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花青菀> 第116章 新宅

第116章 新宅

  青菀親自設計了一座房子,她前世是學過美術的,畫畫功底也有,畫一座房子的草圖不在話下,房子是有些蘇派的風格。

  蘇派建築,講究的是山環水繞,曲徑通幽,恰好青菀家附近多的就是水和山,脊角高蹺的屋頂,江南風韻的走馬樓,園林式建築講究的就是曲折蜿蜒,藏而不露。若是再加上些明瓦窗,過街樓,想想就覺得古樸典雅,青菀前世曾去過蘇州的拙政園,那處院子是典型的園林式的建築,直露中有迂迴,舒緩處有起伏,真讓人回味無窮。一磚一瓦之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皆是凝結了匠人的文化精粹!不僅兼具著中國古韻之美,更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中式建築的特色。

  當然,以他們家如今的地位,建這樣的房子是僭越的,要知道,拙政園雖然幾經易主,但所住之人,無一不是非富即貴,即便在這個朝代,這種佔地七八十畝的建築,也是有自己的規制。

  青菀並不想建造這麼大的工程,小小的園林式設計,還是可以做到的,她家前後左右的地方加起來,足有好幾畝大小,若是都囊括在內,也不是不行,只是那樣卻太扎眼了。

  所以,青菀打算建造一棟小型的園林式庭院,佔地不用太大,一畝地也就差不多了,等以後再在周圍加蓋一些,慢慢擴大也不錯。

  她花了兩日功夫,畫出了幾張草圖,花富川看過後,不由撓頭,若是普通的房子,鄉下隨意找人就能建造,這麼漂亮的園林式庭院,卻是只能找專人來施工。

  讓人意外的是,許雲武有認識的人,他介紹了一位老工匠,據說白家的院子就是他帶人建造的,青菀一聽就願意了。

  西山下的屋子都蓋好了,放鞭炮,上樑酒,朱貴帶著王氏搬進去都是一周之後了,那邊專門蓋了暖炕,夏天住人清涼,冬天燒炕后暖和,還可以用來育苗,多種用途!圍欄也都修建得齊齊整整,後院的牲口都陸續搬過去,還專門為花富川的馬建了一間獨立的馬槽,旁邊豬舍,兔舍,雞舍都有。青菀是準備辦一個古代養殖場的,所以比較大。

  朱貴和王氏就在這邊單獨開伙,農閑時候,兩人就照顧圍欄里的牲畜,倒也不是很忙。

  雜樹林那邊清理后,老匠人就帶著工人們開工,忙得熱火朝天,江氏的飲食上也跟得上,完全照著青菀畫好的圖紙建造,因為工程不是很大,工人找得也多,所以幹活進度很快。

  一通忙活,等院子建好,一家人搬進去的時候,已經進了九月底,玉米成熟了,紅薯也能收,一家人還未從搬新家的喜悅中過去,就進入了緊張地忙碌中。

  花富川對這件事很是上心,他早早就通知了大司農部丞,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帶隊前來的人,居然是晏鶴鳴。

  有幾個月不見,他越發的幹練,這次他是穿著官服過來的,六位大司農部丞和一名文書簇擁在他後面,對他極為恭敬,就連青菀有個幾面之緣的縣太爺,也赫然在列,只是他的位置,排在這些官員的最後面!

  他們背後,還有一列短打扮的壯漢,約莫有三十幾人,那氣質,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應該是晏鶴鳴從附近駐紮的兵士處借調來的!

  直到此時,青菀才恍然大悟,原來晏鶴鳴就是此次推廣新作物的監察官,總攬一切推廣之事的大權。

  遠遠地,晏鶴鳴就看到了青菀,她穿著一襲青色的短打衣衫,顯得靈動可愛,晏鶴鳴眼中有笑意。他沖著青菀點頭示意,青菀回以微笑,並未上前,這時候不是敘舊的好時機。

  里正還把周邊村上的人都動員過來,只為了見證這一新作物的收穫!

  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沒有任何一個靠土地吃飯的人,不想看到高產的作物,所以來的人委實不少,里正把老弱婦孺都安排在場地邊上,一時間人頭攢動,無不激動地期盼著,玉米早已在覃陽鎮打響了名頭,仙味居獨家推出的玉米菜式,價格不高,味道還好,關鍵是還頂飽!早已有人私下裡打聽著玉米的來歷。

  所以,聽說蓮池村有人種植這種新鮮作物,無不想親眼看看。成片的玉米地,早已綠裝變黃裝,一根根金黃的玉米稈上,掛著一穗穗碩大的玉米,包裹在金黃的外皮下,外露的玉米須早已變得黑色乾枯。圍觀的人心中不由感嘆,這一大片看不到頭的玉米地,若是個個都有這麼大一穗玉米的話,那畝產得多少啊!

  三十幾名壯勞力,被分為幾隊,第一隊先鑽進玉米地,把葉子都打下來,這個步驟熱得要命,有時候甚至還有蟲子的叮咬,再加上玉米葉的剮蹭,身上會無比刺撓難受,只是誰都沒有叫一聲!打好的玉米葉可以收集成一捆一捆的,這些以後可以作為飼養家畜的飼料。

  所有圍觀的人,都忘記了燥熱的天氣,任汗水打濕衣衫,髮絲黏貼在腦門上,有些上了年紀的人,還微微喘著粗氣,太陽漸漸升到高空了,伴隨著絲絲蟬鳴聲,似乎整個空氣都變得焦灼起來。

  青菀注意到了這些人,她趕緊跟回去把綠豆湯冰鎮著抬過來,王氏和青敏在家張羅飯菜,因著農忙,就連青陽也跟著回來幫忙,誰承想晏鶴鳴帶了不少人過來,所以他們一家只想要顧好後勤就行,不用下地去幹活,這也算是一個福利。等到他們分發給老弱婦孺喝下綠豆湯,江氏鬆了一口氣,她也怕他們中了暑氣!

  第二隊人開始掰玉米穗了,跟著前面打葉子的人後頭,把玉米穗一個個掰下來,放到隨身背著的背簍里。

  後面一隊人拿著頭,把掰完的玉米桿砍下來,砍出一條路后,就可以進平板車,板車拉進地里,把裝滿的背筐倒進車斗里。裝滿后再拉到場園上晾曬。

  鬆軟的地里拉車不是件輕鬆的事,需要兩個人合作才行,一人在前面拉車,一人在後面拚命往外推,一步使不上勁兒,車子就陷入泥地里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