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第295章 徐家最風光
「你才有問題。」
溫行蘇算是看明白了,眼前的這個小女孩不管他說什麼,都要挑他的毛病出來,特別的伶牙俐齒。
姜淺反駁:「我沒有問題啊,我知道你是溫廠長的兒子溫行蘇,溫廠長跟我提過一次我就記住啦。」
溫行蘇氣得不想說話,背過身去不理姜淺,眼不見為凈。
畢竟第一次見面,姜淺也沒指望能和溫行蘇搞熟關係,反正後面溫行蘇會住在棠花村,就算是再高冷的人,姜淺也不怕搞不定。
姜淺就找別人說話去了。
溫行蘇生悶氣可不關她什麼事兒。
棠花村動工造廠房可是大事兒,可以說全村子的人都去瞧熱鬧了,並且一個個的眼裡全是光,等廠子造好,就有機會掙工錢啦。
村民們的眼睛擦得雪亮,知道徐家和人家廠長關係好,連造廠房的活兒都給包了下來,那麼後面讓徐家說個掙工錢的活兒應該不是難事。
於是很多村民就去巴結徐氏和徐老漢。
搞得廠子好像是徐家開得一樣,風光的不得了。
有幾個平日里和徐家不對付的婆子湊在一塊兒說一些酸不拉幾的話,但人家的好運是羨慕不來的,就算不服也得服。
當有人問徐松要不要小工的時候,這幾個說人壞話的婆子跑得比兔子還快,有掙錢的活兒她們可不能落下。
她們最不缺的就是有能幹活的兒子。
徐家不可能把全村的男人都要去做小工,那麼只有靠快,誰快誰就能問到活兒。
才一眨眼的功夫被一堆婆子圍住的徐松:這怕是整個棠花村的婆子都圍齊了吧。
婆子們一個個說自家的兒子幹活最行。
一個村子上的人誰幹活行,誰幹活不行徐松心裡有數,而且他已經喊了一批小工,並且還有一群小流氓要來幹活抵債。
所以小工應該是夠了。
撐死再添個三四個就行,可眼下徐松哪裡敢開口,怕被婆子們的唾沫星子淹死,他索性就說不喊小工了。
有一個婆子就問道:「徐松,我可是聽說本村的小工你沒喊幾個,你不會喊得全是外村的吧?」
如果不喊本村喊外村的,那麼本村的人肯定要不服氣,得找村書記說理去,憑啥掙錢的好事全讓老徐家給佔了。
徐家已經夠有錢,住著三上三下的樓房,再瞧瞧大家,大多數住得都是土坯房,好不容易棠花村要辦廠子,讓大家有了掙錢的機會。
哪知最掙錢的還是徐家。
徐松直接成了包工頭。
「對啊,徐松,你造廠房肯定要不少小工搬磚,就喊幾個人幹活肯定不夠。」又一婆子問道。
當然這兩個問話的婆子就是剛剛在說老徐家壞話的,見問不上活就想搞事。
徐松說:「幹活的人夠不夠我心中有數,不用你們來操這份心。」
淺淺的侄孫子有一大幫人,這一次最不缺的就是小工。
婆子不服道:「倘若只需要幾個小工我們也認了,但你請外面的人來搶我們棠花村的活我們肯定有意見,辦廠子可是村書記給整個棠花村謀得福利,不是讓你們老徐家獨佔。」
「我們老徐家獨佔啥了?」徐氏見老二這邊熱鬧,就走過來瞧一瞧,然後就聽見了一些不講理的話。 「徐氏,我說錯了嗎?棠花村辦廠子你家不是第一個掙錢嗎?完了還要找外村的人來欺負本村的人。」
「我家能掙這個錢是因為我兒子有本事,會造房子,至於請誰幹活也沒規定非要本村的人干,倘若有本事的話,你們也可以去外村干。」
找人幹活最主要是能把活干好,是不是本村的才不重要,徐氏才不會怕了這幾個不懷好意的婆子,平日里可沒少說老徐家的壞話。
尤其是飯店遇事以後,這幾個婆子特別的幸災樂禍,恨不得徐家就此傾家蕩產,砸鍋賣鐵的還債,她們最高興。
再者就算要喊小工,徐氏也不會讓喊這種壞心眼的家裡人,讓兒子避開,免得沒事找事。
婆子咬牙:「徐氏!你們這是擺明了欺負人,我們要去找村書記說理。」
徐氏不慌不忙地說:「去吧。」
造廠房的事又不是村書記說了算,徐氏才不怕鬧。
幾個婆子被徐氏氣壞了,真的去找村書記了。
村書記正和鄭書記在講話,幾個婆子突然跑過來讓村書記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見婆子們一臉的怒意。
「村書記,你要給我們評評理。」婆子氣憤地說。
「什麼理?」
「老徐家太欺負人。」
村書記有點鬧不明白地問:「欺負你們什麼了?」
「幹活只喊外村人,不喊本村人,可這活兒明明是村書記你給找來的,村子上的人應該都有份才對,怎麼全讓老徐家給作主了呢。」
這話一出,村書記有點尷尬啊。
雖說棠花村辦廠子是他向上面爭取來的福利,可這造廠房的事兒不是他說了算,是鄭書記說了算,人家出錢的才是老大。
願意包給誰干就誰干。
村書記哭笑不得地說:「徐松是包工頭,請誰幹活當然是人家作主,這事兒我可管不上啊。」
婆子費解:「可你是書記,咱們棠花村最大的官兒,怎麼就管不上了?」
鄭書記看不下去地開口:「出錢造廠房的是我們,和你們村書記一點關係都沒有,自然就是管不上這事兒。」
婆子氣岔,罵道:「你們有錢了不起啊,只會欺負我們窮人。」
「你說得對,有錢能使鬼推磨,後面等我們的廠子造起來以後,要找哪個村的人幹活也是我們說了算,可不是你們村書記說了算。」
鄭書記是在氣人,不是不給村書記面子,而且他這話說得也是事實,誰規定廠子辦在棠花村招得工人就一定得是棠花村的人。
還不是誰幹活好就喊誰。
婆子們一愣,「你的意思是以後廠子里找工人也不一定輪得上咱們棠花村的人?」
鄭書記模稜兩可地說:「打比方而已。」
不能把話說絕,否則村書記要沒有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