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拐個魔尊去種田> 第190章 傳承

第190章 傳承

  提到過我父親已經在我出生之前就逝世了,後來仇家擔心養虎為患,怕我長大後為父親報仇,將剛出世的我,從生出我后一直還虛弱著的娘親身邊抱走殺害,娘親傷心欲絕但又找不到我的身軀,只能先留住我的元神,並化洛書為我的軀體。然而我祖巫一族的人世代元神羸弱,我雖有一半妖族血統,但抵不住自身年紀實在太小,而且靈氣與妖氣本無法交融,我能平安出生,娘親也是發動了禁忌的,要是外婆還在的話一定很後悔教了娘親太多,以致害了她自己。外公見到我的時候,娘親已經走了,並留下了一封信告知這些,後來外公為了不讓他人知道我還活著,忍著痛沒有去尋仇,將我帶到一個山中隱秘處,用密術將我的元神與新的身體重新契合,其間花費了一百年,不單讓我重獲新生,此後不再被天地大道追究我以洛書為身軀的事,並說以後有緣得到河圖,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合河圖洛書一起造新軀而不用受劫難。祖巫一族的人,身體是天生的強悍且常人難及,但外公說我現在的身體不輸原先,以後想鍛體、修巫族的靈力、修人族的法術都可以,而且日後得證大道成功的幾率也比別人高,因為我身體里還殘存著些許大道的法則。就是身體一直無法自行生長,許是另一半血統作祟,也許我本身沒有妖力,也煉不成妖丹所致,百年間我只長成四歲孩童的摸樣,在隨外公來這白村之後的五年間,也就約摸又長了一歲。我的姓也隨這個村子里的人的姓,姓白。隨說巫族中人大多姓巫,但外公說祖巫一族的人是沒有姓氏的,只有名字。所以我也就沒有母姓可隨。

  我娘是巫族中的祖巫一族,這一族一開始只有十二位祖巫,或者也可以這樣子說,巫族一開始就只有這十二位祖巫。聽外公說,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地方,其實我是不怎麼相信這些的,我們巫族相信萬物有靈,所以我不認為世間萬物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但是外公說萬族都口口相傳這個故事,而人族因為很少接觸而幾乎不去談及鬼神之事,但他們正統的經書中還記載有盤古開天劈地的事。

  巫族還承擔著記載歷史的責任,雖然不知道這份職責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但連人族的史官也大部分是巫族的人,所以這也許是天命。外公和娘親他們就經常外出查訪世間,搜集古籍,即使現在外公還養著年幼的我,但從我醒過來之後,每年他總會找個時間外出。我曾經問過外公,為什麼現在才去驗證之前發生過的事情,外公說,在文字還沒有出現之前,大家還想不到用文字來記載事情的方式,而且那個時候萬族共說一種語言,大家的認知也是相同的,有重大的事情就刻在石頭上,或者就直接說給大家聽,大家各自口口相傳,傳給後代,直到後來的某一天,大家語言又不通了,對同一件事情的說法又不一樣了,就由巫族出面統一大家的說法,結果就有了這份職責。當時諸神活得久,所以沒想過要留下什麼流水賬的記載給後人,就算有留下傳承,也很少有人能清楚地得知。

  「您這兒的書這麼多,我也就撿一本隨便看看,放心放心,沒有弄亂。欸,您還沒回答我呢。」說著就把書合起來,站起身來走向外公的屋裡,靠著門,我看見外公又穿著一身蓑衣,「今年不是說由村長牽耕牛嗎?您怎麼又扮上了?」

  「我這不是回來了嗎?白塗小子就又來請我了,每年立春祭總會邀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行使立春第一耕的重大責任,然後他說是這村裡沒人比我更適合,我也就應下了。這次外出,就順便帶回來那幾本書,那劉姓是一位異姓王,封於淮南,這本書就是他囑咐他的門人所著,用來進獻夏皇,可惜後來起兵謀反失敗自盡了。但這本書確實不錯,他的門人也算盡心儘力,是一部傳世之作。」

  「看來這本書確實不錯,那淮南王也是蠢,竟然想造反,看不出夏之九州龍氣未斷嗎?不過話說回來,這夏朝都已經傳世近千年,創始祖大禹當年所著《禹貢》其中的山川地理經過這麼些年的滄海桑田,大都已經變樣了,這本書出現的倒也及時。」

  外公拿了一身綠衣給我,「你研究這些也沒用,讓你看的經書看完了嗎?」

  我接過這身綠衣,抱怨道:「還沒,也看不懂,不說山經越看越像胡謅,海經也看得我頭疼,倒是引起我想看一看海的心思,不過裡面的故事倒是挺不錯的,引人入勝。您不是說這經書所描繪九鼎圖中事物嗎?會不會那所創之人寫錯了一些?或是添加了一些?才顯得如此奇怪,好想看看那幅圖啊。」

  「外公我也沒見過,這種事,隨緣吧。你出來的時候記得把衣服換上。我先過去了。」

  「每年都當芒童,我什麼時候能當芒神啊?」我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但外公已經走遠了。

  正東陽州曰申土,其中有東夷之地嵎夷,嵎夷上有一地曰日照,乃太陽初升於海時,日光所照射到的第一個地方。海隅日照上有一小村,臨甘淵,甘淵,其地有暘谷扶桑也。傳說扶桑樹乃古獸金烏的巢穴。春神句芒又為東方之神,掌管此地,包括此神樹扶桑。上古之後,諸神皆不知所蹤,扶桑樹更是成為傳說之物。日照上這一小村是古族大白皋部落倖存下來的一個分支,大白皋部落信仰春神句芒,在所有的一切都泯滅在過去,被今人漸漸淡忘的時候,白村依舊守候在這裡,為芒神守護這個地方。

  冬去春來,春風習習,春雨瀟瀟。最是一年春好處,萬物復甦,百花齊放,草長鶯飛,大地盡顯生機。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此百草權輿之際,人們都會在立春的前一天舉行春祭勸農儀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