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第821章 姐妹理政,美洲來電

第821章 姐妹理政,美洲來電

  看過河南錦衣衛東廠內線的密奏,朱媺姕鬆了口氣。還好,河南錦衣衛並沒有出現重大貪腐問題。

  小的貪腐事件倒是有,但屈指可數,且相關人員已經被錦衣衛內部懲處了。

  至於東廠內線是否會被腐蝕,這個朱媺娖、朱媺姕都不擔心。

  因為同級的東廠內線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更不知上面在其所屬錦衣衛隊伍中安插了幾個東廠同僚。

  倘若你跟貪腐的錦衣衛同流合污,被其他同僚舉報了,那可是罪上加罪的事。

  反過來,若是能實證舉報一名貪腐或以權謀私的錦衣衛,則會獲得一定獎賞。

  「皇姐,河南的錦衣衛沒出問題,越其傑所奏旱災之事應該是真的。」朱媺姕看完密奏后道。

  「那便在越其傑奏章上批寫:著財務部酌情撥付賑災款項,並由吏部派欽差督辦。然後讓人將批寫的奏章送去內閣。」

  「嗯。」朱媺姕點著頭,按照朱媺娖所說的進行批寫。

  隨後讓一名女史將奏章送去午門二樓,即內閣辦公所在。

  處理完這份奏章,朱媺姕不禁問:「皇姐,那河南方面得到朝廷撥給的賑災款項后,一般會如何使用?」

  朱媺娖道:「你沒看越其傑在奏章中說嗎,以工代賑。乾旱之時,河流、湖泊水量減少,正是整修的時機。

  百姓因乾旱農作物收成減少,地方官府籌辦一些工程,招募受災的百姓為工人,便可增加其收入。

  當然,這是在災情還未嚴重化的情況下。

  倘若災情已經很嚴重,百姓連口吃的都沒有,那肯定要先運糧去施粥、發米賑災,待百姓恢復些元氣后,再以工代賑。

  另外,以工代賑對地方官府的組織能力要求較高。倘若地方官府組織能力不行,而且貪腐成風,那麼以工代賑反而可能加重百姓的災難,進而釀成民變。

  最後,乾旱之後一般都會有洪澇,而洪澇之後則又會有蝗災、瘟疫。

  所以,在乾旱時期便以工代賑,做好防澇準備,才能避免後續災害接踵而至。」

  「原來如此。」朱媺姕點頭。

  她雖然和朱媺娖一樣,在竹林老宅通過網路了解到另一時空的不少知識,可並不涉及這方面。朱媺娖作為大明皇帝,卻是對這方面的知識早就有所了解。

  朱媺姕繼續看下一份奏章,卻是巡警部主事李清所呈。

  講得乃是最近兩三年,民間女子以朋友、丫鬟等身份,行游鶯之事,建議朝廷進行打擊,以遏制此風。

  念完后,朱媺姕不禁蹙著柳眉道:「這些女子,怎麼就不知道自愛呢?如今女子有那麼多工作可做,非要去做妓?」

  朱媺娖也知道,即便大明有「禁妓令」,也不可能完全杜絕大明女子從事此業。

  這一點郝光明早就對她打了心理預防針。

  在大夏國,可是嚴禁任何人從事此業的,外國人也不行,可依舊難以杜絕。

  所以,對於大明出現這種情況,朱媺娖是有所心理準備的。

  她想了想道:「著刑部升李清為員外郎,成立『禁妓督察專項組』,專門負責打擊游鶯,遏制民間不良女子從妓之風。

  查實罪證者,男女並罪,皆流放黑龍江省,落籍為民。」

  聽到這話,朱媺姕以及旁邊的劉淑英、劉珠等都吸了口涼氣。

  以前抓到大明女子從妓,也就是男女雙方罰款,再送到巡警所拘留十天半個月而已,如今竟然直接流放到黑龍江。

  雖說是落戶為名,可這種流放的罪戶,地方官府一般是不準其出省的。

  黑龍江省可以說是如今大明最酷寒的地方了,冰天雪地老林子,去那種地方當一個墾荒的農民,對那些寧願從妓也不願做其他工作的女子來說,可能比死還難受。

  另外,對於有錢養游鶯的富家子來說,恐怕也比死還難受。

  不過——

  朱媺姕道:「皇姐,這如何辨別游鶯,或者說如何查實從妓事實,恐怕有些困難吧?」

  「是困難,但這事不是我們該思考的,得讓負責此事的官吏去解決。否則的話,朝廷要他們何用?」

  朱媺姕點頭,「我明白了。」

  再接著,朱媺姕連續看到好幾分某省請求以地方款項成立省立大學的奏章。

  每次她讀完,朱媺娖都給了一個簡單的「准奏」批複。

  然後還給她解釋了其中內情。

  「如今我大明三年一次的鄉試、會試雖然仍在以文理分科的方式舉辦,但考試內容卻越來越難了,且每次會試開出的貢生名額也在著次減少。

  如去年的春闈,便只有98人上榜。

  相反,從朝廷中樞到地方官府,對南京大學、成都大學、北京大學的畢業生錄用的倒是不少。

  雖然大學生多是從下吏做起,但在吏可陞官的制度下,亦不失為一條不錯的從政之路。

  同時,南京政事學院亦准許大學生通過考試進入,與通過科舉的進士們一起學習,這無疑讓我大明的大學生仕途更為寬廣。

  如此情況下,各省希望創辦省立大學,為本省讀書人增加一條仕途途徑,也在情理之中。」

  聽到這裡,朱媺姕還在沉思。

  一旁的劉淑英卻忍不住道:「陛下,若朝廷准許各省成立大學,那將來大學生豈不是越來越多,甚至超過昔日大明的舉人、秀才?

  此輩皆想通過大學踏入仕途做官,那將來誰去做工人、誰又去做農民呢?」

  聽到這裡,朱媺娖、朱媺姕都笑了。

  「媺姕,你給劉秘書說一說吧。」

  「是,皇姐。」朱媺姕笑著應了,然後對劉淑英道:「劉秘書或許不知道,在姐夫,嗯也就是帝君所在世界有一句話,叫做:大學生不如狗,研究生滿地走。」

  劉淑英聽了直瞪眼,不禁道:「帝君的世界竟然如此鄙視大學生的嗎?還有,研究生為何物?」

  朱媺姕笑著道:「研究生大概就是大學生畢業后,通過考試又跟隨有大學問之人學習了兩三年後再次畢業了的人吧。」

  「那豈不是和我們大明南京政事學院畢業的預備官員差不多?」

  「不錯。」

  「這···」劉淑英更難理解了。

  朱媺姕解釋道:「在帝君的世界,絕大多數年輕人至少也是初中畢業,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則超過一千萬。

  劉秘書覺得,這麼多的大學畢業生可能都做官嗎?事實上,他們別說做官,很多連一份體面的工作都找不到。

  有進工廠當普通工人的,有送外賣的,有賣豬肉的,有種地的,有養魚的——做什麼的都有。

  便是研究生乃至跟高級的博士生,也有些在從事普通工作。

  所以,劉秘書完全不必擔心我大明的大學生會太多——真有那麼一天,他們發現無官可做,自然回去做其他工作的。」

  「原來如此。」

  劉淑英恍然的點了點頭,同時心頭又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滋味。

  作為一個大明女子中的高知分子,她一向對自己的學識引以為傲。卻沒有想到,在帝君的世界中,像她這樣的知識分子竟然都成了普通人。

  在劉淑英發獃時,鄭森從後殿走了過來,並呈上了一份電文。

  他面帶喜色地道:「陛下,東洋水師提督閻應元傳來電報,言移民船隊已順利抵達西雅圖。」

  朱媺娖這邊從劉珠手中接過電文細看。

  朱媺姕也湊了過來,高興地道:「太好了,定王、永王哥哥終於安全抵達美洲了!」

  隨即又感嘆,「唉,可惜他們不能跟我們視頻,不然就能看到他們在美洲是怎麼開拓藩王領的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