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一七八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些帖子一出來,開始的時候,宋寧還沒有太在意,但吃瓜的網民太多了,你不出聲,在那潛水裝死,怎麼可能放過你呢?於是乎,這一波有關宋寧的帖子,又是一浪高過一浪。
高新園區事件平息下來之後,吳昊沒有等劉伯濤找自己,反而是主動的送上門去。
既然對方之前這麼關注自己,曾經兩次找到省城面談,現在圓滿的解決了,不管對誰,都應該有個說法的。
當然,去劉省長彙報之前,吳昊特意到宋寧的辦公室一趟,一是商量一下向省領導如何彙報。
說起來,有關對鄭全立案的這個指示,還是宋寧下的呢,吳昊並不想搶這個功勞。二是,也是側面的告訴宋寧一下去省里彙報的事,看看他的意思,如果一起過去,那是在好不過的事兒了。
在彙報的內容中,吳昊特意強調了市委在這一次處理危機時的當機立斷,強調了市委的領導作用,這讓宋寧心裡舒服了不少。
「吳市長,謝謝你了。」宋寧當然不傻,怎麼可能不知道對方有意的往自己的臉上貼金呢?
「老宋,既然我們兩搭的班子,我當然希望我們能夠同心協力了。濱海這幾年出了不少事兒,給外界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如果我們倆再矛盾重重的,那工作就沒法幹了。至於說在工作中意見不一致,我認為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工作幹得更好,我認為,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都是可能商量的。」吳昊主動的說道。
聽吳昊這麼一說,宋寧看著吳昊,如剛認識一般:
「老吳,你這麼說,可讓我沒有想到呀。」宋寧也不叫吳昊為吳市長了,如吳昊叫自己一樣,稱其為老吳。
「快別這麼說,我承認,在工作上我比較強勢。但你也知道,我那只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從私人的角度上,我還是很願意我們兩能夠成為朋友的。」
「老吳,你這麼說,我宋寧如果不接著,那可就不盡人情了。不管以前怎麼樣,從今天起,我願意與你,把濱海的工作做好,不辜負上級領導的信任。當然了,以前的一些事兒,還請老吳你多多擔待。」宋寧主動的伸出手來,與吳昊握在了一起。
兩個人商量了一下彙報內容,因為這一次彙報,是以市委的名義,所以,郭傑秘書長特意讓手下形成了文字材料。
兩個人第二天一早,來到省城,集體向胡湖州書記和劉伯濤省長彙報。
看到他們倆能夠一起來,主動和彙報,劉伯濤心情好了不少。
不管是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誰都不希望自己所管轄的地盤出事兒。
劉伯濤也一樣。
「這一次網上風波,你們處理的不錯,這也說明,濱海市委是有戰鬥力的,是值得省委、省政府依賴的。但有一點,我也應該指出來,那就是,如果你們的主動性在強點,在事件發生之初,就及時出手解決,我想效果一定比現在更好,影響也會更小。
比如你們這一次有關宋書記的履歷的回復,就很及時嗎,一下子就把一些網民的疑問給堵了回去。
現在有一部分網民要求書記你出來走兩步,你是怎麼想的?」劉伯濤話鋒突然一轉,看著宋寧問道。
這話問得有點太突然了,一時間,宋寧沒有反應過來。
一看宋寧沒有反應過來,劉伯濤在心裡暗暗的嘆息了一聲,把目光移向吳昊,意思在明顯不過了,想聽聽他的意見。
這個時候,吳昊還是選擇了閉嘴。
按著吳昊的想法,為了避免事態的失控,犯上一次高新園區那樣的錯誤,這個時候,就應該當機立斷,不惜犧牲宋寧的個人聲譽,把借鄭全一百萬的事兒,公開說出來,承認自己犯錯,因為對方借給自己錢,而有意的袒護對方。當然了,在承認這一錯誤的同時,一定要強調,自己來濱海的時間太短,還不到一年,對下面幹部過去的了解不深不透,犯了官僚主義的錯誤。並表示願意接受網民的監督,願意接受組織上的任何處分。
因為紀委在搜查鄭全家裡的時候,已經找到了宋寧的那張一百萬的借條,並已經做了通報。用不了多久,這個消息就會出現在的網上的。
以現在的趨勢看,如果你還想不痛不癢的敷衍,肯定是過不了網民這一關的,而且很容易成為網上第二個高新園區事件的。
吳昊之所以不能說,那是因為,如果宋寧真的這麼做的,很有可能背上一個他不想看到的結果,失去市委書記。
但是,如果事態擴大呢?當然了,這些都是猜測。
「吳市長,你對這件事是什麼樣的看法呀?」一看吳昊沒有開口,劉伯濤追問了一句。
「劉省長,這件事兒,還得宋書記自己拿主意。」省長問話,吳昊不得不回答,所以,只能這和說。
「他現在呀,我看是身在雲霧中啦。」劉伯濤嘆了口氣說道。
聽劉省長這麼說,宋寧不由得臉一紅:
「劉省長,我認為現在紀委的處理還是很到位的。」宋寧馬上說道。
他這麼說,劉伯濤當然知道是什麼意思了,無非是說,紀委回復的有關自己到濱海時間不長,不存在與鄭全有利益關係這件事兒。
「宋書記,你想沒有想過,站出來,在網上以自己的名義說明一下呀?也許那樣對你更有好處。看現在的這種勢頭,如果不果斷的採取措施,很難把這一次針對你的風波壓下去呀。」劉伯濤說道。
「劉省長,以我自己的名義不好吧?」宋寧猶豫著說道。
「我是擔心呀,如果這一次的風波壓不下去,你想過後果了嗎?很有可能最後你的書記位置不保呀。」已經到了這個程度,這個宋寧還沒看到這一步,劉伯濤不得不把話說得更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