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失之東隅
第65章 失之東隅
俗語有言:「穿清不造反,菊花套電鑽。重生不買樓,看得人發愁。蜀山不尋寶,腦仁有點小。」
孟秋原本還想在武當山尋個山頭,辟做洞府,奈何半邊老尼生怕他拐走了寶貝徒弟,禮送出境。
他也只能懷揣武當贈送的一兜子靈藥靈材和兩套陣法,鬱郁離開,踏上尋寶之路。
先前因有番天印的煉製之法,孟秋對原著中標明的寶藏雖也有想法,但也不算迫切。
如凝碧崖、紫雲宮、大雄寶庫、幻波池這等,都是有主之處,自不必說。其餘連山寶藏、盤犖寶庫孤懸海外,實非他現在所能探知。
也只金石峽艾真子寶藏和終南山附近張免留寶,還在內陸,只是此世地方廣大,以原著中的模糊描述,絕難尋訪,故而尋寶之路一拖再拖。
直至金姥姥叫他早早準備渡劫法寶在先,又有黃腫道人和魏楓娘攔截在後,才深覺不能候著番天印與飛劍成長,先得尋幾件趁手的寶貝,以預不測。
那雲霧山九盤嶺金石峽,乃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之一,名頭極大,極易被人佔據,惟有仙人張免留寶,算是最好的目標。
計議得當,一路北向,孟秋髮狠想道:「即便耗上幾年功夫,將那一片地方翻個遍,也要尋到寶藏所在。」
於是撲在終南山外圍一帶,東南西北各面,也有萬里之廣,認認真真的尋了足足三個月,一無所有。
直至這日,忽然見得下方山拗中隱隱有寶氣透出,便降落下來,見著有幾個修士聚集。
這地方是一極晦暗的深谷,兩面陰崖低覆,不見天日,谷徑窄險,又無出路。
其間有一噴泉,樣式甚是奇特,如寶瓶狀,泉水分作兩股,都是青色,往兩邊落下,還各帶彩光。
孟秋隱在半空,暗自探查,發現這處的六個人,都只練氣修為,不禁有些奇怪,落到地面,現出身形。
眾人也不驚訝,仍舊是圍著噴泉,不知忙碌什麼。
等到孟秋往前,才有一個高冠博帶的老者過來,開口道:「敢問道友高姓大名,來此可是為了淬鍊法寶?可否稍待一陣,等我兄弟煉好。」
「在下孟秋,無意路過此地,見得下方有寶光閃動,便過來一觀。如有打擾之處,還望海涵!」
孟秋見這些人年紀都不小,且法力駁雜低微,料是散修,故爾帶有幾分同情,不願輕易起了誤會。
「哪裡哪裡,此地並非我等所有,豈有打擾之說。」老者連忙道:「老朽孤竹翁,與五個兄弟,自號南山六友,亦是聽說這裡的靈泉能夠淬鍊法寶,特意趕來。」
他看不出孟秋的境界,但見其年紀頗輕,便知不凡,是以不敢輕忽。
「淬鍊法寶?」孟秋奇道:「什麼泉水,竟然如此神奇?」
孤竹翁道:「此地原是漢代仙人張免的修道之所,他飛升后,遺留了一件寶物在此,被一位前輩真人尋得。
這位真人慈悲,憐憫我等散修不易,便以大法力,將這件寶物與此地靈泉煉化在了一起,能吞吐靈粹,助修士打磨法寶。
幾百年來,不知多少散修,藉助這一處所在,練成護身之物,賴以抵禦外魔。」
孟秋有些發愣,下意識道:「這件法寶喚做什麼名字?前輩真人可曾留下名號?」
孤竹翁道:「傳聞這位前輩喚做連山,至於法寶的名字,屬實不知。」
「連山大師?難怪有此法力。」孟秋嘆了口氣,已然知曉,費了這麼大工夫,今次又是白跑一趟。
他往前幾步,見著那瓶樁噴泉,嘆口氣道:「不出意外,這便是張免真人留下的青蜃瓶。」
「青蜃瓶?」孤竹翁默默回憶一番,並無印象,搖了搖頭。
青蜃瓶做了噴泉,那三陽一氣劍也不用想了,孟秋有些不甘心,又問道:「不知這泉水洗鍊法寶,可有限制?」
「未曾聽說有何限制。」孤竹翁遲疑一下,道:「不過從未聽聞有大派弟子或散修高真來此,想必對那些個好點的法寶,作用不大。」
聽得此處,孟秋已不做指望。散修如此之多,其餘築基散仙之類,總不至於人手都是金白飛劍,只他個青黃相接吧?
只是他仍有些不死心,與那孤竹翁寒暄一陣,聊些修行話題,及至六兄弟將手上幾個品質一般的法寶淬鍊完成,紛紛離開后,才上前細看。
到了泉水跟前,見得那瓶子高約五尺,形制古雅,玉色溫潤,兩股青色的泉水從瓶口噴出三尺,又落在底下一個圓台中。
那圓台徑有一丈,卻形如一個石缽,外有五尺高的圍擋,將泉水盡數接住,水面一直在缽體的三分之二處,不見多也不見少,上浮翠色薄霧。
這缽內裡外里,都有許多怪樣紋飾,隱隱有法光浮動,顯然也是一件法寶。
孟秋試探一下,整個靈泉比之山嶽還要更重,絕無可能挪移,又想那連山大師,乃是長眉真人師叔,天仙境界,自不會留下破綻,叫人輕易將這件寶貝奪走。
他想了想,取了前次得來的一個木魚,拋入泉中,過得好一會,並無動靜,才知那孤竹翁所言不虛,此泉只對正在煉製的法寶有用。
收回木魚,又將岳雯幫著煉成的那枚火紋蠍針放入,默默運功,果然是頃刻便已祭煉完成,大大超出尋常所需時間。
見得確實無害,孟秋這才取出飛劍,置於泉中,催動水煉之法,頓時有一股清涼之感,從飛劍傳來,那劍靈也似有觸動,變得活躍。
見真箇有用,孟秋不由大喜,忙全神貫注,耗費三天三夜的功夫,終於將飛劍更升了一層威力。
由此他也弄明白了,為何這麼好的地方,為何不被大派佔據,當是效率太慢。
門派或是高真府邸,往往會貫通地肺,引來地火,淬鍊法寶一節,自家便可為之,本就不需用到這處靈泉。
況且大派都有精於煉器的人,以孟秋當下的這柄飛劍而論,如要論等級,不過是個制式的白色品級,其人隨意便可煉製,無需一次次的升級。
就說岳雯,拿一具普普通通的火紋蠍屍體,就能練出五件築基期都大有用處的法寶來。
對這些個門派來說,此處算得雞肋,但對孟秋而言,簡直是雪中送炭。
他立刻在周圍尋了一個山洞,稍加布置,當做臨時洞府,日常便是將從半邊老尼贈送的煉器材料,融入飛劍之中。
忽忽半年匆匆而過,材料一耗而空,飛劍經過數次的強化和洗鍊,劍色及劍光都轉為青色,這才作罷。
孟秋手撫飛劍,感慨萬千,終於有一件能夠拿得出手的法寶,輕聲道:
「也該取個名字了,便叫做清玄吧。我為清玄子,你做清玄劍。」
陽的第六天,終於退燒,就剩喉嚨癢、咳嗽了。大家還是要注意保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