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直播鑒寶,恭喜大哥喜提牢飯> 213.第213章 跳廣場舞的小人兒

213.第213章 跳廣場舞的小人兒

  第213章 跳廣場舞的小人兒

  收藏化石的寶友走後,張揚面前,一位中性打扮的年輕女子坐了下來。


  這位女寶友拿藏品的風格,非常的粗獷,全都一股腦兒的、裝在一個黑色的雙肩包里。


  「這些是我爸爸,十幾年前在湘省做生意的時候,從鄉下收的。」寶友介紹道。


  「他人在國外,我替他來鑒定一下。」


  這解釋了,為啥她這樣草率的對待這幾件藏品。


  張揚點點頭,拿起寶友這幾件藏品里,看起來最貴的那一件——一塊方形的金錠。


  體積比麻將小一圈,有兩個硬幣那麼厚。


  在金錠的正面,印有像印章一樣的款:

  【方九霞昌】【天】【足赤】。


  「這是好東西啊!」


  張揚把金錠的正面展示給直播間的寶友們看,順便給大家講解:


  「方九霞,有些盛海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是近代盛海九大銀樓之一。」


  「天、足赤,都是對這個金條的評級,就想相當咱們說的純金、一等品。」


  【這也是時代的眼淚了】


  【現在金價550一克,寶友發財了啊】


  【竟然沒有被融成首飾,相當難得】


  【一看就是傳世品,都摸出包漿了】


  張揚把金塊拿在手裡掂量了一下,二三十克應該還是有的。


  這意味著,這麼小的一塊金錠,單純計算金價,就已經一萬起步了。


  「東西是老的。」張揚告訴這位寶友:「這種近代的老金錠,現在拍賣市場很吃香。」


  「基本在普通金價的基礎上,溢價20%左右。」


  除了金錠,寶友還有兩塊銀錠。


  雖然也是老東西,但上面就印了個【囍】字,沒什麼太大的說法。


  看完值錢的東西后,張揚開始鑒定寶友那些,看起來不那麼值錢的寶貝。


  首先是一件銅鑼。


  看的出來,她是真的不懂,以為這是什麼容器,翻過來放在桌面上。


  但其實看一看鑼的正面,中心那一個圓形的、金燦燦的小凸台,就知道這是用來敲的了。


  而且是實用器,不然凸台早就氧化變黑了。


  「名稱:陰鑼」


  「材質:黃銅」


  「生產時間:1873年」


  「詳細信息:古代湘西道士用的趕屍陰鑼」


  話越短,事兒越大。


  道士?!

  寶友說,這是他爸在鄉下收的。


  但誰會把這東西賣了呢?


  雖然是封建迷信,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道士的出場費還是很可觀的,尤其是辦白事的時候,基本要兩三千才請的動。


  也許,寶友理解錯了他爸的意思。


  這其實是他父親,在鄉下做生意的時候,用的。


  張揚有這個想法,是因為還有另外一件物證。


  就是擺在銅鑼旁邊的兩塊小木頭。


  張揚坦誠的提問:

  「寶友,令尊以前做生意的時候,是不是都是晚上出去幹活啊?」


  「不記得了,小時候的事我沒什麼印象。」寶友回憶著答道。


  「那這件東西……他有用過嗎?」


  張揚拿過來兩塊月牙型的木頭,合起來像牛角。


  這也是晚清的老物件了。


  去道觀、寺廟求過簽的人應該都見過,叫「爻杯」。


  源自周易,是占卜用的。


  道士用這東西來測吉凶,好判斷該不該行事。


  寶友看向張揚手中的木頭,猶豫的點了點頭:

  「上初中的時候見他玩過,後來摔出來一個裂紋,就不敢再用了。」


  「然後呢?」張揚追問道。


  摔出裂紋,那是大凶之兆啊!


  「什麼然後?」寶友不解。


  「就是摔出來裂紋以後,你爸有沒有做什麼事?比如搬家、改行之類的?」


  「誒?老師你怎麼知道我們搬家了?」


  【我好像聽懂張大師在問什麼了】


  【這位寶友的父親,可能是鬥法失敗了】 【連道場都要輸,說明輸的不是一般的慘】


  【那些金錠銀錠,其實是他爸幹活的報酬?】


  彈幕的聯想能力,張揚是服氣的。


  他都沒想到「報酬」這一茬。


  看寶友懵懵懂懂的樣子,張揚囑咐說:


  「都是些民國的老物件啊,不要便宜賣了,好好收藏。」


  「像這個鑼、爻杯,應該是一套東西。」


  「這一套傢伙事兒,可能你父親還沒有打算傳給你,耐心等待。」


  「是嗎?」寶友聽得有點迷糊,但還是點點頭:「那我回去再問問他。」


  「寶友貴姓?」張揚最後問了一個問題。


  「我姓許。」


  「那對了,我姓張。」張揚笑道。


  張、許、薩、葛,道教四大天師!

  ……


  可能是因為張揚立的牌子起了作用,雖然也有寶友拿贗品來鑒定,比如把創匯的東西當成文物,但國寶幫,他還真沒見著。


  這就很讓人心情舒暢了。


  等下一位寶友往外掏寶貝的時候,張揚抽空看了看身邊幾位老專家的情況。


  有兩位已經紅溫了。


  專業鑒定陶瓷的竇老師面前,擺了一個超級大的青花水缸。


  估計司馬光砸的缸也就這麼大了。


  上面的紋飾竟然還是鬼谷子下山。


  估計是因為紋飾的照片放大了太多倍,導致很多細節的地方有缺失,整個東西看上去很模糊。


  猛地一看,還以為是自己導多了,眼花。


  就這麼一個「大關門」的東西,寶友竟然還在嘗試說服專家,實在是有夢想啊。


  這也直接導致竇老師變身托馬斯火車頭,一直在用深呼吸來平復心情。


  張揚目之所及,唯一沒紅溫的,是鑒定玉器的白老師。


  但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因為剛才教張揚「看玉先看沁」的寶友,現在正開始折磨他。


  張揚看到這一幕,心裡已經決定,晚上聚餐的時候,得敬白老師三大杯。


  不然實在說不過去。


  「老師,我這邊準備好了。」


  寶友殷切的呼喚,把張揚的注意力叫回了台前。


  「陶俑?」


  張揚有些期待的搓了搓手。


  終於等到你!

  先看哪一件呢?


  在他面前的桌面上,擺著七座陶俑,每件的高度、和手機立起來差不多。


  其中有三座陶俑,都戴著同樣的紅帽子,跪坐在地上,手裡拿著不同的樂器,像是在吹奏舞曲。


  剩下有三座,則是左搖右晃,一副正在跳舞的樣子。


  最後一位,應該是觀眾,因為既沒有戴帽子,也沒有拿樂器,而是在撓自己的後腦勺。


  好像在說:你們這跳的是啥啊?


  【古代的廣場舞?】


  【讓我一起搖擺,一起搖擺!】


  【哈哈哈,這些小人跳的好嗨皮啊】


  【有個人不合群,你們發現沒】


  【還有兩個跳舞的小人好像沒穿衣服】


  彈幕的話提醒了張揚,他趕緊看寶友說的那幾個小人。


  果然三位舞者,不僅赤著上身,還挺著小肚子,身下穿的褲子有點像大號的喇叭褲。


  臉也大的離譜,張揚猜測是戴了面具。


  這就是漢代貴族的審美觀么?

  「寶友,給咱們介紹一下東西的來歷吧。」


  張揚延續了自己直播的習慣:老東西,先問來歷。


  這七尊陶俑,都是東漢早期的物件兒。


  而且幾乎可以肯定,是陪葬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