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晚唐:朕> 250.第250章 朱溫的妻子張惠

250.第250章 朱溫的妻子張惠

  第250章 朱溫的妻子張惠 

  聽到家眷無事,葛從周、王重師這才放下心。 

  忙又問道:「陛下如何處置劉捍?」 

  牛存節道:「劉捍狗賊已經當場被誅!」 

  葛從周、王重師長呼一口氣。 

  牛存節道:「汴梁時事如此,何去何從,還望早作決斷。」 

  葛從周與王重師對視一眼,道:「牛統軍以為該怎麼辦?」 

  牛存節轉頭道:「你們二人想要得兵,則失去你們的家族,你們想保全你們的家族,就要失去你們的兵丁,節帥是劉捍殺的,劉捍現在身死,還有什麼能左右你們的嗎?」 

  「我等皆願投朝廷,就是怕皇帝不相容啊!」 

  王虔裕道:「皇帝入汴梁,與民秋毫無犯,宣武上下官僚的家眷亦無損傷,驅逐鎮兵,禁殺禁掠,還有比現在更好的嗎? 

  陛下還是壽王時,田令孜鞭打皇帝的事應該聽說吧,皇帝陛下連田令孜都能容下,我等與陛下,有何仇怨能比上田令孜呢,身價性命我以為無憂,至於富貴,那要看天了。」 

  葛從周、王重師心下甚安,確是如此,皇帝能容下田令孜,還容不下他們嗎? 

  「我等皆願降於朝廷!」 

  …… 

  諸將到了左武騎軍大營 

  李筠親自到寨門外相迎,開門見山道:「謝彥章、張歸霸等兄弟皆在鄭州,葛統軍可手書一封,若能勸其歸降,亦是大功一件啊!」 

  葛從周道:「這是份內之事!」 

  謝彥章是葛從周的乾兒子,張歸霸是葛從周的結拜兄弟,兩人都葛從周關係莫逆,勸其反正亦是應有之意。 

  再說張歸霸生命力也真是頑強,陳州城下,與左神策軍一戰,身中十餘支箭矢,這些箭矢可都是浸過馬糞的,發了幾天燒之後,一條命算是保住了,此時正在鄭州養病。 

  葛從周回汴梁,至於王重師,則被皇帝任命為曹州都指揮使,率本部人馬萬人駐守曹州。 

  曹州是泰寧軍的地盤,既然現在在汴軍的控制之下,斷然沒有再還給朱瑄的道理,令王重師駐防曹州也是皇帝的權宜之策。 

  「朱瑄朱瑾若是來要曹州,可言你已經歸順朝廷,是否交接,如何交接需朝廷旨意!」 

  王重師很奇怪,朝廷以前攻伐藩鎮的時候,打下的地盤,轉手又封了一個節度使給放出去了,現在開始搶泰寧軍的轄地了。 

  一個不可思議的改變。 

  王重師問李筠道:「若是泰寧、天平軍動兵當如何?」 

  李筠笑道:「王統兵現在率領的是朝廷大軍,若是朱瑄、朱瑾攻伐你,自然可以刀兵相向,若有不支,亦可向汴梁求援啊!」 

  「卑下知道了!」 

  有了曹州,汴梁也有了兩三百里的緩衝,至於濮州,現在在朱瑄控制之下,李曄思來想去,還是暫且不動兵的好。 

  畢竟打敗了宣武軍,得到亳州,鄭州,汴州,滑州,宋州,加上前面的溵州、陳州,山南東道,荊南,如此一大片地盤還沒完全消化,汴軍十餘萬人馬還沒有整編,李曄亦不想節外生枝。 

  …… 

  汴梁,節度使衙邸。 

  李曄饒有興緻的參觀各處,後院有兵丁把手。 

  「陛下,朱溫家眷皆在後宅,左神策軍入城后,第一時間分兵控制,尚未遷出!」 

  皇帝暫居汴梁,肯定還是要入住節度使府邸的。 

  進去看看! 

  朱溫的妻子張氏名惠,張惠的父親張蕤原本是宋州刺史,黃巢之亂后,張蕤身死,張惠流落江湖,八年前,與身為同州刺史的朱溫相見。 

  史載,朱溫年輕的時候就看上了張惠,一見自然以為緣分天定,當夜就成了婚,以為正妻。 

  可現在。 

  張惠六神無主,亂世當中,他見過太多兵敗家破人亡的,沒想到這一天會落在他的身上。 

  她的兒子朱友貞現在才三歲,懵懂無知的在一旁玩耍。張惠在一旁看著朱友貞,邊落下眼淚。 

  他與朱溫成親數年,也就這麼一個孩兒,朱溫長子朱友裕在她成親之前就十歲了,次子朱友珪是朱溫與營妓而生。 

  而現在…… 

  張惠握著手中剪刀想殉節,可看到年幼的朱友貞還是狠不下心來。 

  該怎麼辦啊! 

  忽聞后宅門樞轉動的聲音,接著似乎有甲士衝進內宅,一聲尖銳的唱叫聲。 

  「陛下駕到!」 

  張惠心神一恍,差點跌落在地,在甲兵的驅使下,所有人被趕到內堂,甲兵還搜了身,粗暴的對待她的軀體,可張惠生不起任何反抗的意思。 

  她只是一名弱女子,在這亂世當中,自從朱溫身死,他已經註定成為別人的戰利品,而她現在想的就是,能不能保住朱友貞的性命…… 

  但是可能嗎?叛逆是要被族滅的! 

  李曄來到后宅內堂,裡面跪著三十餘人,為首的六十餘歲的老嫗是朱溫的老娘,後面一老嫗稍微年輕一些,體態頗為富態的,便是朱溫同鄉劉財主的母親,當初劉氏母對朱溫頗為照顧,朱溫發跡后,邊將劉氏母接到汴梁享福。 

  李曄點點頭,對左右道:「這兩個人差不多耳順之年了,派人送回故里吧,朱溫叛逆,朕只追究朱溫一戶,朱溫的長輩和兄長就免了吧!」 

  「諾!」 

  一幫老百姓,有什麼好追究的。 

  歷史上,朱溫篡唐之時,大宴群臣,群臣皆恭賀。 

  只有朱溫的大哥朱昱指著朱溫的鼻子就罵道:「朱老三,你本來就是碭山的一個老百姓,皇帝叫你當四鎮節度使,難道還對不起你嗎? 

  你滅了唐朝三百年的社稷,你野心這麼大,就不怕遭報應嗎?我看你將來會被滅族的,你等著吧。」 

  一席話將朱溫罵的回頭土臉,老朱氣歸氣,也拿他大哥沒辦法,不光沒怪罪,還封他為廣王。 

  可朱昱雖然被封為王,地位尊貴,但是,他也不願住在汴梁,自行回到碭山家鄉居住種田,擺明了不跟朱溫同流合污。 

  佛家言因果循環,原來的歷史中,朱昱種了善因,而現在自然有了善果,皇帝陛下寬恕了朱昱,還賜下一筆錢,讓他為他的母親養老。 

  這讓左右皆不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