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貞觀清閑人> 第12章 歸來與選擇使用

第12章 歸來與選擇使用

  第12章 歸來與選擇使用 

  李寬並未把自己的話當回事,李世民怎麼可能允許李承乾來這裡生活。 

  回去后,他則和李道宗一起研究皇家投資行的事。 

  他在讓商會發出那個怒懟工部的文書之後,就邀請李道宗一起開了這個投資行。 

  邀請皇族們一起投資,把李世民存在商會賬上的錢直接投進去。 

  這玩意,鐵定得給李世民股份,沒有皇帝在內,懟了工部,他李寬馬上就得死。 

  李承乾把股份契約交給長孫皇后后,把自己和李寬的爭論也告訴了她。 

  長孫皇后沉默一下,讓自己兒子退下。 

  夜晚,長孫皇后把股份契約交給李世民,並把兒子的敘述告訴李世民。 

  李世民嘆口氣,表示這件事自己知道了。 

  扭頭看向那份股份契約,上面寫了皇家投資行現在的情況。 

  李家太原這一支的皇族都在裡面投錢了,有多有少的問題,而他們的錢,都是在李寬私人商會中壓著的茶葉錢。 

  這也是能迅速成立的原因。 

  「我總覺得這家投資行里還有什麼內幕存在。」 

  「李寬那個小子,不會這麼簡單的。」 

  李世民皺著眉頭輕聲道。 

  長孫皇后搖搖頭,她不懂這些。 

  類似的問題,晚飯時,李道宗也問了出來。 

  李寬笑著道:「王叔,你說我們要是能隱秘掌握這個國家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李家江山就算在哪個時代崩潰了,我們這些皇族會怕嗎?」 

  李道宗皺起眉頭,這話是什麼意思。 

  「皇族,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天長地久。」 

  「想賺錢,就得掌握技術,要不然,這個錢拿不穩的。」 

  李寬說的意味深長,李道宗表示自己不懂。 

  隨後李寬也不再解釋什麼,反正他不會坑李家人,相反,他比誰都支持李家的封建統治。 

  曲轅犁被推行到大唐各處,李寬沒有拿到一點名聲,工部和一些世家直接於無聲中消弭了李寬的身影。 

  對於這些,李寬並不介意, 

  無所謂,他每天的生活很有意思,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總結地里的稻種種植情況,總結一下漚肥的結果。 

  種地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慢慢來的,需要時間積累。 

  對於李寬來說,唯一不好的事就是身邊有了一個跟屁蟲李雪雁,這小姑娘在李道宗回長安當刑部尚書之後,依然天天跟在他身後混。 

  李寬不得已讓她也加入了總結行列,並且答應她,以後出書了,有她一個名字。 

  在這段時間內,李綱因為有時過於無聊,就又開了一家學堂,教導楚庄的孩子們。 

  學費沒有,只需要自帶筆紙就行,拜師禮送兩條肉,或者幾斤米都行。 

  李綱自己在學堂後面弄了幾畝地,沒事在耕種,用他的話說,等明年長了莊稼,他連楚王府都不吃了。 

  住的話,在學堂建設成之後,他就搬了過去。 

  用老頭的話說,他現在不是楚王一個人的老師,不能再住楚王府。 

  看到這個情況,李寬又特意把他住的房子又加修了一下,把火炕之類的玩意都弄了上去,生怕老爺子得老寒腿。 

  李綱則覺得沒有必要,身為大儒,誰還沒有過那種找個深山老林進去鑽研學問的情況。 

  唐朝的儒生還都比較能打,李綱年輕時也是鍛煉過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如今七老八十還能到處教書。 

  對於老李逞能的表現,李寬是嗤之以鼻的,可李綱笑著道:「老夫年輕時也是和房玄齡一樣的呦。」 

  聽到這話李寬就沉默下來,敢對比房玄齡,那老李頭年輕時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房玄齡是什麼情況,單騎擒張亮,文臣中的戰鬥機。 

  李寬看著學堂的情況,自己私人又掏腰包給贊助了一堆筆紙,讓莊子里的人感恩戴德不已。 

  不過,李寬並不在乎這些,畢竟,這是自己的莊子,他們的產出還要給自己交稅呢。 

  轉眼間來到貞觀年的九月份,天氣逐漸轉涼,李孝恭回來了。 

  並且帶回來了大量的食鹽。 

  幾萬石食鹽讓李世民親自檢驗過後,皇家投資行名下多了第一個產業,海鹽加工。 

  同時大量低價鹽賣入軍隊,立刻有御史彈劾皇家投資行與民爭利。 

  面對這次彈劾,李孝恭提劍上殿,劍指御史。 

  「難道皇家還不能賺錢了?」 

  「難道皇族還沒有資格賺錢了?」 

  「我們可是交了鹽稅,不知各位御史名下的買賣可交過稅。」 

  赤裸裸的質問讓一群人目瞪口呆,紛紛傻眼,大家彷彿意識到了什麼。 

  李孝恭質問完后,普通一聲跪下,聲淚俱下的道:「懇請陛下取消免稅權。」 

  「臣做了食鹽生意方知那免稅權的危害。」 

  「如果不上稅臣一年要多賺幾萬貫,這些錢交給朝廷,可多養多少邊軍。」 

  「這大唐是臣赴湯蹈火打下來的,陛下,請珍重。」 

  李孝恭的這一操作讓無數人愣住,這是什麼情況,沒有提前準備啊。 

  李孝恭之後,嘩啦嘩啦一群李氏皇族出身的官員跪下,請求李世民取消免稅權。 

  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緊隨其後的跪下請求。 

  這讓很多官員措手不及,這是怎麼回事? 

  大勢所趨,李世民當即同意。 

  李寬聽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隨後明白過來,這是李氏皇族和李世民的交換。 

  食鹽的經營權歸皇家投資行,也就是李氏皇族所有,而李氏皇族給李世民做刀,砍向世家。 

  這商稅立刻就收回一大部分。 

  古代的商稅不是沒錢,而是免稅權的存在讓國家收不上來。 

  這一下由李氏皇族做刀的情況,直接廢除。 

  「可是,這可能嗎?李世民要拿什麼去擺平那些世家?他不可能全殺了吧。」 

  李寬皺起眉頭,這裡面肯定還有東西。 

  當李孝恭讓告訴食鹽如何分配利益后,李寬明白了。 

  各地食鹽的銷售權,全部給了世家,李氏皇族只吃食鹽加工賣給分銷商的錢。 

  「那麼這一下受苦的不就只有各地的中小世家以及新興貴族。」 

  「新興貴族中秦王府的那批人肯定要吃一口,新興貴族中受罪的,大概就只有李建成曾經的那批舊部。」 

  妥妥的帝王心術,李寬沒想到運輸難的問題會這樣被李世民解決掉,真是有趣的事。 

  這件事結束之後,李寬看向李孝恭,他突然又想到一件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是不是可以把很多東西也順著這個渠道賣出去? 

  世家的經商網路,似乎也很不錯的樣子。 

  至於會不會加強世家戰鬥力,關他屁事,他可是楚王,貴族的代表人物之一。 

  當然,李寬會選擇用上這個網路,也有他看了各地鹽價的關係,世家沒把鹽價弄到離譜的程度,是百姓覺得稍微有點貴,又能接受的程度。 

  這種程度怎麼說呢,李寬覺得世家比資本家還是有點良心的,世家的經銷網路還是可以用用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