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第302章 澄心堂
第二天,劇組轉移到比爾哈克姆橋拍攝萊昂納多和劉藝菲的鏡頭。
這場戲很短也不難,半天就完成了拍攝。
下午,張元君蠻橫地把劉藝菲拉走,離開劇組。
「你幹嘛。」劉藝菲坐在張元君從劇組借來的車上,「你要帶我去哪兒。」
「你跟我走就是了。」張元君開著車。
「帶我去見元英姐嗎?」
「她去阿根廷採風了,不在巴黎。」張元君把車開到一家禮品店,「走,下去買東西。」
劉藝菲還沒猜到張元君要帶自己去見什麼人。
兩人現在在逛一家西式精品店,劉藝菲問張元君:「你要送誰?我們得看人送禮。」
張元君想了想,道:「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教授,五十來歲。」
「中國人?」
「嗯。中國人。」張元君很努力地在憋著。
「那送這些幹嘛。」劉藝菲不建議送西式的禮物,「去唐人街買點文玩字畫什麼的,這不送到他心坎兒里去?」
「可是這個教授旅法多年,送法國本地會比較保險吧。」
「人家旅法多年,法國本地的還用你送?聽我的,就送中國的玩意兒。」劉藝菲「自作聰明」,「送禮有時候就得反著來,送點小玩意兒,送到人心裡去才是好禮物。知識分子,教授,中國來的,他啥教授?」
張元君笑道:「文學教授。」
「那更好了,就送文玩字畫,這類教授就喜歡這些東西,聽我的沒錯。」劉藝菲道。
張元君想了想,說:「行,要人家不高興我就把你抵在他家裡。」
「放心,這教授要是不喜歡,我幫你哄他。」
兩人走出精品店,掉頭往巴黎唐人街去。
巴黎唐人街的文房店能有什麼好貨。
仿的,印刷的,現代工藝品,三流贗品,儘是這些玩意兒。
經營這家文房店的是一個小老頭兒,他看出張元君對店裡的東西不太滿意,用中文說:「一看這位小哥就是行家,我這有好東西,一般的客人我可不給看。」
小老頭兒神秘兮兮的,也引起了張元君的好奇。
小老頭兒從桌子底下端出一個方盒來,這盒子很老,但張元君看到這盒子的時候太陽穴跳了一下,感覺裡面應該是放著好東西。
「來來來,看看,這可是我這小店的鎮店之寶,我見你這小哥兒懂行才給你看,別人我還不給呢。」看得出老闆很寶貝他這盒東西。
張元君湊過頭去,劉藝菲對文房用具沒興趣,但老闆這麼說也勾起了她的好奇。
只見老闆打開盒子,小心翼翼地從盒子里拿出了一小沓黃紙,鋪開在檯面上。
劉藝菲頓時沒了興趣:「就是一張紙啊。」
張元君不說話,湊近了看,老闆說:「只能看不能摸。」
張元君左看看右看看,一聲不吭地看了五六分鐘,然後說:「你這是南唐原版的,還是宋仿的,還是清仿的?」
「清仿的,南唐和宋朝的現在找不到了。小夥子,我這寶貝咋樣?」
「好,沒的說,能在法國見到澄心堂實在不容易。老闆,勻我幾張唄,價錢你隨便開。」見到好東西,張元君也走不動道。
「去去去,我就是拿出來顯擺,誰說賣你了。」老闆說著就把紙給收了起來。
張元君真眼饞,說:「你開門做生意,賣誰不是賣。」
既然他會拿出來,就一定有的談。 老闆還說不賣,張元君直接開價:「500歐元一張怎麼樣?」
劉藝菲不知道張元君為什麼這麼看中這種紙,但看他這麼喜歡,也不管他。
「老闆,紙本來就小眾,你還在巴黎,放在店裡十年八年都沒人看一眼,你就割愛給我吧,你要是覺得價錢不好,你報個價,只要合適,我一個子兒都不往下壓。」
劉藝菲也幫腔道:「是啊老闆,我們也會寫幾個字,你的好紙賣給我們,也不算埋沒。」
張元君笑道:「我可捨不得拿澄心堂寫字。」
老闆聽了眼睛一亮:「你還會寫字?你寫幾個我看看,寫的好我們就繼續往下聊,寫不好你就別打我寶貝的主意。」
張元君就在店裡的書案上,用著店家的筆墨紙硯,揮毫寫了一副行書《水調歌頭》。
老闆看了頻頻點頭:「正經王羲之的路子,你這個年紀能寫到這種地步已經很厲害了。」
「那您那紙?」張元君還在打澄心堂的主意。
老闆做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這紙放在店裡已經快十年了,我是捨不得用也捨不得賣,今天看你這小哥兒確實是懂書法的人,我就勉為其難賣你了。」
張元君聽了很高興,只聽老闆繼續說:「看兩位也不是缺錢的人,但賣高了我良心過不去,賣低了也不符合這紙的品質,這樣,我也是個爽快人,湊個吉利數,800歐元一張,你拿走。」
這東西說破了天就是紙,但在喜歡的人眼裡就能賣上價。
而且,下一個懂澄心堂紙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現,此時不宰更待何時。
張元君知道這個價格高了,但沒辦法,他也不知道下一次再見到澄心堂紙會是什麼時候,遂答應了:「800就800,老闆你這裡有多少,我都要了。」
「我這有半刀,50張。」
「好,我都要了。刷卡吧。」
刷完卡,張元君連紙帶盒子一起搬走。
劉藝菲突發奇想,道:「你就送那教授這種紙好了,他肯定高興。」
張元君道:「他高興,我不高興,我捨不得!」
「那你就送他一副字唄。」
「送自己的字會不會太自戀了?」
「這有啥,寫嘛寫嘛。」
兩人又返迴文房店,說借老闆的文房四寶寫一副字,老闆剛做成一單大生意,無不應允。
張元君拿著筆遲遲不下,沒想好寫什麼:「要早知道送字,我就手抄一卷《道德經》了。」
想了半天,張元君終於從犄角旮旯里翻出一首詩: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后書:「韋莊與小女詩乙丑年元君書」
劉藝菲看著這首詩覺得不對勁,好像猜到了什麼,不說話。
「帶印了嗎?」店老闆也在一旁看。
「吃飯的傢伙,當然要隨身攜帶。」張元君說著還真從口袋裡掏出了他的印。
蓋好印,張元君把這幅字交給老闆,要他快速裱好,機裱很快,30分鐘搞定。
兩人拿了字,上車走了。
劉藝菲坐在副駕駛不出聲,良久才說:「我都沒做好準備。」
張元君一愣,笑道:「見自己親爹還要做什麼準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