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諸葛出擊
能被皇帝陛下如此信任,對於白起來講,勝過無數軍功。
滅楚這件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過了幾日,趙長青接到密報說,四國已經達成聯盟,並且,他們還有意聯合起來向晉國出兵。
這件事情,讓他很是頭疼。
本以為在滅了楚國之後,可以休養生息個一年半載,但是按照現在的進度來講,早晚會有一日,與四國開戰,而且,這個日子還遲不了,因為以唐國為首的四國聯盟組織,他們不會等魏國緩過這股攻下楚國的勁來。
既然如此,那麽也預示著,現在魏國的當務之急,不再是楚國了,而是四國聯盟,因為楚國已經掀不起什麽風浪,是唾手可得的東西。
年關過後,趙長青準備返回京城,午前,還在不停叮囑白起等人,“朝政不等人,朕走後,爾等一定要在天氣轉溫之際,想法設法的將楚帝擒獲,把楚國境內的殘餘勢力清掃幹淨,朕會在洛陽等著你們凱旋而歸,朕希望,你們都能夠旗開得勝,創我大魏滅國之威名。”
眾將士皆是抱拳道:“諾!”
這一次從楚國境內離開,趙長青將項羽、李存孝、李元霸三人一同帶走了,留他們在軍營裏,估計會對白起的統帥造成影響,這三個人,可都是無雙之將,估計恐怕除了自己之外,很難再有別人可以駕馭得了他們了。
等回到洛陽,也是時候召喚出來一些貪官,輔佐自己賺取昏庸值了。
帶著十萬大軍回國,也是一件頗為隆重的事情,最起碼,不會有人打驚擾聖駕的主意。
回到洛陽之後,諸葛亮緊急將四國聯盟的確切消息告知趙長青。
趙長青聽到以後,並不顯得如何慌忙。
四國現在正私下裏商討何時對魏國用兵,但是趙長青對這一切,並不是很頭疼,隻要將楚國滅了之後,熬過這一段時間,不論四國的實力如何強盛,趙長青都有把握可以將他們逐個擊破。
估計也就是唐國那邊,需要費些手段罷了。
但是諸葛亮對這件事情並不是很樂觀,他向趙長青說道:“陛下,四國聯盟之事非同小可,我等應該對此事高度重視,各國征戰頻繁,見我魏國勢大,他們一定會定下攻打我魏國的計劃,屆時,我魏國的主力大軍都在楚國,何以抵抗?”
趙長青淡然開口說道:“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大魏北進,終有一日,也會與北方各國一一對戰,他們不來找朕,朕也會找他們。隻要他們敢聯軍攻我魏國,朕就有把握,一戰定乾坤!”
他現在對自己的實力很是自信,在來洛陽的路上,他就曾想過,若是四國今日不聯盟,那麽今後在征伐各國的路程中時,一定會比現在更累,更繁瑣,倒不如一勞永逸,讓他們合盟,將他們的合盟大軍一次性擊垮後,四國也將會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諸葛亮焉能不知這一點兒?
隻不過,現在魏國的國力,能夠抗住四國的同時進攻嗎?
這是一個未知數。
在趙長青走了之後,白起就開始對楚國其餘勢力進行掃蕩。
三個月之後,四國共舉兵號稱兩百萬雄師,向晉國發起進攻。
而與此同時,楚國隻剩下一偶之地尚未攻破,其餘疆域、勢力,盡數被魏軍所侵占。
趙長青暫停運河工事,從全國上下開始招兵,先募兵三十萬,加上從楚國帶回來的十萬精銳之師。全部拉到了晉國。
打算以晉國的疆域為戰略縱深,在那裏與四國聯軍進行大決戰。
率先攻晉的是徐鳳雲。
趙長青還記得這位年輕人。
一日在承德殿早朝時,趙長青就對文武百官們說起了他,道:“朕當年初見此人的時候,就覺著這個人很有野心,沒想到啊,數年過去之後,此人不僅敢稱帝,而且還敢做這個出頭鳥,率先向朕下了戰書,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讓陳慶之將此人狠狠打痛,讓他明白,做這個出頭鳥的代價。”
在去年的時候,徐鳳雲就與端國聯盟,攻打晉國,但是被當時的陳慶之擊退了,然後四國就開始商討結盟出兵之事,距今已經過去大半年,沒有想到,時至如今第一個開始攻打魏國的,依然是他徐鳳雲。
別的事情趙長青都可以先放一放,但是痛打出頭鳥的事情,不能延遲。
不然的話,天下人都會以為魏國懼怕了四國的聯軍。
他向群臣詢問能夠解決四國聯盟的辦法,但是並沒有找到什麽有效的法子。
就在群臣紛紛都啞口無言之際,諸葛亮思緒再三,站出來了。
他向趙長青作揖道:“陛下,臣有一計,可使四國聯軍瓦解。”
不愧是臥龍!
趙長青麵露讚許的目光,向他說道:“快快講來。”
諸葛亮點了點頭,開口道:“陛下,眾所周知,四國聯軍,彼此之間未必就是鐵桶一塊,隻要初戰讓涼國的徐鳳雲吃點苦頭,臣就有把握,能夠讓徐鳳雲對四國聯盟這件事情產生質疑,從而在根上將四國的聯軍瓦解開來。”
趙長青算是聽明白了,他道:“你是說反間之計?”
諸葛亮點頭道:“回陛下,正是反間之計。”
趙長青露出一抹極有深意的笑容,看向諸葛亮說道:“就在剛剛,朕決定了一件事情。剛募兵的三十萬大軍,現在還群龍無首,朕需要一個人去指揮,朕知道你諸葛亮會行軍作戰,老是做一個宰相,不免有些屈才了,朕給你一個領兵的機會,你可願往晉國?”
能夠配享武廟十哲的家夥不會打仗?
真要這樣一位的人,他的目光比華夏曆代群臣還有王侯將相還牛逼。
平日裏總說什麽郭嘉不死諸葛不出之類的言語,殊不知,在古代的文武大臣與曆代帝王眼中,郭嘉根本和諸葛亮不是在一個等級上,前者差後者太多。
誰能夠配享武廟,誰就足以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