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第565章 大明不要梯田
第565章 大明不要梯田
洪武三十五年。
北平的老英雄人物王真,金州發展的奠基人,奉朱高熾的旨意,巡視烏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的驛站道路修建情況。
董卜韓胡宣慰司。
洪武六年,蒼旺業卜率番部歸順,召至京師,親頒敕印,賜授董卜韓胡宣慰使司職,世守邊藩,三年一貢,此時當地並沒有徹底歸附,要在永樂朝才上疏請求內附。
今非昔比。
大明的勢力提前深入高原。
王真和一千多大明士兵,使用耗牛與馬匹運輸補給,士兵主要來自四川,王真也調守四川多年,隊伍上並沒有出現意外。
「怎麼樣,好些沒有?越往裡走越難。」
王真關心的問道。
幾名技術人員各個人仰馬翻。
「還能堅持。」
「可不能胡鬧啊。」王真提醒道。
「哈。」
一名狀態最好的技術人員堅定的點了點頭。
他們要來研究高原的氣候,大氣壓的實驗,在高原可以得到驗證,他們需要在高原進行更多的實驗,帶回去實驗結果。
「照顧好他們。」
王真見狀不再勉強,交代了幾名士兵。
四川與高原的交界處就是董卜韓胡宣慰司。
得知明軍的到來,當地的宣慰使南葛帶著他的人馬前來迎接,雙方於大金川會面,南葛熱情的招待了王真他們,還有不少在當地做草藥生意的商人。
土樓。
王真與南葛碰杯。
「我是來調停的啊。」
南葛聽到王真的話放下了酒杯,露出詫異的眼神。
「你上疏朝廷,說答隆蒙招討司和碉門招討司攻伐你,明人不說暗話,我在四川聽過你們的矛盾,大明不會任由伱們妄生兵戈,破壞地方秩序,導致百姓受苦的。」
「朝廷有什麼主意?」
「以各自現在的勢力範圍為界,誰的土兵也不許越境。」
「可是他們越境了不承認怎麼辦?」
「所以這也是我此次入高原的目標之一,除了四川的明軍會常例巡視高原,也會聯合諸司土兵,誰敢破壞當地的穩定,就會消滅誰。」
南葛沉吟了起來,思考其中的得失。
歷史上永樂十三年,此人親自去京城要求內附,隸屬關係持續到清朝康熙元年。
「如果我要求內附呢?」
南葛突然說道。
王真怔了怔,沒想到南葛會提出這個要求。
要求內附大明的土司並不少。
特別是這兩年。
內附大明的好處太多了。
就像太子殿下所言,什麼叫文明,有人口的地方才有文明的基礎。
南方大片的叢林,沼澤,丘陵等無人區,就是漢人一步一個腳印,靠著農具開墾出來的,豐富的糧食,帶來了更多的人口,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種田,很平常的一件事。
可能把田種好,卻不是簡單的事情。
西方人一直進入到工業革命時期,才能收穫到比種子高出四倍的糧食,而中國古代最高達到一比四十,其中蘊含的意義是巨大的,中國的農業種植成行業體系,並不是靠個人能發展出來。
塞南行省的台吉們,就是被北平的繁華所吸引,移居到了北平行省。
「如果你想要內附,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歸屬於四川,我和你聯名上疏朝廷。」
「甚好。」
南葛高興道。
王真答應讓他的領地歸屬到四川,是他意外的驚喜。
當晚。
王真與南葛徹夜暢談,描述未來的前景和發展。
而南葛的態度,大明的商人們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他們在此地經商,壟斷了貿易,靠著內地的商品在當地賺了一頭,然後又在當地發展中草藥又賺了一頭。
「你們做的不錯。」
王真接待了商人們,給予了他們讚揚。
十幾位穿著綢緞的商人非常的興奮,多少也是功勞。
不久。
董卜朝胡宣慰司的奏疏發去了京城,大金川由明朝流官治理,小金川則由南葛家族世襲自治,此地歸屬於四川行省。
王真告別了南葛,前去答隆蒙招討司和碉門招討司二司。
聽到南葛內附的消息,兩位招討使面面相覷。
「你們是我大明的世襲土官,當保障地方的和平,而不是成為和平的破壞者,理當為國效力。」
王真在金州治理了數年,與隔壁的奴兒干各部也打過交待,對於眼前的土司們並不陌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從唐朝衰敗開始。
各地都失去了秩序,如今大明已經穩定,可各地戰亂卻不止。 不光百姓深受其苦,各首領也有許多厭煩了。
亦力把里和哈密的亂象,並不是獨有的,而是大多如此,希望和平的人,不只是大明內地人。
猶如東察合台汗國,幾百年下來大大小小數十個勢力,巴掌大的地方,可想而知廝殺有多嚴重,也是當地人口稀少的原因之一。
「有朝廷做主,我等不敢違。」
兩位招討使恭敬的說道。
王真滿意的點點頭。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高原的和平而來,各部都要停止互相攻伐。
後世有人說大明採用的是羈縻自治區。
完全是把清朝的一套代入到了明朝,兩者根本不一樣。
清朝的治理下,各邊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明朝是以治理為目的,帶去真正的和平。
包括所謂的成化犁庭,也是沒有良心的建州女真部,見明朝土木之變國力大損,趁勢燒殺戮虐,並擄走了數千漢民男女回去當奴隸,引來的懲罰行為,明軍救回了上千名被建州女真部擄走的百姓。
而建州部最初遷移到富裕的土地,以及獲得內地的物資,都是永樂皇帝同意和給予的。
白眼狼就是白眼狼。
改不了的基因。
畏威而不懷德,和倭寇是一樣的基因。
從最早的老老實實的承認晚晴誤我中華的反思,當得到寬鬆的環境和一視同仁后,部分有心人立馬藉機搶佔話語權,變成了中華文明都會如此的思想。
猶如當下的這三個人,不是明朝的調停下,哪裡有董卜朝胡宣慰司數十萬百姓長達兩百年的安寧。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古人早就知道的道理。
王真離開了大小金川,然後前去了贊善王和贊教王的駐地,宣達了朝廷的旨意,要求他們協助穩定地方的和平,不要推波助瀾戰爭的發生。
朵甘都司巡視完后,王真又去了烏斯藏都司。
聞教王,聞化王,大寶法王,大乘法王,乃至牛兒宗寨行都司,領奔司寨行都司,各地萬戶府。
高原的生產力太弱,根據現在大明的宗旨,仍然以自治區為主,但是要加強各地的道路暢通,保障洪武初期修建的驛站體系的穩定。
一千餘大明新軍的身影出現在高原地區,雖然沒有留下來,可意義很大。
當王真返回四川后,四川大量的商人湧入了高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哈密和亦力把里的棉花產地越來越廣,靠著修建的鐵道,大量的商品貿易,引起了四川本地商人們的眼紅,他們也想吃上一波紅利。
只是可惜。
鐵道工程總部並沒有在高原修建鐵道的計劃,實在是力有未逮。
雲貴地區艱難,用人頭來湊。
可高原嘛。
只一個高原反應就成為了鐵道工程部解決不了的問題。
王真去高原的時候,四川東部的湖廣行省,被拆分為湖北和湖南行省,各設三司,以此支持地方工業化的發展。
湖北行省的省府設立在武昌,湖南行省的省府設立在長沙。
應天府與京城剝離。
應天府的省會仍然在京城,但是京城衙門只治理京城,應天府府衙治理行省,以此推動應天府的工業化發展。
自此。
奴兒干都司,塞北都司,東察合台都司,烏斯藏都司,朵甘都司,占城都司,大員都司,共七大都司。
遼東行省,北平行省,大寧行省,開平行省,山西行省,陝西行省,西域行省,亦力把里行省,山東行省,河南行省,湖北行省,湖南行省,四川行省,雲南行省,貴州行省,廣西行省,交趾行省,廣東行省,福建行省,江西行省,浙江行省,應天府行省,二十二行省。
大古刺宣慰司,底兀刺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孟養宣慰司,麗川平緬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車裡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寮國宣慰司,十大宣慰司。
「行省和都司整合完畢,除了烏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仍然以高度自治為主,其餘五大都司也已整合完畢,當下應改重心放在十大宣慰司。」
「遷移人口大省的無地人口到人口稀缺的行省,例如塞南行省。」
文華殿。
朱高熾和眾臣商議。
江西,福建這些行省不用提,土地少人口多,屬於要外遷的對象。
種什麼梯田,用得著這麼辛苦。
要種就種好地。
「自從去年告知暹羅宣慰司,讓他們結束對素可泰地區的壓迫,今年以來不太聽話。」解縉受到了楊士奇的公文,在朝廷上說道。
「暹羅覺得自己的吃虧了,緬甸覺得自己是霸主了,都有自己的心思。」
朱高熾笑道。
安南小霸王沒有了,其他的地區覺得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寮國不行,很乖很聽話。
至於西邊的那些宣慰司是新歸附的,目前大明的影響力並不高,屬於可有可無的存在,朱高熾也沒計劃今年就對他們動刀子。
「木邦宣慰司也不聽話,雲南西南部的土司和木邦宣慰司一下子打,一下子和好,還有那八百大甸宣慰司。總體上來說,這些地區還缺乏王化,可我不想等太久。」
朱高熾已經感覺到了帖木兒帝國的蠢蠢欲動。
陳誠是他派去的使者。
至今沒有音訊,朱高熾不會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