多少科學家知道輻射的危害!

  1789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發現了鈾。

  1828年瑞典化學家貝采利烏斯發現了釷。

  但在當時,鈾和釷只被看作是一般的重金屬元素。

  直到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許多科學家都興緻勃勃地去研究這類新的、具有巨大穿透能力的輻射現象,放射性才被發現。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

  而這個發現讓居里夫婦產生了靈感,當時因為元素周期表的原因。

  無數科學家都在尋找新元素,居里夫婦認為鈾礦石中,應該還有一种放射性更強的元素。

  經過實驗,居里夫婦最終在鈾礦中發現了「釙」和「鐳」。

  之所以叫「釙(Po)」也是因為居里夫人的祖國就是波蘭(Poland)。

  這兩種元素的發現,也讓居里夫婦獲得1903年諾貝爾獎。

  但同時,也釋放出一個惡魔。

  科學家經過實驗,發現鐳的放射性對癌症有治療效果,於是鐳的功效被無良商家無限誇大。

  再加上當時很多人對鐳的劇毒性沒有什麼認知,始終認為「少量食用一點鐳,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鐳慢慢走入尋常生活用品和食物當中。

  法國藥劑師亞歷山大·雅各賓還率先提出了「微居里療法」,對「微量的輻射能給健康的細胞增加能量,使人延年益壽」這一謬論進行了宣傳。

  而他的方法就是,讓人喝下含有幾微克鐳元素的水。

  鐳成為「全能保健補藥」,被當時當作常見添加劑。

  隨後牙膏、麵包、雪茄、藥片、巧克力、化妝品在內的許多日常生活用品中都要添加億點點鐳,才更受顧客歡迎。

  陸行舟頓時冒出冷汗。

  自己好像沒有在愛因斯坦家吃過飯刷過牙,不知道愛因斯坦有沒有使用帶有鐳的物品。

  吃下帶有鐳的食物。

  本來是寫X射線論文,但因為X射線的輻射。

  陸行舟想到了20世紀初發生的慘案,具體有多少人因為輻射死亡不得而知,陸行舟想的是,這種情況應該得到制止。

  而且現在將X射線運用到醫療上,醫生也不知道輻射的問題。

  在治療的同時可能也傷害到了病人。

  本來寫好的論文自然不用改,陸行舟卻是想進入大學后,看來有必要寫一些輻射、放射性的論文。

  這些論文也可以作為X射線後續論文。

  並且這樣的論文一旦問世,一定會收穫大量名望!

  通過X射線的輻射,提醒1905年的人,千萬不要隨便使用放射性元素。

  能拯救許多人也能成就陸行舟。

  也許還能挽救居里夫婦的生命,不要讓他們因為輻射病死。

  根據後來人們研究,居里夫婦的筆記本所具有的輻射性。

  即便過去1500年,依舊會存在,居里夫婦的筆記本也一直被鉛盒保存著。

  輻射的問題先放在一邊。

  陸行舟必須在1905年建設一個實驗室了。

  讓陸行舟無語的是,看小說里其他人穿越位面,都是從別的位面弄黃金到現代。

  現在看來,他還需要帶點黃金去1905年作為啟動資金才行。

  好在黃金也是手稿拍賣的錢去換,陸行舟也不會心疼。

  只要1905年位面生意做起來。

  黃金就能源源不斷地賺了。

  金本位制度下,只要賺錢就相當於賺黃金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