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
「可以啊!」
說得跟什麼似的。
沿山路開回酒店。
二妞第一時間把拍下來的內容交給林昭,有些東西保留,有些是要立刻剪掉的。
「揮鞭打馬蜂這個.……保留吧。」
「.……」
「很多人可以做得到,而且真的很帥氣。」
….……
晚飯前抽空,林雙了解了下國內的股市發展史,不是他要炒什麼股,只是想側面多了解下林昭。
有些話不好意思細問。
除了有點興趣,他也還有任務要做。
那個一千萬保底的:了解林昭的真面目。
肯定不是什麼很漂亮之類的。
現在初步了解下來,林昭差不多十二歲就懷了孕,這個肯定是個意外事件,問題在於,她為什麼要把唐沅生下來。
不是說不應該生,而是這種事對於女孩子來說,絕對是影響一生的。
想想她也是那個年紀就搞了幾個發明專利,後來在這方面沒什麼大發展,搞不好也跟年紀輕輕要帶孩子有關。
二十年多前的股市,手機在手查起來倒是挺方便的。
林雙那時才多大?小到看不見!
在手機上查到了一個比較細的介紹資料,可能不是太準確,但足夠了。
林昭是個投資大師,她的投資不光是在股市,而是在各種資源上,同時又刻意保持自己的神秘屬性,就好像她也有個系統似的。
「小歪,她有沒有系統?」
「任務期間不能給提示,如果你一定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扣除十個億,願意嗎?」
「不願意!」
現在他在系統里存了一堆的錢,沒辦法拿出來用這是事實,錢多到一定程度是有數字感,但不可能這麼用。
其實答案無非就是兩種,一個有一個沒。
有又怎麼樣?
沒有又怎麼樣?
感覺應該沒有,有系統的人,怎麼可能踢自己一腳就把腳扭傷了呢!
至於長得好,那是天生的,有錢,那是因為她聰明。
其實林雙還考慮過另幾種可能:重生、穿越.……
可林昭已經很明白說過,她能讓人保持情緒穩定。
這裡頭潛台詞是什麼?
其實是操控人心啊!
就這幾十年的環境,拿到這種金手指的人別說發展二十年了,一年就能當上世界首富。
人已經很有錢了之後,錢帶來的吸引力就不再是錢的本身,而變成了過程中的或許會有的『成就感』、『價值感』以及『安全感』
之所以說或許會有,是因為可能並不會有。
阿倫特在《人的境況》一書中對馬克思的勞動觀提出了批評,因為在她看來,馬克思一方面把勞動視為人之為人的存在本質,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主要地方,另一方面又宣稱勞動是人的限制因素,要消滅勞動獲得自由,這是個矛盾。
如果接受黑格爾-馬克思傳統的辯證發展觀,這是個上升的過程,並不矛盾。
另外阿倫特指出,人類在獲得更多的自由閑暇之後,帶來的不是勞動解放,而是更貪婪的消費**,這種消費行為又是以勞動為成本的。
這種洞見跟後來被越來越人關注到的消費社會批判基本是一致的。
首先,這種消費主義與經濟結構變化和非生產性勞動增加有關。
其次,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確實有「生產中心論」的傾向,忽略了生產本身是以「需要」為前提的,有了需要才會有相應的生產和滿足。
如果說未來真正會實現勞動解放的話,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需要」的革新,而「需要」的革新同時也是人的革新。
林昭她需要什麼呢?
這個問題如果她不給答案,林雙只能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看外面的那些人,二是看自己。
林雙自己,錢多了沒辦法拿出來用,卻還會接任務,任務本身也沒有什麼太多意思,卻能給他帶來額外的獎勵,身體方面的。
這裡面或許是對強大和美的追求,也可能是起到一個安全保障。
想必林昭也是一樣。
說不定投機行為有助於她的能力增長。
畢竟投機市場裡面的參與者,那個情緒的變化,恐懼和興奮的交替頻度是何等之高。
「林雙,下來吃飯。」外頭傳來林昭的叫聲。
林雙關上手機出門。
林昭正站在他門前。
「表情這麼緊張,在做什麼?」
「緊張嗎?」
「目光游移,撒謊了,算了。」林昭當先往前走。
「剛才有點好奇,就查了下有過哪些妖股,發現有個叫東方電子的,漲了六十倍。」
「有什麼奇怪的,上百倍的也有,這些東西你不用學。」
「哦……您是什麼時候學交易的?」
「我嗎?那好早了……你為什麼想知道這個?」林昭停下腳步。
林雙無奈,又不能說為了完成任務:「一點點好奇心,沒關係不說也可以。」
「93年吧。」
林雙愕然。
國內的股市是九十年代發展起來的。
頭幾年有瘋漲有暴跌,一直伴隨著試點關停的聲音。
一直到九六年才納入國民計劃,確定要快步發展。
1996-2000年有一段牛市,正是伴隨著這改革過程提速的。
這幾年裡,在流動性寬鬆以及風險偏好提升的前提下,疊加當時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牛市,當時A股表現最好的也是以地產和科技為代表的小盤股,當時大部分地產公司當時市值都很小。
而當時有個科技股的龍頭——東方電子,在2001年8月因受到證監會調查暴跌,其復權價到過330元,前後有60倍的漲幅,僅次於深發展。
大概是88年出生的林昭之前並沒有說她在哪個時候參與了股市買賣,但沒說不代表沒有,畢竟在九六年那時,大城市裡頭有些家庭已經有了家用電腦,還可以上網。
天才少女其實也是可以指導父母去炒股的。
牛市之後就是熊市。
此前的1996-2000年牛市,是一個經濟增速繼續持續回落的環境,但由於流動性寬鬆和改革推進,反而推動股市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林雙算了一下,這個時間,林昭是八歲到十二歲,也正是她說自己搞了幾個發明拿到了幾個專利的時間。
2001-2005年的熊市,其實經濟在加入WTO后出現了明顯的回暖,但是由於估值泡沫化,和實體火熱導致資金撤離股市,使得市場整體持續下跌。
什麼叫實體火熱,其實就是實體經濟可以賺錢了,主要還是外貿。
林昭大概是這個前期把專利賣掉換錢的。
可換了錢之後,又是熊市,結果正好**成為了當年股市的一個重要擾動因素之一。
這個公共衛生事件她自己說是參加了,當時應該才十五歲。
「你這什麼表情啊?」林昭似笑非笑看他。
「那時候您家裡就有電腦了?」
「95年以前,大戶室貴賓室可以電腦交易,96年開始,散戶大廳有了自助委託機,在營業部之外可以網上交易,也是從96年下半年開始的,一開始是通過電視閉路線、專用卡在電腦上收看行情,年費一千多,通過電話委託交易。
97年之後,互聯網逐步普及,電腦交易和現在完全一致,只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交易軟體。
最早的櫃檯交易,每一次委託收費10元,后降至5元,直至免費;最早開通電話委託,要100元的開通費;開通網路交易,要200元的開通費。都和搶錢差不多。」
「所以您最早是去櫃檯的?」
林雙很難想像一個五歲大的孩子去證券公司櫃檯說自己要買什麼股票。
「當然是家人帶著的。」林昭眼中似乎有一瞬間流露出異樣,被林雙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