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武俠:從福威鏢局開始> 56.第56章 天生聖者,密宗八思巴(第四更)

56.第56章 天生聖者,密宗八思巴(第四更)

  第56章 天生聖者,密宗八思巴(第四更) 

  忽必烈得知在藏地密宗,居然有一位釋教真佛,便派人去請。 

  蒙古使者來到藏地日喀則本波山下的薩迦寺,前來邀請「八思巴」入開平城擔任蒙古國師,卻被「八思巴」笑著拒絕。 

  「使者來意,小僧悉已知曉,可是小僧並不會武功,如何打得過那邱仙人?」 

  八思巴結跏趺坐,在薩迦寺釋迦摩尼金佛座下,拈花微笑。 

  「活佛參悟密宗佛法,難道還不如宋人道家真仙嗎?」 

  蒙古使者皺眉,咄咄逼人。 

  「無量壽佛!」 

  八思巴眼神純凈如嬰兒,嘴角含笑,寶相莊嚴,雙手結成密宗真言大手印。 

  「密宗佛法,博大精深!」 

  「小僧自幼參悟,卻只窺得冰川一角,距離登達彼岸,覺悟成佛,還差十萬八千里,如何能離寺?請使者回去稟告可汗,非小僧不願為可汗效力,實是有心無力,請可汗見諒!」 

  蒙古使者在薩迦寺呆了三天,說盡好話,許盡好處,可八思巴不為所動。 

  直至三日後,蒙古使者氣的發狂,忽然拔出彎刀,要斬向八思巴。 

  「汪!」 

  忽然,薩迦寺里一聲沉悶如雷的吼聲,彷彿大雪山裡的妖魔復甦了,嚇得蒙古使者心神一顫,險些沒握緊彎刀。 

  他回眸望去,只見青白磚牆色的一角,緩緩走來一隻獒犬,毛髮烏黑髮亮,體型大如雄獅,一雙眼珠子,緊緊盯著蒙古使者,彷彿是在警告他。 

  太古怪了! 

  那獒犬,彷彿能懂人性,蒙古使者居然讀懂了獒犬的眼神。 

  「嘰嘰。」 

  與此同時,薩迦寺的青白磚牆的牆頭,忽然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在蒙古使者震撼的眼神中,一隻只鳥類盤旋飛來,落滿青白磚牆的牆頭,一雙雙靈動的眼珠子警告他。 

  佛法! 

  蒙古使者感受到了佛法。 

  這八思巴,果然不凡,看似沒有武功,實則佛法精深,已經感化獸類,自願守護他。 

  蒙古使者大喜,認定八思巴有佛法大神通,肯定能夠擊敗那道家真仙,於是苦苦懇求,希望八思巴能下山幫助蒙古國。 

  「你們可汗,如果不遠萬里,親自來薩迦寺朝聖參佛,我便願意出山。」 

  八思巴微笑道。 

  「不可能!」 

  蒙古使者斷然拒絕。 

  蒙古可汗是何等英雄人物,如何能來薩迦寺參拜八思巴,實在太無禮。 

  八思巴微笑:「你把小僧的要求帶回去,看看可汗會怎麼選擇?」 

  蒙古使者走了。 

  當他返回開平城,忽必烈親自接見他,當蒙古使者說完藏地經歷,開平城的蒙古皇宮裡,諸宗王貴族全都大聲抗議,說八思巴刁蠻無理,該發兵征討,讓藏地密宗知曉長生天的偉大。 

  不過,忽必烈仔細詢問了八思巴的言論,又得知八思巴有獒犬、靈鳥護法,確認八思巴是密宗活佛,值得他親自走一趟。 

  「既然他要本汗親自去,那本汗就去薩迦寺,會一會這位密宗真佛!」 

  一眾蒙古貴族勸說,可忽必烈主意已定,率領數萬騎兵南下。 

  當他進入藏地,來到薩迦寺,已是春暖花開之際,八思巴正在繞湖誦經。 

  在日喀則,有一座聖湖,名為「羊卓雍措」,意為「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後世稱為「羊湖」,是藏地三大聖湖之一。 

  忽必烈騎馬到來時,看到的景象,令他這輩子都難以忘記。 

  只見一個年輕英俊的密宗僧人,沿著聖湖行走,莊嚴肅穆的誦經梵唱聲,充斥整座聖湖。 

  碧藍的天空中,無數鳥兒盤旋,彼此追逐著年輕僧人的足跡,沿著聖湖飛行。 

  忽必烈眼尖,在那些鳥兒中,竟看到蒼鷹與鳥雀並存,沒有發生捕食的景象。 

  彷彿蒼鷹和鳥雀,全都被梵音洗禮,彼此和諧共存,領悟了眾生平等的佛法真諦。 

  太神奇了。 

  但更神奇的是,在聖湖周圍的草坪上,密密麻麻擠滿了動物。 

  雪豹、盤羊、獫痢、水獺、野驢、岩羊、黃羊、獐子等等,但凡雪域高原里生活的動物,充斥整座聖湖周圍的草坪上,彼此安靜趴著,豎起耳朵傾聽,像是僧人般在聽講佛法。 

  雪豹與盤羊並卧,野狼與雪兔依偎,那景象太神奇,忽必烈等人,全都看呆了。 

  在那碧綠聖潔的湖水裡,泛起層層白浪,無數大魚躍起湖面,在陽光下泛起鱗光,追逐著年輕僧人的足跡,接受佛法洗禮。 

  莊嚴、聖潔、心靈震撼。 

  沒有進入藏地時,一眾蒙古貴族,還對八思巴頗有微詞。 

  可親眼看見這神奇一幕。 

  一眾蒙古貴族全都肅然起敬,認為八思巴是密宗活佛,不敢再有半分不敬。 

  就連忽必烈也驚喜萬分,覺得八思巴有大佛法,肯定能擊敗邱明軒,幫助他一統天下,建立無上功業。 

  忽必烈騎馬等候,不敢上前驚擾,待黃昏日落,夜幕降臨,便在聖湖邊搭建帳篷,就那麼等了三天三夜,天地間的佛法梵音戛然而止,一位年輕英俊的密宗僧人,緩步走來。 

  「無量壽佛,小僧見過無上可汗。(蒙語)」 

  八思巴參拜一禮。 

  「活佛免禮。(藏語)」 

  王帳里,忽必烈盤腿坐地,嘴角含笑,與八思巴說著藏語,言辭甚是熟練,讓八思巴驚訝讚歎,於是二人開始交談。 

  八思巴佛法精深,忽必烈天資聰穎,二人談論佛法雜學,每每有驚人之語,讓八思巴連連讚歎忽必烈有大佛緣大智慧。 

  於是,忽必烈與八思巴交情日深,二人返回薩迦寺,八思巴為忽必烈施「金剛灌頂禮」,加持佛法智慧之光,忽必烈奉八思巴為「上師」。 

  意為「無上功德、無上圓滿、無上權威、無上智慧」的佛法引導者。 

  「可汗,小僧自幼修行,卻只參悟佛法,只修鍊《瑜伽密乘》。」 

  「若可汗願意,請等小僧一段時間,待小僧修鍊我密宗無上護法神功之後,再去中原找那位道家真人辨法論道,如何?」 

  忽必烈笑著點頭,「上師,本汗不在乎多等一段時間,請上師安心修鍊。」 

  「多謝可汗體諒。」 

  就這樣,密宗聖者「八思巴」,突然以忽必烈「上師」的身份,走下薩迦寺,騎著一頭氂牛,跟隨忽必烈一路北上,回返開平城。 

  這一路上,八思巴沒閑著,參悟密宗武學,武功進境一日千里,令忽必烈驚為天人,連連讚歎上師佛法精深。 

  進入開平城,八思巴默默搖頭,忽然道:「這座都城雖然繁華,但卻承載不起蒙古大國的國運,若可汗想建立無上功業,需另尋一處都城。」 

  忽必烈驚訝,沉吟后選擇相信八思巴,並將此事全權託付給八思巴。 

  八思巴欣然答應,在開平城住了幾日,便聽風聽雨聽鳥,觀察山川地脈,忽然走出開平城,來到一處地方。 

  只見蒙古草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三處交匯之處,有塊風水寶地,形成虎踞龍盤的奇特地勢,有潛龍之脈。 

  再往東走,乃是波濤大海,漢人謂之「渤海」。 

  八思巴步行丈量,走遍這塊風水寶地的每一寸土地,終於確認,此處有「真龍之脈」,未來必定貴不可言,於是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確認新朝都城方位,回去稟報忽必烈。 

  「燕都?」 

  忽必烈詫異,這是遼國的陪都。 

  而八思巴所畫方位,便是以金國離宮為中心,再建一座都城。 

  連具體的規劃圖紙都做出來,只讓忽必烈連連讚歎。 

  「大都?」 

  看見圖紙上的藏文,忽必烈詫異,詢問是何意。 

  「大都,在突厥語里是「可汗所居之處」的意思,可汗再造新都,不能再以某城稱謂,而應稱「都城」,表示可汗改朝換代,一統天下之意。」 

  忽必烈聽著點頭,眼睛里迸發精光。 

  他喜歡讀書,對中原文化非常了解,承繼蒙古可汗之位后,自然想統一九州四海,做一位至高無上的皇帝,超過他的父親祖輩。 

  「改朝換代,改朝換代……」 

  忽必烈喃喃低語,忽然下定決心,要開創一個屬於蒙古人的偉大王朝。 

  契丹人可以,女真人可以,為何他蒙古人不可以? 

  這個開國皇帝,他當定了! 

  不過,忽必烈低頭,瞧見圖紙上的藏文,剛剛升起的萬丈雄心,突然澆了一盆冷水。 

  他蒙古鐵騎縱橫天下,可卻是野人出身,沒有一套系統的禮法文化,如何改朝換代? 

  「要是咱蒙古人也有自己的文字就好了。」 

  忽必烈伸出手指,在圖紙的藏文上摸索,眼睛里露出希冀神采。 

  「這有何難?」 

  八思巴拈花微笑。 

  「可汗給我幾天時間,小僧為蒙古人創造一套屬於自己的文字。」 

  「上師此言當真?」忽必烈驚喜道。 

  憑空創造一套文字,這可不是小事,必須要有無上智慧、無上機緣。 

  雖然八思巴是密宗活佛,佛法廣大精深,卻也令忽必烈驚喜期待。 

  「自然當真。」 

  於是,八思巴返回住所,忽然閉關九日,以藏文字母為基礎,創造出一套蒙古文字。 

  並且,這套「八思巴文字」,不但能拼寫蒙語,還能「譯寫一切文字」,令忽必烈和蒙古諸宗王貴族興奮不已,倍感驕傲。 

  而實際上,這也是華夏大地上,第一個漢語拼音方案。 

  這件事做成。 

  八思巴的威望,在蒙古帝國日益隆重,成為人人尊敬的「上師活佛」。 

  包括「阿里不哥」和「窩闊台家族」的諸宗王,都獻上黃金寶石等重禮,打算為八思巴修建一座密宗寺廟,塑造他的金身法相。 

  其後,八思巴更是幫忽必烈制定一套新的禮法文化體系,為忽必烈建造「元大都」,幫著忽必烈遷都改元,建立「大元王朝」。 

  為感激八思巴的功德,忽必烈登基稱帝后,宣布將「藏地密宗」定為元朝國教,八思巴受封元朝第一位帝師,確立「帝師文化政治體系」,成為元朝疆域內的「無上功德者」。 

  做完這一切,八思巴功德圓滿,於是請旨南下,孤身一人來到襄陽城,準備與邱明軒辨法,替忽必烈除去最後一位心腹大敵。 

  一場佛道之爭,掀起大幕! 

  …… 

  PS:第四更完成,今天爆更接近1.5萬字,真的一滴都沒有了,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