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第322章 深思
第322章 深思
越宴書第一次主動叫了希望,所以希望開車過來的時候還很興奮,大概是因為有種自己終於派上用場的興奮感。
越宴書看著他開朗的模樣,心情不自覺的都變好了。
小滾崽本想跟著越宴書去,結果被顧商淮用手機遊戲騙著留在了家裡。
越宴書上車的時候愣了一下,顧商淮手機上有遊戲嗎?
就那一眼看過去就能記住所有的軟體里,似乎並沒有手機遊戲這個選項?
難道是微信小遊戲?
越宴書想著或許是,畢竟現在微信小遊戲種類多的她都想玩兒。
「去醫院檢查過了嗎?醫生怎麼說?」越宴書說的是他臉上的燒傷。
希望:「還沒有,想著等我交完一年醫療保險的時候再去。」
京市的醫療保險,需要交夠一年才可以使用。
希望剛回來沒多久,顧商淮為他補繳了幾個月的,但是還不是不足一年。
「那你先去做個檢查,片子和檢查報告給我,我找人幫你看看,不需要錢。」越宴書說著,從包里拿出紙筆寫了一個名字和聯繫方式,放在了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之間的置物盒裡,「一會送我過去之後,你去二院找這個人,讓她給你開個檢查單子,只拍個片子花不了多少錢。」
希望愣了愣,沒想到越宴書做事這麼雷厲風行,其實他是真的不著急。
希望不著急,越宴書卻一直想著這件事,疤痕這個東西,和時間息息相關,真的是時間越久越難消除。
越宴書到了會場,說自己不著急走,先讓希望去醫院,等結束了在過來接她就行。
等到希望離開越宴書才看到過來接她的藺陽,和藺陽一起進去。
「對了,我問你件事,醫療保險這個,要交滿一年才能用?」越宴書一直沒有仔細的了解過這件事,只知道這兩年變化挺大的。
藺陽聽到這突然而來的問題,蹙了蹙眉頭,帶著疑惑看著越宴書,「怎麼突然問這個?」
「有個朋友需要動個大手術,需要用的錢多一些。」越宴書道。
「按理說,如果是正常職工的話,基本公司當月給繳納保險的話就是可以用的,累積在醫院消費到1800,後面就可以報銷了,但是住院應該需要半年,我記得今年給新入職的員工普及過這個問題,等我回去給你找找文檔。」藺陽也記不太清楚,所以打算回去找一下培訓的文檔發給越宴書看。
「不用,我再去問問別人吧。」越宴書在想還好自己已經不是醫生了,不然就這醫保知識的儲備量,早晚會被人笑死。
藺陽帶著越宴書進去,此刻論壇快要開始了,來的人不少。
畢竟這次請來的作家都是網站的top1級別的,粉絲不再少數,願意為了他們喜歡的作家跋山涉水的人也有不少。
越宴書本以為這次的論壇是類似於圓桌會議那種的,一個小桌子,主持人加兩個作者,下面幾排座椅,四五十的粉絲,就夠了。
沒想到會找了一個大概容納五百人的會議室,舞台也是特別搭建的,就連主持人都不是工作人員客串,而是從MK請過來的專業主持。
這一眼看過去,來的粉絲至少有四百以上。 甚至還有專業媒體。
越宴書和藺陽在最後找了位置坐下。
「這次的論壇這麼專業?」越宴書小聲問道。
「老於和MK的老大打賭贏了,要了人家的策劃,要了人家的主持,可不是要往大了搞。」藺陽小聲說道。
越宴書嘖了一聲,「還有人敢和老於打賭?」
星夢原創三大奇迹,絕不倒閉,永遠撕逼,還有就是星夢於總這逢賭必贏的手氣。
藺陽笑了笑,就是有人不信邪能怎麼辦?
「不過實話實說,MK的活動策劃確實比星夢的做的好,等會我去和老於聊聊。」
藺陽看著她笑了出來,「越總現在越來越有總裁的范兒了。」
藺陽不說,越宴書還沒有發現,她的思維方式好像真的已經轉變了,以往她大概只會說,活動辦的挺好啊,但是絕對不會覺得星夢的活動策劃趕不上MK的活動策劃。
果然,人們都是在時間中慢慢進化的。
不只是有論壇,還有遊戲,甚至還有推書環節,蕾噠自然選擇了越宴書主編的癌症基礎知識的書籍。
「這本書你們不要覺得忌諱或者是不吉利之類的,其實它裡面的內容真的超級可愛的,都是Q版小人兒,可以當做漫畫書來看,而且多看看是為了大家好,早發現早治療,我們宴傾大大為了大家的閱讀感受,也是用心良苦啊。」蕾噠笑眯眯的捧著手中的書和大家推薦著。
越宴書靠著椅背看著上面珠圓玉潤的小可愛,又看了一眼藺陽,「你讓她推的?」
「那怎麼可能,說的是讓她自己準備,不過你們關係好,她會選這個,我也不意外。」藺陽說道。
蕾噠在台上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手中的第一冊,甚至還誇張的說道,「這裡面的編撰人可是我們去醫院都掛不到號的頂級大佬們,能讓他們看病大概只能依靠年輕醫生搖人了。」
「當然,你們不需要掛這些大佬的號是最好的。」蕾噠又在後面補了一句。
但是人生在世,誰敢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
大病小病,總歸不會放過你的。
主持人適時的講了一下第二冊今天上市的事情,一會他們的書展也會出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蕾噠直接說了一句:「買宴傾的書也可以找我簽名奧。」
越宴書忍不住笑了出來,蕾噠可真是個活寶,真的很難不讓人喜歡。
蕾噠介紹完,另外一個是網站的榜一作家,她倒是帶了兩本國外的名著推薦,可是此刻卻不是很想拿出來,簡單的分析了一些她的心情,最後也推薦了蕾噠手中的書。
越宴書聽著那姑娘的談吐,也看到了放在她座椅上的書,低聲和藺陽說道:「這樣的人才是能吃一輩子作家飯的人,見聞和底蘊都能從談吐中聽出來。」
像她這種半路出家的作家,其實除了一些腦洞和做醫生的累積,並沒有太多的文化底蘊支撐她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