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落實封賞
第253章 落實封賞
南軍,北軍,早就已經名存實亡,雖然編製還有記錄,但是兵馬早就被吸收了,這次李耀打算直接給廢除了。
段煨,徐榮,胡珍,在外駐軍,有著更大的自主權,李傕,郭汜,樊稠,張濟,作為禁軍,拱衛長安,地位也在那裡擺著。
他們想了一想,自己既升了官,兵馬也依舊在自己手下,擔任禁軍,建立中軍,這是一件好事。
左右之間看了又看,最後爭先恐後說道:
「多謝將軍!」
李耀嘴角上揚,段煨,他能放心,徐榮,他能放心,胡珍,無論放不放心,他都是在陳倉,東邊就是自己,西邊就是北宮父子,根本沒有作亂餘地。
至於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後面兩人對於李耀已經相當親近,前面兩人對於李耀同樣頗為恭敬,但或許是歷史原因,李耀想把他們留在身邊,樹立權威,真正確定主臣名分。
此時李耀再度鼓勵他們說道:
「四位將軍好好練兵,將來要打漢中,要打益州,還要東出中原,多的都是立功機會,封侯拜將,就在眼前!」
被李耀搶了活,沒有主動反攻長安,李傕,郭汜,還並沒有太過膨脹,封侯拜將,對於他們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紛紛應承,保證,說著自己將會如何如何練兵……
給四人封了官,隨後李耀看向華雄,華雄本在胡珍麾下擔任校尉,後來又被董卓調回自己身邊擔任護衛,就在飛熊軍中效力。
這才能有機會,帶著飛熊甲士,護著董卓生母,孫女,找上李儒,殺出長安。
李耀看著華雄說道:
「華校尉,入城之後,你找回了一些飛熊甲士,現在你的身邊,一共有多少的飛熊甲士?」
華雄嘆了口氣說道:
「五百三十八人……」
三千的飛熊軍,並不都在董卓身邊,一部分在長安,一部分在軍隊,在長安的那一部分,現在只剩華雄身邊這一些人,在軍隊的那一部分,現在都被李傕,郭汜……給瓜分了,已經成了他們親兵。
李耀思索片刻,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飛熊軍不如就留下來吧:
「華校尉,我想要表你為飛熊中郎將,給伱七百飛熊甲士編製,同時還能節制羽林軍,虎賁軍,入宮護衛陛下左右……」
「這次可要看好陛下,別讓那些群臣輕易見到,否則他們弄出什麼討賊詔書,可就要像對付太師那樣對付我了……」
「當然,雖然平時護衛陛下,如果遇到緊急戰事,也要隨軍外出作戰!」
羽林軍,虎賁軍,原本就是出自南軍,因為南軍主要負責守衛宮門,後來逐漸獨立出來,成了天子親軍,護衛天子。
現在各自只剩下幾百人,沒有兵源補充,戰力快速下滑,但是編製始終都在,這個不好輕易廢除。
為了更好控制天子,必須要有心腹領兵在側,免得傳出什麼討賊詔,衣帶詔。
華雄護著董白,李儒,來找李耀,給了李耀一面大旗,李耀對他很有好感,拉攏之下,雙方關係其實很近。
與此同時,華雄心情一波三折,聽到平時護衛天子,戰時可以外出作戰,他才高興的拱手道:
「遵令,必定護得陛下周全,不讓那些逆臣輕易見到陛下!」
李耀笑著點了點頭,然後便是走向楊定,看著楊定緩聲說道:
「楊校尉,他們都立下了大功,你也知道,你以前都駐守陳倉,錯過不少大戰,反攻長安也並不是主力……」
楊定臉色變了一變,露出苦笑,他心中有不滿,但是不敢表現出來,他不能和李耀對抗,因為李耀一手握著大義,一手握著大軍,最終只能低頭說道:
「將軍,我懂……」
但是此時,李耀話鋒一轉,看著楊定沉聲說道:
「楊校尉,我想要表你為護軍中郎將,你來我的中軍,楊校尉駐守陳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何能夠薄待,先在中軍任職,他日立下大功之後,封侯拜將,坐鎮一方,豈不快哉!」
經過李耀先抑后揚,一次很正常的陞官,楊定卻是大受感動:
「將軍如此看重,我……末將……必定奮勇殺敵,以報這番恩義!」
李耀再度勉勵幾句,如此手上有重兵的,基本都是安排妥當。
至於像是李蒙,王方,或者像是張遼,郝萌,高順,曹性……全部都在李耀軍中,但是他們麾下多則上千人,少則幾百人,並不算是握有重兵。
李耀安排起來輕鬆,一聲令下,想把他們怎麼調動,就把他們怎麼調動,但是該施恩就施恩,該拉攏就拉攏,把他們給磨上一磨,就可以重用了。
今天一場軍事會議,既決定了戰略方向,又敲定了大致封賞。
大家對此都很滿意,心中很是愉快,臉上都是笑容。
然後李耀就回去了,現在他們算是私私相授,李耀回去就是上奏,按照流程在朝廷走一遍,正式出具文書,下達詔令。
得到朝廷認可,這些封賞才有效力,要是自己給自己封官,想叫車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大司馬大將軍……都行,但有用嗎?沒有朝廷認可,很難讓人信服!
這次封賞,主要覆蓋跟李耀反攻長安的那一些人,安撫人心,安撫軍心,有功不賞,那結果必然是人無忠心,軍無戰心。
並非李耀,不想給李文侯,李炎,李林,北宮伯玉……這些至親封官,而是有個過程。
就當李耀站上這個位置,他就不再是他自己,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手握大權,但是怎樣利用大權,才能發揮出來它最大的效果?
比如北宮伯玉,李耀打算親自拜見,聯絡感情,再行封官,即便那是自己丈人,如果說的好聽一點,就是費些心思,如果說的難聽一點,就是耍些心機。
為了凝聚這個雍涼軍事集團,有些事情,李耀只能夠這麼做,否則面對關東諸侯,世家,豪強,他就很難進行對抗。
必須保證內部可以團結一致!
再比如李文侯,那是李耀自己親爹,當然可以少些算計,但是該做一些溝通,還是要做一些溝通,封官?封個什麼官?要不要封爵?封個什麼爵?
把話說開,才能避免誤會,要是滿意還好,要是不滿意怎麼辦?
即便父子之間,要是產生誤會,對於他們而言也是很致命的!
總說封官,但是封到什麼程度,我也還在斟酌,是封太尉,相國,還是封太師,太傅,還是封車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不能太隨意了,還是合理一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