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武俠:從福威鏢局開始> 60.第60章 那一封遲來的祭文

60.第60章 那一封遲來的祭文

  第60章 那一封遲來的祭文 

  元大都。 

  這座新建的城池,佔地極廣,三街六市,繁華熱鬧。 

  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契丹人、北地漢人,諸般種族複雜,聚集在一座城池裡,形成獨特的元朝社會。 

  忽然,低沉的雷鳴聲傳來,一團漆黑如墨的烏雲,從南方席捲而來,漸漸籠罩元大都上空。 

  「天怎麼黑了?」 

  「怎麼回事,怎麼這麼黑?」 

  「快看,那是什麼,天空中好像有個人……」 

  元大都的街巷裡,無數貴族百姓被黑暗籠罩,不禁嚇了一跳,抬眼望去,只見烏雲遮蔽天日,有雷霆閃電交織,隱隱可見一道環繞雷霆閃電的人形生物,在雲空中駐足。 

  有些消息靈通之人,看見那環繞雷霆閃電的人形生物,立即臉色一變,駭然驚呼。 

  「囚特格(惡魔)!」 

  在蒙哥大汗和蒙古十萬鐵騎被邱明軒轟殺后,他在元朝就被渲染成魔鬼形象,蒙古人紛紛稱呼「囚特格」,表示對邱明軒的恐懼和敬畏。 

  此刻,雲空中忽然浮現雷電環繞的人形生物,各族貴族百姓紛紛嘩然驚呼,不禁四散而逃。 

  「咔嚓~」「咔嚓~」 

  然而,邱明軒根本沒理會他們,反而來到元大都皇宮上空,忽然凝聚青色雷霆閃電,徑直劈射下來。 

  一座座宮殿房屋燒毀,皇宮裡的人影,無論甚麼身份,全都被青色雷電劈成灰燼。 

  火焰,吞噬了整座皇宮,無數慘叫聲此起彼伏,宛如人間地獄。 

  忽必烈要報復邱明軒,就要承受被邱明軒「天罰」的後果! 

  短短几分鐘,整座皇宮化為火海,雷霆閃電漸漸蔓延在外,將元大都整座都城籠罩。 

  三街六市,一道道雷霆閃電劈下。 

  蒙古人、色目人、契丹人、女真人、漢人,數十萬的百姓宛如螞蟻般,驚恐的四散而逃,但是沒有用,面對雷霆閃電的轟擊,無論甚麼身份,全都葬身雷霆火焰中,死無全屍。 

  邱明軒第二殺,把「元大都」從地圖上徹底抹去。 

  消息很快傳出去,像是龍捲風一樣,席捲天下。 

  霎時間,舉世嘩然議論。 

  太嚇人了! 

  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震驚了,幾乎不敢置信自己的耳朵。 

  蒙古騎兵在南宋邊境屠城,邱明軒就跑去元大都,將元大都給焚燒成灰燼,數百萬軍民葬身火海。 

  太狠辣了。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人都被邱明軒的厲害所震撼。 

  那是天神,也是惡魔,擁有毀滅人間的恐怖力量! 

  跟他作對,簡直找死! 

  尤其是南宋朝廷,聽到消息后,皇帝宰相,文武百官,全都嘩然震驚,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元大都被抹去,元庭群龍無首,南宋自然高興。 

  可是一想到,這是邱明軒一個人所為,就不寒而慄。 

  邱明軒能抹去元大都,就能以同樣手段,抹去臨安府。 

  誰願意頭頂,時刻懸著一把刀,時刻感受著死亡的威脅? 

  「怎麼辦,怎麼辦?」 

  一眾南宋朝廷的文武百官,不禁心急如焚,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旋即一眾文武百官商議決定,背叛南宋朝廷,暗通款曲,向襄陽城的「雍王」投降。 

  「雍王殿下,快讓邱仙人收了神通吧,您不是要當皇帝嗎,趕緊來臨安府,我們給你開門……」 

  霎時間,一封封私人書信,像是雪花般,送入襄陽城。 

  「人性啊。」 

  邱明遠搖頭,卻也沒有拒絕。 

  南宋偏安一隅,卻十分繁華,邱明遠沒想著戰火綿延,將這片繁華世界都給燒沒了。 

  老百姓頭頂上的三座大山,邱明遠準備慢慢擊碎。 

  他現在,只有襄樊等地3萬守軍,還缺少力量,沒有訓練出自己的精銳部隊,所以邱明遠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投降」,突然派兵出城,一座座城池望風投降,歸入「雍王」麾下。 

  邱明遠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大大增加,部隊人數擴張。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臨安府皇宮,宋度宗趙禥憤怒咆哮,指責怒罵那些投降官員,面色鐵青如水,心裡毛骨悚然。 

  他太害怕了。 

  那些文武百官,居然望風而降,邱明遠沒有攻伐,一座座城池,就划入「雍逆」麾下,簡直太順利,就像商量好了一樣。 

  「太師,朕現在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您快想個辦法吧!」 

  趙禥向賈似道求援,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這個「知兵善戰」的宰相身上。 

  「官家勿憂,有臣在,大宋必定安然無恙。」 

  賈似道安撫宋度宗,旋即開始調兵遣將,準備討伐「邱明遠」。 

  這是孤注一擲! 

  他自然知曉「邱仙人」多厲害。 

  可是,他是大宋宰相,是當朝執政,南宋朝廷幾乎是他說了算,他捨不得丟棄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享受,所以,他只能「孤注一擲」,選擇與「邱明遠」玉石俱焚。 

  「刺殺!」 

  賈似道想到一個辦法,派刺客去刺殺邱明遠。 

  只要邱明遠一死,逆賊群龍無首,必定鳥獸做散。 

  那時,不但宋朝危機解決,甚至有可能讓他藉此機會,率兵北伐,收復故土,建立無上功業。 

  「到那時,整個天下都是我說了算,即使更進一步,亦不是沒可能……」 

  賈似道喃喃低語,眼睛里閃爍精光。 

  老實說,這確實是個解決辦法。 

  從邱明軒的行事風格來看,他超然世外,分明不想理會俗事。 

  造反之人,只有邱明遠! 

  只要邱明遠死了,無論南宋還是元庭,全都能獲得「喘息機會」。 

  可是,邱明遠接受邱明軒調教,幾乎邁入真元境巔峰,比什麼天下五絕都不知超過多少倍。 

  在踏入江湖時,邱明遠華山論劍,擊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等人,儼然成為「武林神話」。 

  賈似道籠絡的歪瓜裂棗,怎麼可能刺殺得了邱明遠? 

  天下唯一曾經有機會之人,已經被邱明軒轟殺成灰燼,連舍利子都被珍藏。 

  賈似道? 

  註定是大夢一場。 

  果然,賈似道的「刺客高手」,還沒潛入大營就被抓了起來。 

  那些刺客高手沒想到,在邱明遠的大營里,居然有那麼多絕頂高手,他們只稍稍靠近,就被發現了。 

  等審問出來,是賈似道派遣而來,邱明遠不禁搖頭。 

  「果然,賈似道與大哥評價的一樣,是個上不了檯面的下三濫!」 

  旋即,邱明遠命令大軍加速行軍,直取臨安府。 

  他要以賈似道的腦袋來祭旗! 

  雍王大軍越靠近臨安府,向邱明遠「投降」之人就越多,甚麼「文武百官、清流富賈」紛紛獻財獻物,爭奪「從龍之臣」。 

  一時間,倒顯得賈似道那個奸臣,成為南宋擎天柱,是「忠臣良相」的代表,被宋度宗越發寵信。 

  賈似道知道臨安城是守不住的,文武百官盡皆變心,百姓祈盼義軍入城,他幾乎不敢去聽臨安城裡的輿論。 

  所以,他親自坐鎮大營,決定與邱明遠堂堂正正打一場。 

  賈似道是個廢物,但身份地位,全靠當年「鄂州城之戰」和「收復失土」的戰功,他這些年來,提拔中下層兵將,揀選能征善戰之人,很是練出一部精銳士兵,這也是他能黨爭勝利,擊敗丁大全,成為「南宋權臣」的底蘊。 

  此刻,他要興堂堂正正之師,趁著邱明遠起兵太短,與他打一場,在戰場上擊敗他。 

  三十萬對五萬,優勢在我! 

  賈似道信心十足。 

  可惜,邱明遠人數雖少,但全都是真正的精銳,是按照邱明軒練兵方法,訓練出來的虎狼之師。 

  在戰場上,雖然宋兵人數是義軍六倍之多,打起來也不像其他部隊那麼爛,顯得兇狠許多。 

  但是,五萬義軍,硬生生抗住了三十萬宋兵,殺得難解難分,最終戰線穩固推進,將三十萬宋兵擊潰。 

  大軍潰逃,一瀉千里! 

  當宋兵潰逃時,邱明遠、邱明慧、郭襄、郭破虜、呂文德、呂文煥等人,紛紛咧嘴大笑。 

  「勝利了!」 

  在正面戰場,邱明遠以五萬兵力,堂堂正正擊敗賈似道三十萬宋兵,改朝換代已經成為定局。 

  很快,賈似道被殺,臨安城裡的宋度宗趙禥,無奈接受群臣建議,率領文武百官獻城歸降。 

  數日後,下詔禪位,將九五之尊的位置讓給邱明遠。 

  邱明遠登基稱帝,改元「天聖」,建立大雍王朝。 

  「槍杆子裡面出政權!」 

  這是邱明軒教給邱明遠的一句話,邱明遠記得很清楚,即使登基稱帝,接管了原本宋朝疆域,卻沒有大肆享受,反而很節儉,想盡辦法搞錢,投入軍隊建設中,以軍隊建設為第一要務。 

  這讓原本宋朝的「士大夫」很反感,非常難受。 

  他們屢次上表勸誡,但邱明遠依舊我行我素,重用郭破虜、呂文德、呂文煥等大雍禁軍將領,儼然一副「武夫當國」的趨勢。 

  擴張,瘋狂擴張! 

  按照邱明軒教授的練兵方法,投入大量資源,提高士兵待遇,教授他們讀書練武,整頓思想體系。 

  這讓「士大夫」們暗暗鄙夷:「武夫就是武夫,這哪裡像皇帝,分明是一個窮兵黷武的軍閥!」 

  邱明遠我行我素,一邊挑選百姓精壯進入軍營,一邊派遣將領北伐,驅趕或討伐蒙古騎兵。 

  元大都抹去,「兀良合台」率領的蒙古騎兵,一部分北返,扶持「托雷一系」的倖存宗王繼續爭奪汗位。 

  另一部分,則分散留在南方,瘋狂屠城發泄,為「忽必烈」和元朝諸宗王貴族百姓報仇。 

  邱明遠率領大雍精銳兵馬,與蒙古騎兵接觸,在戰場上廝殺,將大雍精銳兵馬的殺伐軍事技能,再度提升一個檔次,人人彪悍精銳,變成無敵王師。 

  等邱明遠的「大雍禁軍」,編製達到三十萬的時候,邱明遠御駕親征,開始浩浩蕩蕩的北伐,跨過長江北岸,進入蒙古國境,攻城略地,收復失土。 

  「自靖康以來,北地淪喪百二十年有餘,吾等老朽久盼王師矣!」 

  當大雍兵馬收復漢家故土,一些北地漢人,忍不住嚎啕大哭,在祖先墳墓前燒紙稟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騎在馬背上,邱明遠昂首北方,不禁熱淚盈眶,鼻尖泛酸。 

  「宗將軍、岳爺爺、稼軒先生、放翁前輩……」 

  「你們睜開眼看看吧。」 

  「朕率領大雍王師北伐,已然收復故土,九州四海即將一統。」 

  「你們,可以瞑目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