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碧海蒼穹> 登陸戰鬥計劃

登陸戰鬥計劃

  不總是壞消息,在受了一肚子氣后,羅伯特回到帕布比群島的時候理查德就帶過來好消息,經過一番運作,以西羅國的名義拿到38門120毫米的迫擊(炮),低成本的格里芬反艦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20門105毫米的輕型(榴)彈(炮),大量的M1151裝甲增強型「悍馬」等武器,而且知道他們需要炮艇,順便聯繫了米國的艦船設計公司,可以出售大使Ⅲ」級導(彈)快艇的設計生產圖紙,長62m,排水量700t,武器系統有1座奧托 梅拉拉76mm艦炮,8枚魚叉Block –II反艦導(彈),1座「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1座21單元「拉姆」近程防空導(彈)發射系統,2挺M60機槍,動力系統由3台MTU柴油發動機組成,最高航速41k,艇比較一般,但這個是世界上最貴的導(彈)艇,關鍵米國本土的生產效率太低下了,理查德自然知道這個梗,乾脆給兩家搭了個線,用一艘艇的價格買下所有圖紙,羅伯特又把這個事情扔給了李昊澤,讓那邊一個月內弄出6個艘來,電子設備簡化,能夠支持艦炮射擊就可以了,反艦導(彈)改為海爾法或者格里芬就好了,「拉姆」發射系統也不用裝了,改成了小型無人機起降平台更加實用。「尹永夏」導(彈)(艇)他實在看不上的。

  格里芬的正式編號是AGM-176彈體長1.06米,直徑140毫米, 全重20.41公斤配備一個重5.9kg的高爆戰鬥部,從空中發射的射程約15~20km,從地面/船艦發射的射程約5.5km,具有半主動激光導引 與GPS/INS導引等兩種型號,使用構型簡單的管狀發射器,並使用固態火箭推進系統;彈體中段有一組十字控制面,彈尾另有一組,兩組都為折迭式,以節省發射管空間。為了儘可能降低開發成本,獅鷲大量使用雷松先前開發的FGM-148標槍(Javeli

  )單兵反坦克導(彈)與AIM-9X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的組件。

  島上也採購了大量的無人機,主要就是小型多軸無人機偵察機和大型的多軸油電混合的植保無人機,本來羅伯特對種花國的產品是比較抵觸的,老覺得產品質量低劣,但是這個無人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全世界7成無人機都是種花國出來的,啥樣式的都有,巨大的銷量和使用回饋同時提升了產品質量,深度發掘無人機的性能,「靈雲 2」型油電混合無人機機帶有熱成像儀器,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機,GPS,激光測距機,同時也具備自主導航能力,這些是以前戰斧巡航導「彈」才有的高科技,現在都普及到了幾萬塊錢的無人機上了,該機載重最大載重30-50公斤,在30公斤時速120公里,續航能力130公里,可以輕鬆掛載1-2枚120毫米迫擊(炮)(彈)改裝的航(彈)或者格里芬導(彈)。在把數字化的三維地圖輸入到了機載計算機了,放在高麗國的兩棲攻擊艦上一次可以出動30架,遠處看像是一片雲,200米的低空投彈精度CEP在15米之內,這些無人機自主導航的時候電子干擾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如果不能快速全部消滅掉,就要等著吃炸(彈)了。這次訂單足足下了300架,小型無人機1000架,一個月就到了,經過實際測試感覺是超值了,雖然付出了一大筆緊缺的「紅幣」那也是值了。

  羅伯特現在是特別忙碌,以前總是覺得艦隊司令那邊老頭子太迂腐了,現在終於做個艦隊司令的不易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要不是有賽博空間的幫助,他認為自己是做不完這些工作的。現在帕布比成了一個軍營,原本用來搞體驗的場地現在都給些當兵的佔了,很多場館都堆滿了軍火,大小船隻和和飛機不斷的卸貨。在這個時間段內,組建了1個LAV25為主的輕型裝甲營,1個K2為主的重型裝甲營,9個陸戰營,2個120毫米迫擊(炮)營,1個105毫米的牽引(炮)營,2個K9-155自行(炮)營,還有2個工兵營,運輸及後勤維護保障營,電子戰通訊營,無人機偵察營,海陸空加起來近2萬多人,組成了三個陸戰旅,一個滿編陸戰師,可以說賽博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由於很多裝備沒有到位,但必要的訓練還是要進行的,招來的兵以米國大兵為主,但是服役年限,戰鬥經驗都有很多區別,就需要大量的訓練進行磨合,在西羅島數字化以後,開始利用賽博空間的超算及渲染能力,進行到了單兵到全部戰鬥單位的虛擬作戰,說的簡單一點就讓參加的訓練的士兵用電腦及手機打一次遊戲,但是戰爭的場景卻是真實的,訓練成本低而且效果可以及時評判。

  羅伯特通過賽博參謀部和下屬部隊制定了這次登陸的作戰計劃, 「數字風暴行動」,該次任務主要是跨海登陸,佔領西津島。

  1 空中打擊,空軍對已知重點目標進行空中火力打擊

  2 掃(雷)艦隊進行水(雷)清掃及登陸破障等任務

  3艦隊分為封鎖隊,主要由40毫米艦炮的150噸巡邏艇完成。火力支援隊由127艦炮的護衛艦,76毫米西格瑪護衛艦,及新建的76毫米炮艇完成。

  4運輸艦隊為兩棲攻擊艦,氣墊船及登陸艇,徵集的民用船隻。其中兩攻艦同時為登陸指揮艦。

  登陸作戰任務:

  首先第一波突擊登陸隊,乘坐氣墊船作為第一波的突擊兵力,每艘氣墊船上帶有一個加強登陸排,搭載一輛M1151裝甲車,作為火力支援車輛,這個是經過多次實驗做出的組合,如果登陸艇全部裝載輕裝步兵,一旦氣墊登陸船受損步兵損失過大,如果安全登陸還存在缺乏火力支援的問題,所以通過這種組合方式解決均衡登陸裝載的問題,M1151裝甲車車載武器有12.7重機(槍),40毫米榴(彈)發射器反坦克(導)彈並聯的無人武器站,這個保持了陸戰隊的習慣,並且可以使用標槍(導)彈,進行遠程打擊。

  第二波為登陸艇攜帶的LAV25突擊營,在近岸涉水登陸,直接搶佔碼頭。

  第三波為主力重裝部隊,炮兵部隊,採用碼頭卸載,然後向著島內實施進攻作戰。

  整個戰役過程預計在10日內完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