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大結局(六)
在大明帝國內對煙土進行嚴打時,乾元大帝朱和塵卻不得不面對另一件真正讓他苦惱的事。
那便是嫡長子廢了,要不要廢掉其太子之位,另立他人。
猶豫不決的情況下,他便給長公主,也即是他的姐姐郝禧瑛發送了一封電報,詢問意見。
三十年前,郝禧瑛告訴他,希望像其他藩王一樣,可以獲得海外封地以就藩。
於是朱和塵便讓郝禧瑛參與宗藩學校的選拔考試,早有準備的郝禧瑛直接奪得頭名,在乾元十年就藩印度南部。
卻是莫卧兒在與大明簽訂了《孟買條約》后,統治越來越不穩固,最後終於分崩離析。
曾經疆域幾乎囊括整個印度次大陸的莫卧兒帝國雖然沒有因此滅亡,可國土卻也急劇縮小,成了印度北方一個較大的邦國。
至於其他地方,那些曾經臣服於莫卧兒的土邦王公,紛紛自立。
在這種情況下,郝禧瑛帶著她的三千親軍進入印度南部,一兩年間便打下了相當於廣東、廣西、貴州、湖南四省那麼大的領土,建立了天盛公主領。
不過在十五年前,郝禧瑛就將公主領交給她的女兒郝怡然管理,她則去進行環球旅遊了。前幾年曾來過一次大明,在大明住了一兩年,才回到公主領。
一天後,郝禧瑛給朱和塵發了回電。
她在電文中告訴朱和塵,時代變化很快,他不必局限於大明立嫡長子為太子的規矩。朱怡欽既然養廢了,那就另選一個賢能的兒子立為太子。
又或者學習另一時空的清朝,建立秘密立儲制度。
朱和塵看完電文,左思右想,卻並沒有直接下旨廢掉朱怡欽的太子之位,而是將其軟禁在東宮中。
同時他又著手建立秘密立儲制度···
乾元四十五年,太子朱怡欽病逝於東宮內。
一月喪期之後,眾閣臣請奏再立太子。
朱和塵只覺得幾十個兒子中,沒一個能完全讓他滿意的,拿不定主意下,遂搬出已經設立完備的秘密立儲制度。
彼時乾元大帝在位四十五載,威望重極,故朝廷大臣中雖然有覺得「秘密立儲」不妥當的,卻也不敢冒然進言。
就此,大明帝國確立秘密立儲制度。
隨後,乾元大帝將年齡合適(成年並沒超過36歲的)且還算成器的九名皇子送入全國各地九個縣為縣令,以考查諸子才能。
之後二十幾年,陸續有皇子失去成為儲君的資格,又有新的皇子獲得資格。
就這樣,乾元大帝陸陸續續有幾十名皇子為大明帝國皇位展開了不見硝煙的角逐,弄得大明帝國朝野波濤詭譎,官場吏治也不再如之前清明。
因為乾元大帝,始終控制著只有九名皇子參政以角逐儲君之位,故後來人將這件事稱之為「九龍奪嫡」!
乾元六十八年,已經八十三歲的朱和塵已經為諸子奪嫡之事操碎了心、也傷透了心。處理各類國家事務時,也感到心力不濟。
於是,他先宣布將正在參政試煉之中的皇四十九子朱怡鈞立為太子,並令太子臨朝聽政。
一年後,也即是乾元六十九年,乾元大帝朱和塵宣布晉位為太上皇,將大明皇位傳於太子朱怡鈞。
三十歲的朱怡鈞繼位后改元雍平,定次年為雍平元年。
因之前二十幾年,諸子奪嫡,令大明帝國朝野波濤詭譎;乾元大帝這些年對國事也明顯倦怠了,每日享樂多餘處理政務,懈怠國事。
所以,朱怡鈞繼位之初,大明帝國內部吏治已經一片渾濁,腐敗叢生。
海外諸王領多有暗中自稱國王,欲完全脫離大明控制,獨立為一國者。各海外都司掌管、都督府都督,亦有權重自用,心懷不軌者。
朱怡鈞在底層為縣令時,則又見到民間貧富差距巨大懸殊,農民、工人多有為商人、官紳欺壓的,卻投訴無門,只能讓怨念慢慢積攢著。
可以說,此時的大明日不落帝國雖然看著仍舊是一片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大盛世,實際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懸崖邊上。
因此,雍平皇帝繼位后兢兢業業,勵精圖治。
他學著昔年乾元大帝的手段,先整頓東廠、錦衣衛等情報搜索、朝野監察機構。
而後利用東廠、錦衣衛整肅吏治。
在此期間,為了監督已經不太好用的東廠、錦衣衛,雍平皇帝又暗中招攬民間奇人,亦親信侍衛統領之,復建大明西廠!
用了五年時間,雍平皇帝才讓大明帝國吏治大體清明。在此期間,被懲治的貪官污吏、不法商賈逾萬!
之後他又用了八年時間梳理大明海外各都司、幾大都督府,並加強對一些海外王領的溝通與交流,這才穩定了大明帝國海外局勢。
若是讓雍平皇帝繼續這麼治理下去,大明帝國興許過幾年就能恢復到乾元大帝鼎盛時期。
可惜的是,在雍平十三年,一件震驚大明內外的事情發生了。
雍平十三年(西元1749年),五月八日,雍平皇帝到京城城郊視察軍工廠的途中,遭到槍手暗殺,暴斃而亡!
不僅如此,雍平皇帝暴斃后,隨行閣臣沒能做好保密工作,致使消息走漏,頓時南京內外亂象四起。
之後消息通過電報傳到他處,地方上也變得風起雲湧,似乎大明帝國隨時都將面臨劇變。
關鍵時刻,已達97歲高齡的乾元大帝復出,先後掌控了朱雀、虎賁、驍騎、神機四衛,又掌控了負責京城守衛工作的禁衛軍的五個師。
之後以鐵血手段,鎮壓了進城內外的異動。
隨後罷黜失職閣臣,選拔干臣入閣,一面命人追查雍平皇帝被刺殺之事,一面取出雍平皇帝所立皇儲聖旨。
結果卻發現,這保存在特殊金屬密碼箱中的聖旨上竟然一片空白,並未寫任何皇子的名字。
不得已,乾元大帝只能從在歷練的九名雍平皇帝之子中選了他認為還可以的皇四子朱伯潤,將其名字寫到了這聖旨上。
為了以防變故,他先派遣身邊侍衛去秘密將在河南任職的朱伯潤接到了南京紫禁城,這才召集群臣,宣布了聖旨。
之後,年二十三歲的朱伯潤登基,改元永曆,定次年為永曆元年。
···
將大明帝國從危機之中挽救回來,朱和塵卻覺得無比地累。
這天晚上,他又一次來到謹身殿,一雙老眼看著當初朱媺娖、朱媺姕消失的地方,不禁流下兩行濁淚。
「娘親、父親、小姨,不知我若死了,能否再見到你們。最好···是在你們那個世界。」
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