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收穫滿滿
第39章 收穫滿滿
山崖高有數百丈,洞外冷風簌簌,洞內卻有幾分暖意。
大大小小的戰利品被擺在了石床上,微微泛光。
這裡頭最值錢的,顯然是兩柄飛劍。
孟秋取了柳燕娘留下的那飛劍來看,長約九寸,通體銀白,像是一把梭子,兩頭尖,中間寬。
灌入法力入內,黃光中略帶銀色,雖然也是最低檔次的法寶,但比孟秋自己打造的,還是要好一些。
他又拿起了蘇蓮遺留的飛劍,和普通長劍樣式相同,只是縮小了許多倍。
劍總長不到八寸,劍柄用極細的絲線纏繞,似乎是蠶絲。劍身是竹節一樣的青色,上面刻著兩個篆體字「靈竹」,似是飛劍的名字。
這把飛劍劍光也是黃色,但比另一柄要純凈許多,在同等飛劍中,已經稱得上品。
孟秋頗為欣喜,連道幾聲「明珠暗投」,當即決定,將慣用飛劍換成這柄靈竹劍。
此劍原主人已死,飛劍中原本的印記失去法力補充,便會慢慢散去。
但孟秋自然不會等那麼長時間,立刻將蘇蓮留下的印記驅散,打下自己的靈識。
飛劍頓時像是活過來一樣,緩緩升起,飛出洞外,似鳥離了樊籠,復返自然,雀躍不已。
滿意的試完新的飛劍之後,孟秋又將柳燕娘留的飛劍中的印記驅除,然後收到自己百寶囊中。
接下來的幾件法寶中,那短裙沒什麼可看,其餘玉簪、葯鏟、木魚、布兜、蒲團等,都很普通。
雖然孟秋手中,只一柄飛劍,但也不怎麼瞧得上,只祭取了葯鏟,其餘幾件擱置一邊。
倒是那個鈴鐺,相當不凡。外面是亮銀色,刻著繁複的花紋,細看是一串細小的文字,記錄了這法寶的口訣,搖動之後,能發迷魂之音。
內里暗金色,同樣有一篇口訣,卻是相反的用法,能驅邪定魂,不僅能破迷魂之法,還能助人入定。
蘇蓮明明有這兩件上佳的法寶,若能勤修苦練,發揮出全部威力,孟秋想要殺她,也不容易。
不過話又說回來,此女若不是四處交際,恐怕仍舊在凡間打轉,指不定被哪方富貴,收為禁臠。
僅僅是這幾樣收穫,便應了那句古話,「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況且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三個百寶囊。
柳燕娘和蘇蓮各有一個,另外一個是假頭陀姚元所有。
姚元的袋子里,除了些金銀,以及慣走江湖的丹藥、衣物外,儘是些經書,什麼《莖剛經》、《玉液女經》、《佛說婦人遇股經》之類,發人深省。
柳燕娘留下的那個百寶囊中,金銀珠寶鋪了滿滿一床,孟秋挑出一顆大的夜明珠,嵌在洞頂,竟比外頭星光還亮。
此外還有很多個瓷瓶,孟秋打了兩個看了,都是鍊氣期助長功力的丹藥,拿來也無用處。
最後將蘇蓮的寶囊抖落開來,掉出來一堆的衣服,各色各樣,素白、艷紅、暖黃、冷藍,孝、囍、病、嬌,花樣全然不輸後世。
其中金銀丹藥一樣不少,還多出很多玉器。另一個葫蘆,與別的物件迥然不同。
孟秋取來一看,瀰漫出一條白線,似光一般,卻能曲折。
他略一感應,有些柔韌之意,頓時一喜,笑道:「得來全不費工夫,竟然是北嶽之精。」
煉製番天印,第一步需要以五金之精凝出形體,再用五嶽之精點化靈性,蛻變為法寶。
初始威力還不如一柄雜色飛劍大,但煉製難度高了幾倍。
所謂五金,黃者曰金,白者曰銀,赤者曰銅,青者曰鉛,黑者曰鐵,往往巨量之中,才能提煉出一點精粹,耗時耗力耗錢。
五嶽之精採集起來,倒是不難,難就難在五嶽都有門派駐守,或是高人搭建洞府。
從山脈邊緣採集,太過緩慢,且精氣不純,還需提煉。要是接近主峰,又容易被人察覺。
上次孟秋順利從嵩山採集到中嶽之精,是因為他選的少室山一側,當地最大的門派是少林寺,沒有一個高修,所以無人來管。
換了其他四岳,南嶽衡山還好一點,西嶽華山和北嶽恆山,上面都有凶名赫赫的左道門派在列,若被撞見,性命難保。
至於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孟秋問過楊達,連醉道人都沒聽說過上面有什麼出眾的人物,但得峨眉祖師長眉真人告誡,不可輕易前往。
這一葫蘆北嶽之精頗為純凈,完全夠孟秋所用。他料想是恆山派那五人中的一個,用來討好蘇蓮。
既得隴,復望蜀。孟秋想到除了恆山幾人外,毛太陣中還有兩個華山派的弟子,忙將柳燕娘和蘇蓮袋中所有瓷瓶玉盒取出,一一查看,可惜並無西嶽之精。
……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北風日漸凜冽,天氣越發寒冷。
那日莫名其妙的一場斗劍之後,兩相無事。
孟秋正在房中打坐,忽然外面腳步噔噔作響,一人並不打招呼,徑直推門而入,卻是白琦。
但見他滿臉激動,也不說話,只是在笑。
孟秋心裡一動,探查過去,對方身上有淡淡的法力隔絕,頓時明白過來,起身一禮,道:「白兄,哦不,白道友,恭喜了!」
「呵呵,同喜同喜。」白琦有些語無倫次,道:「我終於入道了,可真不容易。」
說罷雙腿一屈,便要俯身跪地,以謝對方傳道之恩。
孟秋忙以法力將其托起,笑道:「都是白兄自己的本事,我不過是送出本秘籍而已,算不得什麼。」
那本從少林和尚身上得來的《太上中道妙法蓮華經》,最多只能修到築基境界,且練出的法力一般,對他來說,並不值錢。
丟給白琦,也是為報戴家場當年的收留之恩,讓他能有個安穩的位置,習武、練馬術、研習道經醫術,為北上尋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賢弟,你莫要當我是前幾月那個無知之輩。這些時日,我可是聽幾位朋友說了不少修行里的事,早已明白,法決之珍貴。」
白琦仍舊很激動,感嘆道:「多少武林中人習武到了盡頭,不得其門,便是因為無人引路。一旦有了機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僅我眼前,近則有紅眼金獅鄧明,遠了允中弟孤身走天涯,衡玉兄拋妻棄子,皆是此類。」
他話音未落,就聽到門外有人說道:「白賢弟,你又在背後編排我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