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73章 準備

  第73章 準備 

  小道士心道:在公主心中,我便是無所不知的謀士?宛如張子房、諸葛亮那般? 

  這麼想著,小道士心中那年難免帶著些沾沾自喜,心道:原來公主如此高看貧道,嘻嘻~ 

  姜思樂也不再賣關子了,直接將她之前在綠枝那裡道聽途說的故事,對著小道士全數講了出來。 

  「所以,你說我這把劍要的好不好?」 

  姜思樂笑意盎然,這一笑,便恍如百花盛開般絢爛無比。 

  但她對面的小道士全然免疫了這魅力,心裡正細細琢磨著姜思樂適才所言,越想越覺得妙。 

  「好!好極了!」 

  「那把劍,真的斬了先太子的腦袋?」 

  小道士興奮的不停追問道,眼神中閃爍著八卦的光芒。 

  但這邊,看小道士已然心結消失,又是一副興緻勃勃的摸樣了,姜思樂已然沒有了興緻繼續講下去。 

  她懶散的靠著軟枕上,微微眯起眼來,不想言語。那墨色的髮絲輕輕束起,只留下些許落在肩膀旁。 

  但小道士這股興奮的勁兒還沒有消,一直追問著,宛若一隻活蹦亂跳的大號蒼蠅。 

  「是是是,親手斬的,我親眼看見的!」 

  姜思樂被糾纏的不耐煩,強忍著將這個唯一的謀士扔下車的慾望,別過臉去,閉著眼敷衍的說道。 

  「可,按年月……」 

  你還沒出生呢…… 

  看著小道士還在絮絮叨叨,姜思樂怒氣狂飆,將小道士給趕了出去。 

  狼狽的小道士從地上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嘴中不由的嘟囔著: 

  「氣性可真大……簡直和那先帝一個模樣……」 

  …… 

  成州城-府衙 

  成州知州陶嘯正在府衙內,跟手下的一群官員叮囑著,一臉嚴肅道:、 

  「這公主即將到咱們成州,你們可莫要惹事。陶某的眼裡是容不得沙子,但那公主的眼睛里更容不得。」 

  說著長嘆一口氣,想要警醒眾人道:「想想那江州的慘狀,到時候,惹了事,某要叫陶某來給你們擦屁股!」 

  看著自家上司如此吹鬍子瞪眼的模樣,那些青衣官員眾聲道:「下官定不忘大人教誨。」 

  陶嘯正撫著鬍子,滿意的點著頭,卻看到屋內又來了一個人。 

  這人身穿盔甲,氣宇軒昂,那鬍子已然花白,但面上卻半點不顯老氣。 

  陶嘯揮了揮手,眾人都識趣的退了下去。 

  還有人偷偷瞄著那來人,面色帶著驚懼。 

  「欒兄,你今日怎麼有空到我的府衙來?」 

  這人正是駐守在成州的鎮遠將軍欒仕昌。 

  欒將軍大大咧咧的坐到那一旁的紅木椅上,面色帶著笑,可那他面相威嚴魁梧,便是笑了,旁人見也是害怕更多。 

  但陶嘯到底是不一樣,他和欒世昌是多年的同僚好友,這幅摸樣他見的可不少,就連這人的糗樣陶嘯都沒少看過。 

  「我不來,你估計也會請我來。 

  所以我這不識時務的來了嘛……」欒將軍一端身邊婢女新上的茶,便是一頓牛飲。 

  「不錯,我是要去找你呢。」 

  陶大人也一臉笑眯眯的模樣,但欒將軍看著,只覺得那笑容真有些瘮得慌,轉開話題問道。 

  「那公主還有幾日到?」 

  「我估摸著,明日能到。」陶大人清晰說道。 

  「總算到了……」欒將軍不由的舒展了一下筋骨,繼續道:「應是半個月前就能到成州,這時日可拖得久……」 

  陶大人眉毛一挑,道:「那也不是你我能管的事,那軍隊里如何?都警示好了?」 

  欒將軍輕輕點了點頭,面上的笑意收斂,認真道:「你莫不是杞人憂天?」 

  「我可不信,我那手底下的漢子能被那公主給收買了。」 

  聽到這兒,陶大人不由的長嘆一口氣,道:「我這不是為了以防萬一?」 

  「你是沒看到那民意沸騰的模樣,不說遠了,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歲州。」 

  「那苦地方,使團停了三日後,據說送行之人上萬,整個歲州城的百姓都去送這位殿下呢……」 

  「就連白髮老嫗都走了好幾里路相送……」 

  說著,陶大人不由的搖頭感慨。 

  「莫說了,自從那次看了你那信,你說她真是神女下凡我都信。」 

  欒將軍經過上一次的震撼,顯然已不再敏感。 

  陶嘯瞥了這位老友一眼,繼續道:「管好你的人,這次公主最多只在成州三天。 

  那青夷人都已經等不及了,幾次三番的派著騎兵在邊境晃噠著。」 

  「我看他們就是野心不死!」欒將軍帶著怒氣道。 

  這些年他次次和青夷騎兵交鋒,但唉……戰況只能說是好壞參半。 

  尤其是那前慶關,真是得了又失,失了又得。 

  前慶關距離青夷近,反而距離附近的守城遠。老將軍幾次三番奪回來,卻不過半月又被奪走,之後痛定思痛,才又向朝廷建議,在距離前慶關不遠和望城不遠的地方,建了山河關。 

  如此,軍兵駐守便在山河關,與青夷斡旋征戰。 

  上一次青夷兵抵到司水河畔時,老將軍才知曉此消息。 

  一看,原是那前慶關繞路,才悄無聲息的摸到了山海關身後。 

  那時,老將軍也心中冷汗不斷,原以為青夷定會派兵增員,乘勝追擊,而自己這個守將,會以這失職之罪,遺臭萬年。 

  正當滿心懊悔之時,卻突然收到朝廷的消息,讓他繼續駐守山河關。 

  這時欒將軍才聽說了,這次青夷派兵來,是為了求娶一位公主。 

  …… 

  陶嘯且不管這位老友心中回想著什麼,警示道:「明日來與老夫一天接待公主時,定要帶親兵三百前來。 

  據說公主沿路招募人手,如今使團甲士已過五百之眾啊……」 

  說著,陶嘯不由得一陣唏噓。 

  每年朝廷徵兵,多數的青年壯漢都是往北方跑,各個想入京營,各個想當禁軍。 

  若是想參軍,為國效力,哪裡有人專門跑到這苦遠的成州來? 

  陶大人對於欒將軍手底下的那群老頭兵都很了解。 

  新來的,要麼是犯了事,被朝廷派來的;要麼就是附近偏遠的鄉鎮,還有歲州等這種窮地方,百姓無路可走,只得參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