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美
名詞解釋:
美感:指的是審美活動中與審美對象同時建構起來的審美主體所呈現出來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它體現為主體直觀到了超越現實功利、倫理、認識的自由人生境界,體驗到了人與世界的存在意義而產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悅感。
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主體社會性的顯示,具有強烈的社會性。
審美驚異:就是人在一定的現實境遇中由於與客體對象的直接契合所產生出來的一種迥異與日常生活經驗的特殊心境。驚異既表現為客體對主體的召喚,也表現為主體對客體的嚮往。正是在主客體的這種剎那間的直接碰撞與神會中,激發起主體強烈的審美嚮往。
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客體對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於陶醉其中,心靈受到搖蕩和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
荒誕:源於荒誕派戲劇,是指不合情理與不和諧,其形式是怪誕、變形,其內容是荒誕不真,使人產生荒誕感,是對人生的無意義的虛無性的審美感悟。
對比聯想:是指由對於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憶,而引起與其具有相反特點的其他事物的聯想形式,它主要建立在兩種事物的性質和特徵的對比關係的基礎之上,其功能不在於強化對於某一事物的感受,而在於強化對這兩種事物所具有的對立關係的理解和感受。
移情說:是主觀論者對於情感活動的本質特徵及其產生根源的觀點,它的主要內容是審美情感並非審美客體所固有的,而是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將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對象之中,與之融為一體,使對象呈現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徵。
審美態度:就是指主體在擺脫了日常的功利和實用態度之後,所產生的一種觀照、欣賞的態度。主體是否具有這樣一種態度是主體能否與對象建立審美關係並進入審美活動的關鍵。
集體無意識說:是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是由遺傳保存下來的一種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潛藏於意識深層的朦朧精神。藝術家正是在它的驅動下進行藝術創作的,藝術起源於集體無意識。這種學說只是一種心理學的假設,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也抹煞了藝術家的個性。
意象:是一種心理存在,一個審美的表象系統,包括意與象兩個方面。「意」指主體在審美時的意向、意圖、意志、意念、意欲,表達的思想情感、人生體驗、審美理想、藝術追求等;「象」,則指由想象創造出來的,能體現主體之「意」,並能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覺、體驗到非現實的表象。
靈感:是藝術家在意象創造中,由於各種心理機制、功能處於高度協調的自由狀態而突然產生的精神昂奮、注意集中、情緒激動、想象力空前活躍的一種思維活動的境界。
審美教育:即美育,是以藝術和各種美的形態作為具體的媒介手段,通過審美活動展示審美對象豐富的價值意味,直接作用於受教者的感情世界,從而潛移默化地塑造和優化人的心理結構、鑄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丑:源於人類丑感的形成,是一種不和諧,以反常、混亂、給人以惡性的刺激等形式提示現實生活中非人性的一面,體現的是一種負面的生存實踐,在這種否定性的審美呈現中,肯定正面的存在價值和審美意義。
丑的美學》:是羅森克蘭茲的美學作品,在書中,他提出醜的美學,認為丑不僅僅陪襯美,也有其獨立性,藝術可以「理想化」丑。他還顧及藝術表現丑的效果即消除丑的令人不快之感。《丑的美學》不僅是第一部專門研究丑的美學專著,而且也標誌著丑從此真正成為一種特殊的審美形態,它是對現代丑學的開啟。
遊戲說:首先由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後由席勒、斯賓塞等人發展加以完善。認為藝術本質上是一種遊戲,是由遊戲發展而來的。藝術與遊戲雖有相通之處,但它深刻的真實性、深邃的思想內涵和人生的遍不同於遊戲,因此把藝術僅僅歸結為遊戲是片面的。
藝術敏感:主要是指主體感受生活、欣賞藝術、體驗和孕育意象的敏銳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這種感受體驗的細緻、快捷、豐富和深刻。(藝術敏感的特徵可以歸納為朦朧性、突發性和能動性。它是朦朧的意象的錐形,還未形成完整的意象;它是突發的,似乎從天而降,所以難以把握;它不只是主體對客體的被動感受能力,更是主體對客體的賦予能力,藝術家憑藉先在的文化心理結構能動地感受對象。)
審美意識:指人對自身審美需要和外在對象的審美意義,以及二者之間所構成的審美價值關係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審美願望、審美趣味、審美觀念、審美理想等內容。原始審美意識的出現是審美髮生的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載道說:較早可追溯到孔子;而唐代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則加以完善。他認為,古文是為了宣傳儒道而存在的,並非為了緣情。這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完全摒棄文的緣情作用,僅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作用,顯然不符合藝術的發展規律,也是片面的。
靈感:是藝術家在意象創造中,由於各種心理機制、功能處於高度協調的自由狀態而突然產生的精神昂奮、注意集中、情緒激動、想象力空前活躍的一種思維活動的境界。
化性起偽:是荀子在解釋人性和文化的生成時所提出的,體現了美育的功能,即美育以情感的方式陶冶人的情性,從而改造人自身的弱點,使其健康發展。
審美情趣:是指在審美實踐中,不同的審美樣態在與主體構成不同的審美關係時,所產生的不同趣味效應,悲壯令人振奮,優美使人喜愛,滑稽令人捧腹,神奇令人驚異等。
超驗世界:審美經驗中的超驗世界是通過本質直觀認識的,通過象徵的方式來把握世界,超越了「再現客體」這一層面,體現了藝術創造者的終極關懷,震撼著主體的精神世界,實現了藝術的縱向超越。
、符號說:由美國的蘇珊•朗格提出,她認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是一種非邏輯非抽象的符號,具有表現情感的功能;藝術符號所表現的情感應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這種學說理論上達到了更高的層次,但仍不能正確地解決藝術本質問題。
化育:主張美育對於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凈化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不斷的熏陶和浸染,審美主體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發生著微小的變化,漸漸形成一種心理結構,持久地影響著精神生活。
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審美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客體對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於陶醉其中,心靈受到搖蕩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
審美形態:是指在審美實踐活動中展現出來的,以複雜的人生樣態、自由的人生境界為核心的審美情趣、審美風格等感性顯現的對象化的形態,以及人們對這種不同形態的邏輯分類。
意境:它主要是指運用藝術意象,在主客體交融、物我兩忘的基礎上,將接受者引向一個超越現實時空,富有形上本體意味的境界中。
柏拉圖的美育觀:柏拉圖是從培養理想國合格公民的角度來看待美育的。他認為藝術起源於模仿,也會導致欣賞者的模仿,淫穢內容會把人們教壞,藝術作品應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為,柏拉圖特彆強調音樂的感化作用。
審美澄明:(1)指在審美活動中達到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統一,實現人與人、人與對象,與自然之間生動和諧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澄明之境,是光明、敞亮的境界。(2)在這種境界中,審美主體的精神與情感都處在一種自由狀態中,而審美對象的意義也充分地顯現出來,最真實的自我和最真實的對象交融在一起,從而進入天地與我為一的境界中去。
焦慮說:由丹麥哲學家克爾凱戈爾提出的有關悲劇情緒的觀點。他指出,焦慮的首要特徵是表現為它是一種否定性精神,它展示的自由的可能性;個體在追索中感到焦慮和無所適從,焦慮總是面對未來的處境,面對的是虛無。這種焦慮處境就是悲劇情緒的源泉,焦慮和悲痛融合在一起,成為真正的悲劇體驗。那麼,進而為了尋找永恆的精神家園,就要戰勝焦慮,超越有限,實現永恆。這樣,悲劇的內在審美性也就得以實現。
意象世界層:是指建立在物質實在層和形式符號層基礎上的、非現實的、展現人類審美經驗的、能轉化為被感性所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這是藝術品結構中的核心層次。
喻象:是創作主體以「自我」為體,以「世界」為自我的延伸,並根據主體心靈來創造新的世界。主體在客觀世界攝取象徵物,賦予其一定的象徵意義,以此種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
審美需要:就是指人作為一種有生命、有意識的社會存在物所內在具有的,渴望在對象化的活動中能動地實現自己、肯定自己,將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發展自己的精神要求。
創造性想象:是指通過主體的創造性思維產生原來沒有的新表象。它與再造性想象有著密切的聯繫,主體的創造不可能無中生有,要以自己腦中儲存的記憶表象為基礎。
藝術的審美功能:指憑藉藝術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誘發力、震撼力來使接受主體在獲得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