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76章

  浮梁縣駐景德鎮的縣衙是臨時辦事點,是以監獄也是臨時的,只一個大門進去,用木樁子隔開幾間,用以關押臨時犯人。


  這些犯人一旦被定罪,要麼挪移到原先的浮梁大獄等待下一步的指令,看是流放還是等待秋後,要麼轉向更高層級的府衙州衙,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複議。


  不過這些都是講究起來時的審案流程,更多時候是沒法講究的。細數歷朝歷代的刑獄,不知多少人無聲無息地死在定案前,其中之一是在審訊過程中意外暴死。死法通常是刑訊過度或難以承受高壓以自戕。


  看守臨時牢獄的衙內對著面前的一對主僕細細說道:「你家老爺子,精神頭倒是挺好,看起來不像會尋死的,不過嘛,他進來有三日了,見天的口出狂言,辱罵命官,情形十分惡劣,想必……」


  不等衙內說完,阿鷂忙從丫鬟手裡奪過一整袋裝滿碎銀的荷包,朝衙內遞過去。小女子被嚇得梨花帶雨,聲音發顫。


  「求、求您讓我進去見我爹爹一面。」


  「好吧,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我且替你疏通疏通。」衙內掂了掂荷包,揣進腰間,這才滿意地開門放人。


  阿鷂終於見到了徐忠。


  此刻的徐忠剛剛經過一輪罵戰,精疲力盡,正披頭散髮地坐在地上,身上散發著濃烈酒氣熏染過的臭氣,在陰森不見天日的牢獄里,越發可怖可憎起來。


  一看到阿鷂,他先是一蹦三丈高,問她為什麼來這種腌臢之地,隨後對著丫鬟一頓痛罵。幸而他被關了三天,精力已經耗去大半,只勉強罵了一通就累得氣喘吁吁,靠在門上喝阿鷂遞過去的肉湯。


  丫鬟趕緊丟下籠屜躲去一旁,留父女二人說話。


  阿鷂見徐忠憔悴,眼睛酸楚,強忍著眼眶裡打轉的淚水,輕聲問道:「爹爹,你還好嗎?他們有沒有審訊你,你有沒有受傷?」


  徐忠口舌燎泡、數日沒沾葷腥的危機解除后,整個人通體舒泰,這才想起來安撫閨女。


  「你別怕,爹爹我完好無損。此事乃王瑜故意設計,我是被冤枉的……任憑他們手眼通天,說出去我都有理,誰能對一個好人動刑?」


  他說著說著嗓門又大起來,似故意說給看守們聽。阿鷂見他到了這時他仍改不了嘴硬的毛病,心下稍定,想必沒受什麼磋磨。


  若不然早就沒力氣裝腔作勢了。


  她又問:「王大東家為何要陷害爹爹?」


  「還能為什麼,當然是趁火打劫!」徐忠咬牙道,「此事你不用管,且去叫張磊過來,我有事吩咐給他。」


  「這幾日張管事一直在外奔走,四處打點,我看他每天很晚才回來,整個人垂頭喪氣,看樣子進展不大順利。」


  阿鷂並非不經世事的少女,光看湖田窯上上下下愁容滿面,就猜到這次的情況不一般,因下道,「爹,若張管事那裡行不通,你還有別的打算嗎?」


  徐忠聽懂了女兒的意思,神色頓冷。


  那日在江水樓,他多喝了兩杯,加上王瑜刻意討好,他一時沒把住嘴,放出狂言,聲稱聯合各大民窯舉事狀告太監,是以被太監拿住把柄,下了大獄。


  可這根本就是沒影的事,夏瑛一死,太監獨大,這時候誰敢跟他胡來?他不過逞逞口舌之快,放幾個響屁罷了,哪能當真?!

  他原以為關個幾日,太監消了氣,查清楚原委就會放他離開,可看眼下的情形,似乎不大妙。


  「可是窯口有人和你說了什麼?」


  「也沒什麼,只是我看大家都沒了幹活的心思。」


  「豈有此理!」徐忠罵道,「萬壽在即,也敢消極怠工,等我出去,看我不扒了他們的皮!」


  眼看女兒沉默不語,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樣,徐忠忙探過柵欄握住阿鷂的手:「別怕別怕,爹爹會想辦法自救的。倒是你,要照顧好自己。你看你,這才幾日功夫就瘦了!讓爹爹如何放心?」


  阿鷂淚水漣漣,回握住他的手道:「爹,我知道你為阿謙哥哥氣不過,你這麼做,也是氣自己當初不作為。我知道你很後悔,他活著的時候你總是既欣賞又忌憚,對他不夠真心,可他已經走了,人死不能復生,不管如何,湖田窯還需要你當家做主。你以後別再意氣用事了,好不好?」


  徐忠被女兒道破心事,當真傷心地紅了眼睛。


  他對徐稚柳,用八個字形容最為恰當,既愛且憐,既恨且惡。每每看到他,就會聯想到自己膝下無子的隱痛,想到他拒絕入贅成為他的女婿。


  徐稚柳越好,他心間隱秘的痛苦就越深,是以這麼多年,他看似對徐稚柳掏心掏肺,什麼都交給了他,可他從未有一日,真正地拿他當過自家人。


  直到徐稚柳以身殉窯,他才知道自己錯了,錯得有多離譜,此時後悔已然來不及。


  面對阿鷂,他強打起精神,維持一個父親的顏面,寬慰道:「好好,你說的話爹爹都記下了。你回去后切記不要表現地太過憂慮,若是消息傳出去讓周雅知道,誤了你的婚事就不好了。」


  「我才不怕,大不了一輩子不嫁人,留在家裡陪爹爹。」


  「傻孩子,你嫁人離開這是非之地,爹爹才能安心啊。」


  「爹爹,我不許你說喪氣話!」


  阿鷂反手,牢牢包住徐忠顫顫巍巍發抖的手。她知他是害怕的,這些日子的粗狂行事,不過仗著聲音大,勉強壯膽罷了。


  可他能為徐稚柳做到這一步,阿鷂亦覺得驕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阿鷂輕聲耳語,「爹,你放心,你一定會平安無事的。」


  當晚,徐鷂託人引薦,入了鶴館。


  這時節還能在鶴館飲酒作樂的,除了為富一方的權貴,也沒什麼人了。阿鷂找不到接近安十九的門路,想折中去求張文思,卻說張大人近日迷上了修道,正忙於修建道場,完全沒功夫搭理閑人。


  萬般無奈下,聽說徐大仁和這兩人走得近,恰好徐大仁是出了名的色中餓鬼,引薦人就道,「莫不如你去找他試試看?」


  說這話時,引薦人將徐鷂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露出幾分興味的笑來。吃慣了山珍海味,偶爾換個清淡菜色,想必也很不錯。


  就這麼著,徐鷂被帶到徐大仁面前——蘇湖會館的頭首,日前也進了三窯九會,是景德鎮有頭有臉的人物。 先前他為了搶黃家洲的地盤,曾幾次請徐忠等人去做戲,阿鷂不止一次聽徐忠背後罵他,為富不仁的傢伙,枉費名字裡帶仁,還是大仁,白瞎了父母一番的用心!


  徐大仁做的惡事不少,侵佔黃家洲地盤只是其中一樁,似徐鷂一個閨中小姐,也對他的惡名如雷貫耳,可見找他幫忙是個多荒謬的主意。


  阿鷂一入內就心生退意。此時再想離開,卻被人從後面一把抱住。


  **

  說回梁佩秋。


  那日她和王瑜爭吵,前往江水樓見安十九時,王瑜還在氣頭上。她以為事情有了轉圜的餘地,王瑜就會原諒她,收回先前放出的狠話,誰知她淋了一夜的雨,回去竟被擋在安慶窯門外。


  王雲仙也一宿沒睡,紅著眼和她在門內外對望。


  兩邊僕從小廝整裝待發,防賊似的防著兩人。王雲仙只往前走了一步,就立刻被擋住。他無可奈何,只好退後到原位。


  「那日我想去找你,他們也是這樣攔著我不讓我出門,我強行要闖,他們就把我關了起來。方才我和老頭說,再不放我出門就一頭撞死。原以為還要和他拉扯個幾回,誰知他這麼好說話,輕輕鬆鬆給我開了門。我馬上就來找你,可他們卻說,老頭不認你了,以後你不再是安慶窯的人了。佩秋,這是真的嗎?你為了救徐忠救湖田窯,把我們都捨棄了嗎?」


  「雲仙……」


  「夠了你別說了!其實我早該想到的,你從來沒有選擇過我。我只是沒有想到,你會連老頭和安慶窯的安危都不顧了,這樣值當嗎?」看她衣衫盡濕,一身狼狽,王雲仙猜到結果,不覺一笑,「或許你覺得值當吧?為了那人,你向來如此狠心。罷了,就當我王雲仙一腔真心錯付,今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你我昔日約定全部作廢,那勞什子的繁牆夜話,不聞犬吠,全當放屁!」


  梁佩秋:……


  一開始她當真以為王雲仙要和她撇清關係,和王瑜一樣要將她趕出安慶窯,可當她聽到什麼繁牆夜話,不聞犬吠,她忽然明白過來,這傻子在演戲。


  繁牆諧音為翻牆,大半夜翻牆,不聽狗吠聲,還能為著什麼,和她約定半夜狗洞見呢。


  說話間,王雲仙的情緒陡然激動起來,一把奪過小廝手中的持杖,朝著梁佩秋快步奔了過去:「你怎還不走?非要我動手才行?!」


  小廝們都被嚇傻了,等反應過來時已然遲了一步,王雲仙一手橫杖胸前去推梁佩秋,梁佩秋靈活躲閃到旁邊,王雲仙一步趔趄,被持杖順拐倒地,梁佩秋急忙去攙扶。


  兩人錯身之際,飛快唇語。


  「湖田窯家的那位小姐先前來找過你,被老頭子擋了回去。你且去看看,我擔心她病急亂投醫出事。」


  「你不是被關在房間,怎知此事?」


  「我好歹是這家裡的少爺,還能沒有幾個忠心的耳目嗎?怎麼,這時候你還抓我錯處,是覺我戲演得不真?」


  「好了,我信你,稍晚些牆后見。」


  王雲仙點頭如搗蒜:「放心,老頭子一時想不開擰巴了,我才不像他那麼傻,不會不要你的。」


  「我知道。」


  「你知道我的好就好!且等我去老頭子耳邊敲敲邊鼓,再給我一些時間。」王雲仙餘光瞥見小廝們靠近,乾嚎出聲,「你竟對我出手?!梁佩秋,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今日就算老頭還要你,我都不想要你了!」


  說時遲那時快,他一個翻身而起,持杖相追。


  梁佩秋落荒而逃。


  看著她離去的背影,王雲仙嘴角往上翹了翹。她曾說過,母親死後沒有多久,她就被父親驅逐離家,那一陣子無家可歸,雖感覺自由,也倍加孤獨。


  那時候的他就在心裡默默發誓,這輩子不會再讓她一個人無家可歸。


  即便她當真舍了他們,仍要飛蛾撲火去愛一個死人的灰燼,他也決定了,此生奉陪到底,絕不提前撤離。


  這齣戲,既是演給王瑜看,稍加平復他的氣惱,更是演給外人看,以解救安慶窯的困局。他不是不為安慶窯焦心的,只換作是他,或許也會和梁佩秋一樣選擇。


  畢竟,他喜歡的也恰是她那份赤誠的良心。那是屬於她自己的,沒有梁秋亦或梁佩秋任何附屬意義的,最為純粹本真的意願和野心。


  或許誰都沒有發現吧?王雲仙以為,那才是一個少年人最寶貴的部分。似他,早在徐稚柳被逼著向安十九低頭的那一夜,就已經蛻變成一個庸人了。


  非庸人不好,庸人組成了世俗,堆砌了善惡,可即便是生活在至暗處的庸人,也會想要觸碰陽光吧。


  那是一種本能,本能的注視,本能的艷羨,本能的欽慕。


  這時走遠的梁佩秋,完全沒想到王雲仙還有那樣多的心理戲,一心記掛著阿鷂。王雲仙既說了擔心她病急亂投醫,想來阿鷂當時情況不太好。這麼一想,她的步子越發快了起來。


  臨到湖田窯門口,正好和張磊遇上。她趕緊將事情解釋了一遍,門房在旁邊豎著耳朵偷聽,不等張磊開口就先說道:「小姐下午就出門去了,至今還沒回來。」


  梁佩秋和張磊一對眼,心知不好,立刻分散去找。


  不出片刻,湖田窯湧出一幫窯工們。這時候已經沒有理智可言了,他們先是圍了安十九的私宅,隨後又去敲縣衙大門,鬧得整個小鎮都沸騰起來。


  臨近宵禁時分,得益於王雲仙日常在景德鎮行善積德,那幫二世祖透露了消息,湖田窯的窯工們又轟轟烈烈圍住了鶴館。


  只是,鶴館森嚴,沒有令牌,誰也無法出入。


  強闖倒是可以,只這麼一來,勢必撕破臉皮,屆時阿鷂一個女兒家的名譽毀了不說,湖田窯糾集鬧事的罪名也將板上釘釘。


  梁佩秋及時攔住張磊,深思之後,不得已再次求見安十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