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飛升(六千字大章,求追讀)
第19章 飛升(六千字大章,求追讀)
晃眼間,邱明軒進入京城,已經一年有餘,來到大明正德十四年。
這一日,一封八百里急遞傳入宮中,寧王朱宸濠叛亂,殺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以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以王綸為兵部尚書,集眾號稱十萬,併發檄各地,指斥朝廷。
接到奏報,朱厚照很興奮,立即準備兵馬,準備御駕親征!
正巧,朱厚照武運昌隆,在正德十二年,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駐守宣府,御駕親征擊敗蒙古小王子后,就將邊軍四衛調往京城,設立東、西官廳,與「十二團營」並立,護衛京畿重地。
所以,朱厚照手裡有兵馬,並且很能打。
沒多久,朱厚照就以「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的名義,率領萬餘「選鋒兵」精銳南下。
然而,剛剛走到涿州,前方捷報傳來,說寧王叛亂被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王守仁給平定了。
「廢物!」
「簡直是個廢物!」
涿州大帳里,穿著金甲龍袍的朱厚照,對朱宸濠破口大罵:「十萬人,整整十萬人,被一個王守仁擊敗了,他是豬嗎,就算十萬頭豬,王守仁都得抓幾天!」
朱厚照很生氣,有嬖倖獻計說,不如讓王守仁把朱宸濠放回去,再讓陛下抓捕!
此言一出,朱厚照立即心動了,正欲說話,只聽帳內一人怒叱:「信口胡沁!你當天下人是瞎子聾子嗎?王御史平叛已成定局,陛下再去只會成為笑柄,你這狗賊,糊弄陛下如三歲小兒耶?」
此人,正是邱明軒。
「此人糊弄陛下,定是姦邪無疑,請斬之!」邱明軒抱拳,沉聲道。
朱厚照還待猶豫,劉謹等人還欲勸說,只聽邱明軒沉聲道:「陛下,行軍途中,三軍將士聽您一言而決,如何能被人哄騙?傳出去,將令不存,請速斬之!」
一年的時間相處,邱明軒精準把握朱厚照的心理,知道他自詡「當世名將」,在軍紀威嚴方面最是看中,邱明軒話音落下,朱厚照臉色一變,立即在劉謹等人陰沉的表情中,將那名嬖倖推出去斬了。
剪除一名嬖倖,邱明軒心中暢快,對朱厚照說:「陛下,王御史平叛成功,吾等不如直入南京,讓王御史獻俘,彰顯武功之餘,也瞧一瞧江南景物。」
邱明軒知曉,這一次出來,朱厚照是輕易不會回去的,於是獻計繞道直入南京,一邊肯定王守仁功績,一邊欣賞秦淮河景物。
「況且……」
邱明軒說:「臣乃福建人,知曉江南大族畜養倭寇,經常製造「倭亂」,襲擾沿海百姓,如今大軍在手,陛下何不巡視沿海,平定倭寇之亂?」
邱明軒給出一個辦法。
寧王之亂是沒戲了,咱不如去剿滅倭寇吧!
霎時間,朱厚照眼睛一亮:「當真?江南沿海地區,果真有倭寇之亂?話說,朕曾策馬去北疆,還未南下乘舟入海呢,要是能瞧一瞧大海,親自駕馭大明船隊,蕩平海盜倭寇,那可真是快意之極!」
可別,大明皇帝易溶於水!
邱明軒眼角一跳。
這次御駕親征,邱明軒準備齊全,不但時刻保護朱厚照,更讓劉正風、曲洋等高手隨行,一旦朱厚照受傷,就傳輸內力救人。
可惜平一指死了,否則有他在,朱厚照安全率必定再上一層!
就這樣,御駕親征大軍改道南京,傳令讓王守仁趕緊把朱宸濠一家老小送來獻俘。
王守仁趕來南京的時候,朱厚照已在南京城玩了大半月,秦淮河景物,讓朱厚照流連忘返。
邱明軒對王守仁很推崇,給朱厚照講了許多「格竹子」和「龍場悟道」的故事,對王守仁評價很高,於是朱厚照對搶了他軍功的王守仁有了個清晰印象,知曉此人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
王守仁身材高大,穿緋紅御史官服,眼神清澈有神,說話充滿磁性,彷如飽讀詩書的鴻學大儒,有著非常強大的個人魅力和感染力。
簡單一番交談,邱明軒就對王守仁欽敬萬分。
這才是真正的允文允武!
文學方面不說,武功方面,王守仁騎射功夫、劍術、槍術,都很出眾,兼且儒釋道三教合一,修鍊了一身雄厚內力,是個罕見的絕頂高手。
在邱明軒的舉薦下,王守仁在南京校場上,奔馬騎射,九箭連珠,一鳴驚人!
不僅如此,他劍術出眾,槍術凌厲,無論個人武力,還是戰場廝殺,全都讓人瞠目結舌,與邱明軒在校場一戰,更是精彩絕倫,讓沒看見黑木崖絕頂之戰的朱厚照連呼過癮,看得大汗淋漓。
當然,邱明軒勝出了。
就算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也扛不住他有掛!
不過,王守仁文武雙全,也進入朱厚照的視線,肯定他的功績,決定重賞他。
這一日,雲淡風輕,秋高氣爽,南京城轟動,數十萬人圍觀王守仁獻俘。
獻俘結束,邱明軒就建議殺了朱宸濠,並把寧藩削去,減免朝廷錢糧。
朱厚照全都照允。
沒多久,王守仁的封賞下來,授予新建伯爵位,晉陞兵部侍郎,前往京城任職。
這一次,因為邱明軒的舉薦,王守仁並未受到冷落,反而官運昌隆,平步青雲,這讓王守仁非常感激,與邱明軒默默成為知己好友。
在政治上,也結成了「隱形盟友」。
或許是劉謹的告狀,或許是「御駕親征大軍」的威脅,在獻俘結束后,朱厚照迫不及待率領大軍巡視沿海,可沿海地域,卻久違安靜下來。
並沒有倭寇鬧事,彷彿天下進入太平盛世,所有的不穩定因素全都消失了。
這讓朱厚照非常鬱悶,甚至想要登船出海,幸好被邱明軒、劉謹等人合力勸阻。
無奈,倭寇找不見,大軍只能班師回朝!
就在大軍臨近京城的時候,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說劉謹侄子劉二漢謀逆,順天府衙役闖入劉二漢家裡時,光天化日之下,搜羅出許多兵甲器械,並供出劉謹早有謀逆之心,在府中暗藏龍袍玉璽。
朱厚照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立刻率領大軍入京城,親自去劉謹府上搜查。
結果,居然真的查出了龍袍玉璽兵甲等違禁物品。
接著,朱厚照又親自審問了劉二漢,結果劉二漢招供說,有術士「余曰明」蠱惑他和他叔叔劉謹,說他劉二漢有九五命格,而劉謹有開國之主的氣運,故而他和他叔叔都暗暗準備謀逆之事。
居然是真的!!!
朱厚照勃然大怒,第一次感受到了背叛的感覺,當即下令將劉謹逮捕,以「謀逆罪」凌遲處死。
然而,這件事情並沒有結束。
這次事件,其實是早有預謀的政治事件,寵臣「邱明軒」、閹黨「張永」、朝臣「楊一清」「王守仁」「王瓊」等人,秘密結成政治同盟,藉助這次謀反事件,掀起謀逆大案,開始浩浩蕩蕩的大清洗。
順理成章的,錦衣衛指揮使錢寧、北鎮撫司江彬成為犧牲品,被定為「逆黨」。
邱明軒一步登天,成為錦衣衛指揮使,加封后軍大都督,成為位極人臣的一品大員。
政治事件結束后,朝臣獲得勝利,邱明軒與張永結成「攻守同盟」,暗中蟄伏勢力,默默吸納文臣武將,消化勝利后的政治遺產。
就這樣,大明朝安靜的過了幾年。
這幾年,邱明軒沒有歇著,最大的努力,就是讓朱厚照順利的誕下了子嗣。
朱厚照聲色犬馬,濫用藥物,幾乎把身體搞壞,結識邱明軒后,在邱明軒的幫助下,朱厚照拿出一部分時間鍛煉身體,練習武藝。
漸漸地,朱厚照精力旺盛,居然成功讓嬪妃懷孕了,誕下了子女。
對於這些皇子皇孫,邱明軒非常關注,就養在豹園裡,每日細心呵護長大。
在這段時間裡,天下大部分平靜,只是江南倭寇之亂,越來越嚴重,時常上岸侵擾,讓朱厚照親自率兵征討好幾次都無功而返。
於是,邱明軒趁機建議,增設地方廠衛,擴大廠衛人員編製。
這是一次很明顯的政治信號!
相安無事的「政治同盟」結束了,朝臣勢力針鋒相對,讓皇帝收回成命。
而邱明軒和張永則連連進言,表示增設廠衛迫在眉睫,皇帝不能當聾子和瞎子!
因為數次征討「倭寇」無功而返的事,朱厚照早就對廠衛刺探情報的能力表示懷疑,在邱明軒和張永的建議下,下旨增設廠衛編製。
一時間,天下風起雲湧,新一輪政治鬥爭開始。
邱明軒和張永奉旨增加廠衛編製,在地方上增派人手,選拔精英。
一副風雨欲來的架勢。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邱明軒和張永吹起「反攻」號角,大肆針對朝臣,掀起一件又一件大案,將無數貪官污吏、腐敗官員抄家下獄。
一時間,整個大明朝掀起了血色風暴,錦衣衛和東廠成為止兒夜啼的代名詞。
而「邱明軒」和「張永」,更是狼狽為奸,成為天下人人叱罵的奸佞!
期間,閹黨勢力太監「谷大用」跳水,試圖勾搭朝臣勢力,顛覆「張永」,結果被邱明軒探查獲知,提前告訴「張永」,剪除了「谷大用」,消除了危險因素。
成為奸佞的壞處,是天下人人唾罵!
那麼成為奸佞的好處呢?
是權勢大增,錦衣衛猶如一把鋒利的刀,藉助抄家滅族,撈取了大量的財富。
土地、商鋪、住宅、金銀珠寶,然後被邱明軒「忠誠」的獻給朱厚照,改革東、西官廳和「十二團營」,重新編練京城禁軍。
朱厚照任校長,邱明軒為祭酒,在西山大營裁撤老弱,選拔精壯,編練新兵,設立武學。
這次,文武百官反應更大,就連武勛權貴們都被聯合,對邱明軒、朱厚照、張永等勢力發起進攻。
若非有君臣大義,若非邱明軒武力超凡,若非朱厚照和邱明軒捨得撒銀子,軍事素養過硬,練得一手好兵馬,還真不一定能抗住壓力。
抗住壓力,自然就獲勝了。
新軍編練完成,以邱明軒秘密會見王守仁等「改革派」文官武將為「訊號」,分化朝臣武勛勢力,邱明軒暗中組成「改革派」政治勢力,在朝堂上公然喊出「清丈田畝」的改革口號!
霎時間,天下沸騰,群起熱議。
文武百官齊齊逼宮,就連張太后都被說動,然而朱厚照羽翼已豐,勢力已壯,選擇「孤注一擲」進行改革,彰顯英主明君氣勢,發誓要開創超越先皇弘治皇帝,乃至太祖、太宗的偉大功績!
改革,浩浩蕩蕩開始了!
以王守仁入內閣主持政事為起點,下令全國清丈田畝,地方官員、地方廠衛,全力促進此事。
一場流血的戰爭開始了。
許多士紳反抗,鼓動百姓造反作亂,幸虧廠衛勢力遍布全國,提前探查消息,大部分作亂都被察覺,並且順藤摸瓜,再次抄家滅族。
也有人煽動武將叛亂,朱厚照興奮的率軍平叛,邱明軒率領錦衣衛護駕,在新式禁軍的強大戰鬥力下,所有叛軍全都被消滅,並審問出蠱惑煽動的家族,將其抄家滅族,搜撿出大批的土地財富。
清丈田畝的成功,讓大明國庫豐盈,朱厚照不再需要靠廠衛抄家滅族來供養大軍,朝廷壓力大減,於是京城禁軍再次擴張,達到40萬。
與此同時,邱明軒再次串聯「改革派」,準備進行下一項改革,「整理賦稅」!
這一次,仍是有不少人反抗,因為邱明軒準備提高「商稅」的稅率。
這讓許多文臣武將暗罵,即使「改革派」也有反對聲。
不過,邱明軒、朱厚照、王守仁三人組成「政治同盟」,就不在乎少部分蟲豸了,畢竟天下想當官的人多的是,你反對,我就換贊成的人上台,於是新一輪浩浩蕩蕩的改革開始了。
接著是「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開放海禁」等等。
每一次改革,都要引發巨大反響,朝野內外無數反對聲,甚至有人起兵造反。
但是,每一次都被邱明軒、朱厚照、王守仁的「政治同盟」殘酷鎮壓下去。
漸漸地,天下反對聲減少了。
不知何時,所有人都有一種感覺,好像「朝政清明」「吏治廉潔」,整個世界都凈化了幾分,大明國庫充盈,達到歷史巔峰!
「恭喜陛下開創太平盛世!」
終於,曾經頑劣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他臨終之際,取得了遠超先皇弘治皇帝,比肩太祖、太宗的偉大功績,在豹園裡含笑溘然長逝。
朱厚照的辭世,讓邱明軒非常傷感,但很快就進入角色,扮演三公之一的「太傅」,順利幫助太子登基,並與王守仁繼續守望相助,組成「政治同盟」,開始積極擴張的軍事路線。
在朱厚照的晚年,大明新編練的海軍,已然成型,掃蕩諸內海,將盜賊倭寇掃蕩一空,漸漸恢復太宗年間的「遠航艦隊」能力。
朱厚照曾在邱明軒的蠱惑下,想要駕馭大明皇家艦隊,東渡倭島,滅掉這個彈丸小國,奪取「金山銀海」。
但很可惜,他辭世太早,並沒有做到這件事。
新帝登基,邱明軒和王守仁不忘初心,以邱明軒代替先皇「御駕親征」,率領大明皇家艦隊,東渡倭島,一戰而勝,征服了新的領土。
然後,大明皇家艦隊,搬運回了大量的金銀,讓朝野為之震驚。
邱明軒一戰滅國,被新皇授予伯爵爵位,成為世襲罔替的武勛之一,也算是某種程度上,圓滿了先皇的遺願。
當然,「安國公」是不可能的。
除非邱明軒立下更大功勛。
東渡成功,邱明軒班師回朝,與王守仁一起進行「移民實戶」政策,以強制手段,迫使一部分百姓,東渡外海,佔領倭島肥沃的土壤。
畢竟大部分倭寇,都被邱明軒貶為奴隸,或是賣入國內,或是貶入礦區,只剩下大部分老弱婦孺了。
那些窮困的大明百姓,進入新領土,居然搖身一變,成為「新貴族」,圈佔許多土地,住上大房屋,娶上好幾個倭族女人,過上了好日子。
消息傳回國內,許多百姓都議論紛紛,東渡擴張的熱情水漲船高。
就在這時,邱明軒上表建言,獲得新皇首肯后,率領大明皇家艦隊,南下攻佔東南亞島嶼,一路上滅國無數,大明軍威揚名海外。
在此過程中,邱明軒的大明皇家艦隊,遇上了好幾撥佛郎機艦隊,非但不投降,還敢向大明皇家艦隊還以炮擊,這讓大明海軍火冒三丈。
在邱明軒的影響下,大明火器突飛猛進,大明皇家艦隊的火炮,以佛郎機火炮為原型,但又創新改革,在口徑威力上大了數十倍,此刻轟轟轟開炮,立刻將佛郎機艦隊打殘了,敬畏的豎起白旗。
然後,邱明軒派人強勢奪船,將所有佛郎機人都貶為奴隸,拉下去交給錦衣衛審問。
東南亞印度半島,多麼肥沃的地域,邱明軒率領大明皇家艦隊而來,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奪取大量的黃金寶藏,一船又一船滿載而歸,然後又源源不斷運來「海軍士兵」和「移民百姓」。
整整三十年,邱明軒都在消化東南亞半島和倭島潛力,大明國力持續蒸蒸日上。
在這個過程中,王守仁早已離世,邱明軒權勢滔天,已然成為安國公、大明太師、錦衣衛指揮使,坐鎮京城,遙指大明皇家艦隊。
邱明軒,已然成為大明帝國實際上的掌控者!
在邱明軒的執政下,大明百姓生活富饒,土地、財富、女人、奴隸,彷如唾手可得,只要緊緊跟隨「安國公」的腳步,就能成為人生贏家。
大明版圖,繼續向外擴張。
已經是邱明軒的弟子門生,甚至是他的親生兒子,充斥朝堂軍隊的階段。
邱明軒坐鎮京城,指揮大明陸軍和大明皇家艦隊東西合擊,佔領遼東和遼東半島,增設數個省份,繼續將原住民貶為奴隸或二等公民,實行「移民實戶」,強硬的迫使大明百姓填充空餘地域。
這個過程,邱明軒又花費了十年。
已經是邱明軒經歷的第三個皇帝了,一代新人換舊人,無數人老去死去,只有邱明軒仍然康健,宛如定海神針,撐著大明帝國繼續擴張。
相較邱明軒征服的前幾個地域,西域草原顯得貧瘠而荒蕪。
但邱明軒仍然不放過,分別派出他的幾個兒子和孫子,率領十餘萬大軍,分出幾路大軍而去,攜帶大明新式火器,去深入草原,征服新的領土。
「去吧,去西邊瞧瞧,那裡有什麼寶藏!」
這支軍隊,被邱明軒命名為「西征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掃蕩草原上數個部落,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讓草原諸部落臣服,向大明帝國表示恭敬,給朱厚照的孫子送上了「天可汗」的無上尊位。
擴張,擴張,繼續擴張!
無論是大明陸軍,還是大明皇家艦隊,全都在邱明軒手中持續膨脹,最終達到100多萬的龐大軍力,打下了歷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圖,以無數國家、無數種族的鮮血和奴隸市場,換來了大明帝國的繁榮昌盛!
盛世,前所未有的盛世!
大明帝國的文武百官和無數百姓,將邱明軒奉為神明,甚至隱隱提出要「異姓改國」,效仿古代聖皇「禪讓」的故事,讓邱明軒登基稱帝。
邱明軒的兒孫們,對此非常激動,也很迫切,曾經無數次試探邱明軒的心意。
而朱厚照的孫子和那些「保皇黨」,也曾驚恐害怕,擔心邱明軒改朝換代。
但是,邱明軒什麼也沒有做,只是不忘初心,持續擴張著他的帝國。
似乎,他的野心從未止歇過。
有人歌頌他為聖人,他不在意;有人罵他奸臣獨夫,他依舊不在意。
他只是安靜的活著,坐鎮在京城裡,培養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把自己的思想灌入給他們,打造最強大的軍隊,去征服世界!
一個人能活多久呢?
世人總是追求長生,而似乎,在京城裡的那位,便是大明帝國一輪永恆不落的太陽。
他熬死了六代皇帝,也熬死了許多門生故吏和子孫,邱明軒活的太久太久了。
太陽永恆不落,炙熱而燦爛的光芒普照大地,滋潤著萬物生長,也讓無數野心家的夢想破碎,暗暗咒罵著太陽,讓它毀滅墜落!
這其中,甚至包括了邱明軒的血脈後代!
邱氏,已然成為大明帝國第一姓氏,就連皇帝朱氏,都不能與之比較。
就在167歲的某一天,邱明軒福至心靈,嘴角露出微笑,不禁伸了個懶腰說:「唉,終於要結束了。」
於是,他坐上馬車,在錦衣衛和禁軍的護衛下,終於離開京城,返回家鄉。
一路上,他走走停停,看了眼他改變后的世界,發現大明百姓生活富足,走在路上趾高氣昂,彷彿「大明百姓天下第一」,年輕人們讀書練劍,修鍊武藝,人人武德高尚,以擴張軍功為榮。
「嗯,還不錯。」
邱明軒笑了笑,滿意的進入FJ省,回到了福威鏢局,林家已傳了7代,總部大院還沒改,依舊保持著邱明軒記憶中的模樣,有點像「安國公故居」。
轉了轉,看了看林家後人,邱明軒拾級而上,走入莆田南少林寺。
那是他曾經拜師學藝的地方。
如今,已然成為聖地。
因為邱明軒的存在,莆田南少林寺,在大明帝國的聲望,堪稱武林第一,許多少年特意不遠萬里而來,就是為了效仿「安國公」,走他過去的路程,且大部分都習武有成,考取武學,進入陸軍或大明皇家艦隊,去歷練戰鬥獲取戰功。
「擴張吧,繼續擴張吧,讓炎黃子孫的血脈灑遍世界每一個角落,成為世界的主人!」
這是邱明軒最後的遺願。
最終,他走入家鄉武夷山脈,尋了處僻靜處,突然盤膝而坐,微笑看了眼眾生,閉眼溘然而逝。
剎那間,天地風雲大變。
萬里晴空湧現七彩霞光,一團金色祥雲籠罩邱明軒「肉身」上方,垂下萬道金光。
「老祖宗!」
「老太師!」
「老國公!」
武夷山脈,一眾錦衣衛、禁軍,包括邱明軒的後代子孫,門生故吏們,忍不住俯首叩拜,望著邱明軒的「遺體」嚎啕大哭。
一個時代,結束了。
而一個新的時代,卻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