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熱情的各地領導
「尹總,我們的微型車在下個月也可以量產了,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新建工廠的事情了?」
受到南山汽車的刺激,奇迹汽車的李大力也忍不住來到尹山河的辦公室商討新建產線的事情。
奇迹汽車去年賣了二十多萬台汽車,新車一上來,產能很快也要飽和了。
「我們已經在擴建一條十二萬產能的工廠,最晚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完工。
這個時候繼續考慮修建更多的工廠,應該很難得到上級部門的批准。」
雖然尹山河在奇迹汽車裡頭的話語權很大。
但是公司畢竟不是他個人的。
所以像南山汽車那樣瘋狂擴張,顯然是不現實的。
「現在這樣子發展下去,風頭全部都被南山汽車給出盡了呢。」
「出風頭就一定是好事嗎?出頭的櫞子先爛,南山汽車這麼飄,那些國際巨頭能放過他?」
尹山河這個觀點,顯然還是很有獨到之處的。
「那倒也是,之前南山汽車跟博士和電壯的關係就鬧的非常僵。
顯著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出來,小眾汽車、本本汽車這些對手,肯定視他們為眼中釘了。」
想到這裡,李大力心中的羨慕嫉妒恨,似乎沒有那麼強烈了。
「不管怎麼說,南山汽車這一次很是痛快的把N5的發動機技術轉讓給大家了,雖然他們也沒有少收錢。
但是人家對華夏汽車產業的發展是做了貢獻的。
他們要是真的同時修建兩家工廠,到時候產能還都能正常的利用起來的話。
這對我們來說,也不見得就是一個壞事。」
尹山河雖然希望自家的奇迹汽車能夠成為華夏汽車業發展的領頭羊。
但是他也很清楚當出頭鳥的後果。
所以對於南山汽車總是搶頭條的行為,他其實沒有太大意見的。
反正南山汽車不搶,那些國際巨頭也會搶走。
跟奇迹汽車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
「蕭總,這兩天我們已經接到了十幾個政府部門聯絡過來的電話了,這是我初步整理出來的清單。
有一半左右是想要邀請您過去考察,還有一半左右是想要過來參觀拜訪的。」
南山汽車裡頭,凌夢雨將最新匯總的一些消息給蕭輝進行了彙報。
南山汽車準備在華中和華東修建兩個新基地,這個事情很多人沒有當回事,但是一樣有很多人不想錯過任何的可能。
一個汽車廠能夠帶動的產業效應是非常大的。
不說直接雇傭幾千上萬號員工,單單每年的納稅和雞滴屁的影響就非常巨大。
難怪這個消息傳開之後,那麼多的地方會主動的跟南山汽車聯繫。
「來我們公司參觀拜訪的,你轉給總經辦去聯繫處理,到時候讓皮總接待就行了。
我們明天正常飛魔都,先在華東地區好好的考察一番。」
蕭輝從拋出新基地修建消息的時候,就知道肯定會碰到這個場面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家也算是一個明星企業了。
華夏百姓現在有許多人都聽說過南山汽車的名字。
當然了,晚上罵南山汽車的也不在少數。
反正在朱正峰帶領的水軍隊伍的引導下,南山汽車是隔三差五的就霸佔頭條。
在海角論壇甚至還專門有一個板塊就是南山汽車,這個待遇也是沒誰了。
「我看來參觀拜訪的,有許多都是一些地方的負責人,這個時候我們外出考察,會不會不大好?」
凌夢雨想到清單中那一串的人名和職位,心裏面有點發虛。
南山汽車只不過是一個地方上的小民企而已,誰也惹不起呀。
「不用管那麼多,要是每天都留在公司做接待,那我哪裡也不用去了。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我們的接待規矩給立下來,免得以後疲以奔命。」
蕭輝可是很清楚的意識到,伴隨著南山汽車的火紅,以後各種各樣的考察和參觀肯定不會少。
除了實在推脫不掉的,蕭輝都不想參加這種接待。
反正大不了人家說一句,年輕人不懂事咯。
……
「陳總,南山汽車號稱要在華中和華東同時修建兩個大型工廠,這豈不是想要直接打入到我們的地盤?」
漢州市,西風汽車。
劉迎賓面帶擔憂的跟陳家兵說著話。
漢州是西風汽車的大本營。
他們的不少車型都是在本市乃至本省銷售。
到現在為止,西風汽車也是漢州本地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
其他的國際巨頭,基本上都是選擇了魔都和南城等地。
只有高盧國的車企跟西風汽車一起落地漢州。
「一個汽車廠至少需要幾十億的資金,兩座工廠加起來就是五六十億,甚至上百億也不奇怪。
南山汽車去年的時候可是連供應商的貨款都要付不出去了。
也就是今年的情況好了點,但是他們已經擴建了一條生產線,錢財估計也花的差不多了。
這一次頂多也就是依靠轉讓南山N5發動機技術獲得的那點錢。
但是這點錢對於修建兩個新工廠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陳家兵顯然不是很看好南山汽車的新工廠計劃。
先不說南山汽車現在需不需要這麼多的工廠。
單單修建這些工廠的資金,就是一個大問題。
南山汽車是一家民營企業,跟自己所在的西風汽車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他們在銀行那邊貸款的難度肯定是比較高的。
「我也覺得是,但是我聽說市裡面也有人在跟南山汽車聯繫,好像很是積極的樣子呢。」
很顯然,劉迎賓今天會過來找陳家兵,是因為他收到了一些消息。
「雖然南山汽車的計劃很不靠譜,但是萬一人家真的願意投資,市裡面肯定也是希望漢州能夠多一座汽車廠的。
不過,他們的努力註定是白費功夫了。」
陳家兵的級別雖然不低,但是漢州畢竟跟他沒有什麼隸屬關係。
大家更多的都是合作夥伴。
所以這個時候,哪怕是他對市裡面的做法有點意見,也暫時不會直接說出來。
等到事情不可為的時候,他再站出來救場,這才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