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114貽笑大方
第114章 一114.貽笑大方
田二丫挑眉:「不是偷來的,也不是搶來的。你明天讓你的新娘子戴上。也算滿足咱爹娘的願望。」
鐵柱還要追問,被田老漢拉住。
田老漢喜滋滋:「明天成親時,翠翠戴上這對金耳環嫁到咱們家,咱們家可就光彩了。咱們幾輩子人娶媳婦,也沒有能夠讓媳婦帶上金首飾。二丫,你真是給咱們家爭氣,爹和你哥都謝謝你。」
「我是為我哥還能想著我,不是為了你。」田二丫還一個白眼,回到三尺鋪面。這幾天,她就賣出去十幾把剪刀,照這種情形下去,製備新娘嫁衣和陪嫁的銀子都沒有指望。也是因為如此,她才動了去省城當大師傅的念頭。現在她又去不了,必須想辦法盤活生意。
他們田家刀劍鋪店鋪位置偏遠,邊上是河溝和荒田,吸引不了多少人流量。爹和哥哥打造的鐵具多是鐵鍋和鐮刀、菜刀、鐵掀,面對的受眾人群是路過店鋪幹活的農民,不愁生意。她賣的主要是剪刀,路過的行人偶爾才會來買一把,一把能用上三五年,來購買的人更少,怎麼能多賣些剪刀,真是撓頭!
在她的苦惱中,哥哥田鐵柱和劉媒婆的女兒翠翠的婚事如約舉行。
婚禮倉促而簡單,請了幾個嗩吶手吹響,牆上貼著喜字和對聯就算布置完畢。
田老漢雖然遺憾婚事沒有風光大辦,但是,兒子把媳婦娶到家,心滿意足,笑容滿面招待賓客。
劉媒婆病殃殃地靠在主位上,實在不滿意女兒就這樣嫁入田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她被田二丫浸泡在涼水裡之後,穿著厚厚的棉衣,身體依然發寒,走路的氣力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女兒一身簡單的新娘裝,乘坐兩人的小轎嫁過去。好在,女兒戴了一對金耳環,不顯得太過寒酸,她也默許了。
田二丫看著哥哥穿著新郎裝容光煥發,平日低垂的頭也高高揚起,笑容滿面,驚嘆婚事給他帶來的轉變,也憧憬著鄭元升來迎娶她的畫面。
鄭元升日夜苦讀。這一次考試其他至關重要。如果一舉而中,不僅有功名在身,爹娘也不能完全做主他的婚事,他能娶想娶的女人。他雖然相信自己的文采會高中舉人,但是,也怕有變數,這幾日廢寢忘食,抓緊一切時間複習。
鄭家和吳家的其他人比他還要緊張。待考試這一日,眾人要簇擁著他去考試,被他攔下,騎馬帶上書童夏季趕往考場。
半路,他們被吳靜姝的丫鬟芍藥攔下:「四少爺,四少奶奶特意做了羹湯和點心,供您在路上服用。」
鄭元升看邊上停放的馬車,知曉吳靜姝在偷看,冷冷的道:「不必,家人已為我準備食物。這在大街上,還望你家小姐自重。」
吳靜姝聽著他疏離的言語,放下掀起的轎簾,銀牙緊咬。
夏季在一旁百無聊賴的扭頭望向別處。吳家小姐真是賢惠,前幾日就派人不停的給四少爺送護膝和衣服等物品,可惜少爺不領情。現在她又特意在半路上送上心意,可惜還是四少爺潑了冷水。他知道四少爺心意已決,不會再吳小姐重歸於好,不禁想著吳小姐如果當初沒有逃婚,她和四少爺必然是,琴瑟和鳴的恩愛夫妻。
芍藥提著食盒和包袱退回來:「小姐,四少爺不肯收。」
「我長著耳朵,聽到了,用不著你廢話。」
芍藥聽著她氣鼓鼓的語言,趕緊收口。自從小姐追尋心上人未果,重新回到縣城,溫柔的脾性也開始變得有些暴躁。 吳靜舒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芍藥,拐彎去田家刀劍鋪。」
芍藥一愣,連忙命車夫前往目的地。
吳靜姝來到田家店鋪時,田二丫正滿頭大汗修整路邊的溝渠。
田二丫看馬車在自家店鋪門前停下,特別高興:「客官,我剛修整完這片空地,您可以把馬車停在這邊。不知貴客想要買點什麼?」
吳靜姝從車裡走下來,看一看店面和招牌:「小二丫,你乾的不錯嘛!那麼快就有了店面。」
「多虧了小姐的福。我正是用您賠付我的那一百二十兩銀子才置辦下店鋪。」
「看來你是因禍得福。」吳靜書看店鋪裡面有屏風隔開空間,靠路邊狹窄的三尺鋪面里擺放著一張小桌子,掛著許多剪刀。她嗤笑道:「就這一家小店鋪,你們家還分成兩個鋪面。看來窮人果然容易見利忘義,因為錢鬧分家。」
田二丫眨巴眼睛,怎麼聽著這番話有點泄憤的味道呢?
翠翠在鋪面的另一角正在擦拭櫃檯。成親的第二天,她開始在鋪面幫忙。鐵柱看鋪面,有媳婦和妹妹照應,主動在後院搭個窩棚放置鐵爐子,日常在那裡忙於鍛造鐵具。翠翠開始學著接手鋪面的迎來送往,她剛想招呼吳靜姝,聽到這話,不由一眼田二丫。她聽她們的談話,猜測出來人是吳家小姐,好像還是來找茬的。
勺藥四下張望:「你這個鋪面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怎麼讓我們小姐挑選剪刀?」
田二丫忙從桌子底下鑽入三尺鋪面,拽出一把凳子:「吳小姐,您請坐。我本來想在這裡裝上紗簾和座椅,還未來得及布置,先辛苦您在這裡坐下。」
吳靜姝納悶:「你在外面裝紗簾做什麼?」
「我想著以後萬一有女客來,裝個帘子也方便她們在我這裡多待一會兒。」
「好多賣上幾把剪刀?」吳靜姝嫌棄地拿起一把剪刀,「我聽說你之前為武備院鍛制剪刀,以為你鍛制的剪刀多厲害。今日一見,甚是普通,和平常百姓家用的剪刀,沒什麼兩樣。」
田二丫不解:「剪刀都是這個樣子的呀!」
「哼!真是未見過世面。你修道路、在鋪面前裝帘子,無非是想攬一些大戶人家的女客來你這裡買剪刀。你這個店鋪位置偏僻,裝修普通,邊上多是田地。來你們店的顧客都是窮苦百姓,他們對剪刀的要求不高,你店裡鍛制的剪刀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這種外表笨拙、看似粗製濫造的剪刀想登入大戶人家,無異於村姑想嫁狀元郎,惹人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