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第171章 鐵模鑄炮,成都暗流

第171章 鐵模鑄炮,成都暗流

  離開火銃所后,朱媺娖又來到了火炮所。

  一頭髮花白的老者帶著幾名小吏出來迎接,行禮。

  「參見監國。」

  「平身。」

  禮畢,朱媺娖便直問:「以鐵模鑄炮法試造紅夷大炮的項目進展的如何了?」

  這個老者便是火炮所所長,原是位鑄炮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叫做韓富。

  雖然已經見過朱媺娖好幾次,但他此時仍顯得頗緊張。

  聞言道:「回···回稟監國, 已經成了。」

  朱媺娖聽了高興,問:「所內有鐵模法試造的紅夷大炮成品嗎?帶本宮去看看。」

  「是。」

  鐵模鑄炮法是朱媺娖在七月間第二次來軍器局視察時,便傳給軍內鑄炮工匠的。

  但當時為了應對張獻忠的大軍,鑄炮的工匠們便先實現了虎蹲炮的鐵模鑄造,而後在十幾天內迅速鑄造了一批虎蹲炮。

  等到張獻忠圍攻成都時,鐵模發鑄造的虎蹲炮更是多達上百門。

  這才讓一面城牆上能有幾十門火炮。

  如果是按照以前大明慣用的泥模鑄炮法,塑造泥范都需要一個月, 而且泥范都只是用一次,下次再用又要重新做, 想要鑄造一批火炮起碼得一兩個月的時間。

  而鐵模鑄炮法即便算上後期的加工時間,也不會超過十天。

  歷史上,鐵模鑄炮法是清朝監生龔振麟在1841年發明,雖然好用,但最初也是有一些不足之處的。

  但郝光明既然找到鐵模鑄炮法給朱媺娖,自然是將各種小問題的解決、完善之法也一起教了。

  得到具體鑄造方法的火炮所這邊實際只負責將方法實現。

  打敗張獻忠前,鑄炮工匠們一直都在全力造虎蹲炮,因此對紅夷大炮的試造才拖到戰後。

  現階段紅夷大炮雖然不易拉去野戰,但放在城牆、關隘上卻是防守利器。

  按照朱媺娖之前和李岩、紅娘子等人的預估,最遲十一月大順軍便會發現馬科、黎玉田歸明之事,以及四川的局勢變化。

  早的話,說不定現在已經發現了。

  那時大順軍必然會分出一部來攻打四川。

  雖然如今朱媺娖手下不再缺兵少將,但若能儘快造出一批紅夷大炮,防守起來也會更容易些。

  甚至對明年朱媺娖謀取大順軍殘部也更加有利。

  到了火炮所內, 朱媺娖先後察看了韓富等人試造的三種口徑的紅夷大炮。

  朱媺娖是跟郝光明一起研究過紅夷大炮及鐵模鑄炮法的, 因此大炮鑄造得是否成功,好不好, 她還是能看出一些的。

  看完之後, 她便不禁滿意點頭。

  鐵模鑄炮法一模多鑄,相較於泥模鑄炮法不僅成本低、工時少,而且因為鐵模不像泥范那樣含有水分,使得鑄炮內氣孔也減少很多。

  另外,鐵模鑄炮的內外都更為平滑,減少了後續清理表面、鏜銑炮膛的工作量。

  如火炮所試造的這三門紅夷大炮,看著就有一種金屬的美感···

  離開火炮所后,朱媺娖又一次來到了槍械廠。

  說是廠,其實還是原來軍器局中製作火銃的作坊。

  今天朱媺娖剛來時,就將帶來的一箱鑽頭交給槍械廠,讓工匠們替代原來的鑽頭,試驗其對槍管的加工效率。

  此時已過去一個小時了,她便準備來問問是否試驗出結果了。

  槍械廠廠長是以前軍器局的一名小吏,做人做事都很不錯。

  他帶著一名廠里的執事向朱媺娖行禮之後,聽朱媺娖問起鑽頭的事,就滿臉喜色地道:「監國所賜下的鑽頭真是寶物啊,不僅鑽管速度比之前提升了一倍多, 而且半個時辰下來都沒太明顯的磨損。

  以前的鑽頭,加工四五根槍管就要報廢掉。而監國賜下的鑽頭,估計加工個幾十根槍管都沒問題!」

  「很好。」得知這個試驗結果朱媺娖也很高興, 道:「火銃所那邊的燧發槍本宮也很滿意,已准許定型。等後面命令下來,你們槍械廠便全力製造燧發槍。明白嗎?」

  「卑職明白!」

  這位廠長聽了朱媺娖的話是真高興。

  因為有事做他才能立功——如今在監國府下做事,立了功不會有人侵佔,而有了功勞即便不能陞官也會受賞。

  他可比以前有幹勁兒多了。

  ···

  在朱媺娖連著幾日到軍器局視察,忙著提升軍器局製造軍備的工藝水平時,成都城中卻有些許暗流涌動。

  黃家。

  祖上是鐵匠出身,但卻是在元朝時就混好了,在明朝時陸續買了不少地,成為了地主。

  不過黃家如今收入的大頭卻不是來自土地,而是家傳的鐵廠、鐵器作坊,以及私開的幾座鐵礦。

  黃家雖然有錢,但親近人里並沒有在官府做官的,因此直到現在才得知監國府準備排查鐵礦、鐵廠的事。

  書房內,黃文棟、黃聰父子倆相對而坐,都緊鎖眉頭。

  「爹,別猶豫了,趕緊派人去西邊山裡通知吧。」黃聰焦急地道。

  「大軍昨日便出城了,只怕來不及。」黃文棟滿臉擔憂。

  黃聰道:「大軍行進速度哪能和我們家的快馬相比?而且西邊山裡的鐵礦、鐵廠那麼多,未必一上來就能查到我們家的。」

  黃文棟道:「據說現在成都城外有不少亂兵、賊匪,我們就算快馬,未必能安全過去。

  另外,就算快馬過去了,那邊的鐵礦、鐵廠該如何處理?

  從府衙傳出的消息看,監國府這次會查得很嚴,我們家的鐵礦、鐵廠怕是多半保不住。

  最重要的是,那邊的管事可以撤走,可那麼多礦奴藏到哪裡去?事情一旦暴露,恐怕我黃家便有滅門之禍啊。」

  聽了這番話,黃聰眉頭皺得更緊,起來走了兩步,眼中便閃過一抹狠厲神色。

  他壓低聲音道:「爹,這次排查后家裡估計是用不到那些礦奴、鐵奴了。

  就算以後需要,再弄一批就是,反正不值錢。不如···」

  說到最後,黃聰用手掌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黃文棟聽了驚訝,忍不住道:「那可是上千號人啊。」

  「爹你糊塗了嗎?」黃聰不禁瞪眼,「正是因為他們人多,我們才必須這麼做。要知道,只有死人才不能真正保守秘密。」

  黃文棟想想,覺得確實得按兒子說的辦,便一咬牙擺手道:「行了,就按你說的做吧。記住,千萬別留下什麼手尾!」

  說到最後,黃文棟神色嚴厲起來。

  黃聰道:「爹放心,這可是關乎一大家子人性命的事,我準備親自出馬,絕不會出差錯的。」

  也是這天晚上,成都城內的董家也在商量這件事。

  與黃家不同,董家的家產中並無礦洞、鐵廠、鐵器作坊。

  董家祖上原是蜀王府的管事。

  後來便借著職務之便,幫西邊幾個縣的士紳土豪將礦洞、鐵廠掛在蜀王府下面以免稅。

  如今黃家雖然有兩三代人不在蜀王府做事了,家裡還出了舉人,購置了不少良田,混成了士紳。

  卻依舊憑藉著祖上的人脈關係,給地方上的開礦、開辦鐵廠的土豪提供便利。

  董家這麼做自然不是因為他們樂於助人,而是因為這些縣裡、向下的土豪年年都會孝敬董家,甚至在其他生意上給予董家非同一般的優惠。

  這方面的收入,才是董家能成為成都富紳的關鍵。

  否則僅憑那一千多畝良田,董家也就是一個普通地主罷了。

  董家書房內。

  董文貴也是緊鎖著眉頭。

  他兩個兒子則各執一詞。

  大兒子黃鑒是個秀才,已經快四十了,卻仍未中舉。

  此時苦勸道:「爹,我們不能再跟那邊聯繫了,此事最好當做不知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