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422.第421章 讓我們留名青史吧

422.第421章 讓我們留名青史吧

  第421章 讓我們留名青史吧

  廖鏞看到了不一樣的社會。


  天津漕河碼頭的繁華,北平的不夜城,嶄新的高樓,更加寬廣的街道,公園,廣場。


  到處修建的高大的水塔,巨大的鐘樓。


  絡繹不絕的馬車。


  騎著騾驢馬代步的人們。


  密布的鐵道網路,時不時看見的冒著蒸汽的火車。


  街道上一家接一家的酒樓和食鋪。


  各色的商鋪。


  整齊的燈柱,街道商鋪掛著看不到頭的招牌,旗幟,燈籠,甚至街道上懸挂的繩索,下面有一排排的各色小旗子和裝飾。


  街道上有路牌。


  每條街道上有公共廁所。


  街道上的人們絡繹不絕,穿著各色各樣的衣服,還有不少的女性婦女。


  北京城的周邊郊區,修建了一片又一片的新城區,沒有擴建城牆,到處都是高樓。


  最多的就是工地。


  工地連著工地,一棟棟的房子正在修建中。


  新的樓房鋪設更多新的技術,冬天使用蜂窩煤取暖的磚道,壓水井,集中供水的管道。


  明亮的玻璃窗,乾淨漂亮的油漆。


  農機店裡,廖鏞看到各色各樣的農機,一些是他在書本上看到過的古記載,一些是他未見過的。


  一棟八層巨大樓房的北平圖書館,裡面有十萬本藏書,在大樓的廣場下,有巨大的水池。


  在大樓的頂端,懸挂了水塔,還有奇怪的管子,說是防火用的。


  防火廳。


  幾十輛水車,水車車輛懸挂著抽水器,可以抽水后,人們利用壓力向高處噴水。


  警衛廳。


  從布政司脫離出來的衙門,負責維護地方治安,抓捕宵小等治安類的工作。


  「這就是恩師所言的,北平要施行的小衙門嗎。」


  廖鏞醒悟。


  一個個衙門從布政司脫離出來,雖然還屬於布政司管理,但布政司的權利仍然被削減了。


  廖鏞心裡的壓力大了起來。


  欣欣向榮的北平,並不是應天府輿論中的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賣報嘍。」


  「賣報嘍。」


  賣報的孩童換了一批又一批。


  流入北平的人口絡繹不絕,這些初來乍到,還未享受到北平工業化發展紅利的人口,仍然處於貧困線上。


  他們許多人還在北平尋找機會,或者剛加入工作,還沒有改善生活環境的積蓄。


  「來一份報紙。」


  廖鏞說道。


  找了一家酒樓,在大廳中點了兩樣菜,一邊看報一邊吃飯。


  「報紙是改變輿論風氣的利器,看來我得跟恩師寫封信,提醒下恩師,北平報社在京城開的分號,要找個機會禁了。」


  廖鏞因為家庭原因,沒有繼承家裡的爵位,目前只是散騎舍人,對此他是不滿的。


  所以他選擇了投靠皇太孫一系,拜方孝孺為師。


  這條道路是金光大道。


  黑白通吃。


  歷史上,此人坐火箭一樣升起,官至都督,此人的眼光和才能可見是有的。


  報紙的威力,廖鏞很快就發現了。


  在南方。


  北平的報紙並沒有傳過去,所以南方的輿論是掌握在鄉紳手中的。


  報紙上說誰好。


  那麼很多人就會受到影響。


  同樣。


  在沒有報紙的地方,鄉紳們說誰壞,百姓們就會受到影響,認為誰是壞的。


  在報紙上,廖鏞還看到了幾個人的名字。


  「這些人竟然來北平了。」


  鹽商的富,大明是人人皆知的,那些最大的幾家鹽商,名字也有許多人知道。


  明初並不是人們古板的印象中,對商業是徹底抗拒的。


  開中法就是明初對鹽商們的鼓勵。


  對朝廷,邊軍,鹽商都帶去了好處,獲得了鹽商們的積极參与,能制定這條法律,會不知道鹽商有多富么。


  廖鏞看到了這些人的名字。


  「看來鹽商們是支持北平模式的。」


  北平的社會,高度的流動性,是無法管控人口的,廖鏞穿著尋常的衣服,彷彿一名南方來的讀書人。


  北平也有大量南方來的讀書人,並沒有引起旁人的好奇。


  之前接觸過的幾名衛所官員,要麼是被仇恨沖昏了頭腦,可以利用但不值得重用。


  要麼是接受現狀的,並沒有反抗的勇氣,廖鏞一時之間,有些無從入手的困惑。


  於是他很快離開了北平,坐車鐵道上的火車,去了山西和陝西。


  在廖鏞離開的當天。


  調研司。


  社會理論研究室,一名工作人員拜訪了劉通。


  這位最早一批向報社投稿,成為職業投稿人的作家,並且獲得過文化獎的大作家。


  「劉大師,您年初發表的一偏對未來社會推論的文章,掀起了文學上的新流派。」


  「不敢當。」劉通客氣的說道。


  「今日來打擾劉大師,因為我們部門是新成立的,專門研究社會發展理論。」


  「聽說過,但是具體要做什麼,並不是很了解。」


  劉通很熱情。


  新成立的部門,在社會上聘請許多有名的人,有出名的理數家,有出名的發明家,醫學家等。


  劉通是新時代的模範人物,對此一直在關注,今日被人找上門來,心中忍不住的激動。


  「是這樣的。」


  「我們部門成立的目的,是聘請社會上的賢達人士,通過各方面來計算社會的發展情況,根據各方面的數據得出推論,交給上面參考。」


  「您是文學大師,是對未來社會理論推論的奠基人,因此特誠邀您加入我部。」


  劉通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說道:「我的那篇文章,其實很多都是錯的,許多已經被現實否定。」 北平的土地革命,以及四省開發大項目,直接改變了社會模式,又一次的大變,讓劉通根據前幾年社會發展做出的推論,大多數都成為了笑談。


  「犯錯是正常的,要是人人都能推算出未來也不現實。」


  工作人員不以為意,主動解釋:「根據評級,每個月會給不等的補助,並不需要坐班。」


  「我們部門為劉大師準備的是每個月三角錢的人才補貼金,平時什麼也不幹,也會照發不誤。」


  這麼好的事,三角錢對於現在的劉通不算什麼,但劉通也沒有到視金錢如糞土的地步。


  於是劉通同意了工作人員的聘請。


  加入后,劉通才知道這個部門的龐大。


  有好些個團隊。


  劉通分配的團隊,是一位理數家帶隊,向社會人口分配預估數字模型推算的小組。


  他的職責是散發他的腦洞,對未來社會做出推論,補充這個小組的模型構架。


  團隊的辦公室在中華重工總部區。


  因為人員的原因,每個項目組都不在一個地方,劉通所在的項目組,有龐大的資料室。


  劉通看到了更多屬於保密類型的資料,有未來的工業發展計劃,有未來的軍事改革計劃,未來的鐵道建設計劃等等,甚至還有宗藩體系大計劃。


  在閱讀這些資料之前,劉通簽了一份保密條例,上面有嚴格的措施和處罰。


  劉通根子正,沒想過背叛北平,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壓力,痛快的簽訂了保密條例。


  看到了這些資料,劉通才曉得,自己之前的推論是多麼的淺薄,內心有些不好意思。


  在他們的隔壁,是工農人口分配項目小組。


  劉通在項目組呆了半個月,看完了所有的資料,不用再來報道,在家中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做出了巨幅的未來社會推論圖。


  他提出的一些問題,還有別的人提出的問題,綜合考慮后,其中部分問題引起了重視。


  調研司呈交給了朱高熾。


  「所以我才推動商人的力量。」


  「人力有限,人算不如天算,為了保障社會的穩定,商人的群體是必須存在,並且給予大力支持的。」


  朱高熾解釋道。


  眾人聽完朱高熾的解釋,這才恍然大悟。


  中華重工明明可以吞下全部的產業,卻在朱高熾的堅持下,把部分行業交還給社會。


  「商人們的資本集中,掙錢的速度遠高於普通百姓,並且這個速度會越來越快。」


  「在保障壯大中間層社會模型的理論下,對於商人們同樣會制定各種規章制度與社會責任要求。」


  「高額遺產稅只是其中一項而已,還有各項與中華重工看齊的工人待遇和生活環境。」


  「最終要形成無論是中華重工內,還是重工外的工人,沒有區別的模式。」


  蛋糕大了。


  分割蛋糕的還是那些群體。


  在如何分配的過程中,保障民眾分配到最大的一塊,勢必會得罪很多人。


  只有社會各界達成了默契,才能最終遵循這個規矩。


  西方現代化社會。


  是西方工人在幾百年的壓迫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運動,才讓社會各界達成了這個默契。


  那麼大明呢。


  百姓的幸福從來不會天上掉下來的。


  正如世界沒有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


  朱高熾想要當這個救世主,當然知道自己未來遇到的阻力會有多大。


  「恐怕會讓許多人不滿的。」金忠提醒道。


  金忠是人才。


  小王爺這麼做,哪怕內部都會有許多人不滿。


  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許多進步的地主和讀書人,以及商人們,主動加入了這個過程。


  他們的實力發展的很快。


  這個階層永遠不會消失,只會有新的變化。


  北平沒有資深勛貴,沒有根深蒂固的大地主階級,所以朱高熾面對的阻力小。


  但是不代表其他地方沒有。


  而屠龍者終成惡龍。


  現在朱高熾沒有對外宣布高額遺產稅,但是遲早會宣布的,宣布的那天,哪怕是忠心耿耿的張德輝,誰敢保證他心裡不會滋生不滿。


  因為按照朱高熾心中的遺產稅制定方法,張德輝死後留下的遺產,要收整整一半的稅。


  朱高熾看著眼前的金忠。


  靖難功臣。


  何嘗不是他的助力呢。


  這些中下級軍官,加入了新軍的組建中,在衛所將領權益被剝奪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受到影響。


  金忠的家族早已經衰敗,同樣是朱高熾可以大用的人。


  只是在這批人的成長中,朱高熾要警惕的是,不讓他們快速的墮落為傳統勢力。


  「有金先生,葛先生,有朱能他們這批將領,只要我們內部團結一心,外部的阻力並無法動搖。」


  朱高熾笑道。


  聽到小王爺如此推心置腹的話,金忠感動至極,士為知己者死,王爺是給他機會的人,而小王爺是培養他的人。


  「小王爺放心,屬下必定誓死相隨。」


  朱高熾信任的拉起金忠的手。


  來到大明這些年,從十五歲的少年,到二十一歲的年輕人,舊日彷彿還在眼前。


  「讓我們留名青史,成為後人敬仰的先民吧。」


  「小王爺之願,也是我所願也!」


  金忠大笑道。


  朱高熾露出微笑。


  不流血的變革,他從來就沒有幻想過。


  更不提如此的大變革。


  把蛋糕的利潤,讓老百姓拿大頭,是史無前例的巨變,必定會有流血發生的。


  從當初決定在北平引導中國模式工業化發展,創辦中華重工的那天,朱高熾就知道自己會面對什麼。


  大明工業化發展的道路,絕對不會向西方一樣,成為利益階層向百姓們吸血的更高效率工具。


  英國工人的壽命,比英國農民的平均壽命還要降低十歲。


  這是什麼概念。


  慘無人道啊。


  只有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阻力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小,否則工業化培養出來的利益階層,實力會更加的強大,那時候靠個人的引導是無法調頭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