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第282章 一切為了軍事的勝利
第282章 一切為了軍事的勝利
團建房區鋪設水管,涉及的行業會很多。
增加了對煤鐵資源的需求。
小王爺雖然不在北平,但中華重工的制度不斷的完善,每個大部門都有各自的章程。
而且跨部門合作也不是一次兩次。
這些年來多少次大工程,涉及了多個部門,這方面的經驗並不缺。
由軍商聯合辦牽頭,與各部之間協商,獲得外部商人的支持並理解,最終通過了這條方案。
在團建房區建造水塔,鋪設水管,家家通自來水。
調研司的工作人員,也對此次的計劃開始了調研和摸索,總結出其中的經驗。
七妹作為調研司工作人員的家屬,住在賀寬申請的臨時夫妻宿舍中。
宿舍是單間。
因為密集的房間,讓夫妻生活不是很便利,特別是有孩子的情況下,不利於家庭的生活。
團建房區的方案,調研司內部很早就知道了。
七妹也在宿舍做菜的時候,從別人的口中聽到了這個消息,心中開始留意起來。
「以前的團建房是我們中華重工自己的工人買,現在不同了,好多外面人都來搶著買。」
一名女工人和七妹在公用廚房,公用廚房不只她們兩人,還有別的許多人。
甚至有男工在燒火做飯。
那女工在調研司辦公室上班,家裡男人也是調研司的一名管事,雙職工家庭。
家中還有三個孩子,因為沒有時間照顧,所以送到了鄉下祖父家。
「如果你想要買,我勸你儘快的去選定房子,光遞交申請可不行,早買早成交,不然被別人看上,又是一樁麻煩事。」
七妹心動了。
「你挑好了嗎?要不然我們還是住隔壁。」
那女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們家你是知道的,三個孩子一直養在鄉里。」
「所以很早就定了,等交了房,一家人就會搬過去住,孩子也會從鄉里接來。」
單職工都有實力買房,更何況雙職工夫妻,買房對他們算不上大的負擔。
女工邊說邊往鍋里倒油,熱鍋中立馬發出「滋滋滋」的聲音,很快一道熱香味俱全的菜炒了出來。
工廠有食堂。
像女工這種雙職工家庭,完全不用開伙做飯,不過他們二人工錢高,偶爾會自己開伙。
等孩子接了過來,自家開伙次數會更多。
其實女工說的比較委婉,作為最早一批訂房的人,他們的房子很快就要交房了。
農村生活的百姓,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他們能接受到的信息和知識少到甚至沒有的程度。
他們只能從鄉紳口中,了解一些知識和信息。
但是工廠不同。
女工說話的成熟,對信息的了解,不是普通鄉婦可以追上的,並不是兩者有智商差距,而是所處的環境造就。
過了幾日。
女工搬家了,向左鄰右舍送了喜糖。
搬去了新家,女工早已按耐不住,催促丈夫請假,兩夫妻買了許多的禮品乘坐鐵道返回老家。
在鄉村裡。
許多孩子在幹活。
農閑的時候,他們也有一些活要干,不過也給了他們更多的時間玩耍。
一群孩子在村頭玩耍。
「娘。」
村頭出現的兩夫妻,雙手提著禮物,看到了黑黢黢的幾個兒子,露出了笑臉。
不久后。
村裡的孩子們,少了三個玩伴。
三個孩子跟隨父母進了城。
工業資源是農業土地資源的無數倍,特別是在工業化浪潮中,工業資源的遞增速度幾何倍增長。
如果這些農村的孩子沒有及時的進入城市。
那麼工業人口的人均增長資源速度,是農業人口人均資源增長速度無法追上的。
在起跑線上,雙方已經拉開了距離。
只有一些聰明或者幸運兒,才能追趕並超過,總體上相對比,已經有了無形的差距。
而現在的北平,雖然農具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並且有了化肥,但人均耕地能力上限還沒有打破。
北平現有的機器和技術,暫時無法突破這個上限。
這也是工業發展的瓶頸。
但這個瓶頸對於當下的大明,可以說是天花板的存在,也就不算瓶頸了。
簡而言之。
在這個時代中,工人的生活環境和前途,遠遠高於農民。
只有在下個時代,更先進的農業機器出現,讓人均耕地能力追上來,並且有廣闊的土地提供,才能打破這個現象。
調研司有名工作人員,在技術報上發表了一篇社會論文,引起了廣泛關注。
技術報。 為所有的有見識的人,提供了一個大的交流平台,這個規模和體系,能起到無與倫比的作用。
無數的先進知識發表在技術報上,更多的人看到從中學習和探討,然後促進更多的先進知識。
打破了傳統,讓人與人對面,或者書信往來的封閉式交流方式,轉為了公開化,規模化。
猶如私人通訊信息傳播速度和平台交流傳播速度的區別,兩者的效應不可同日而語。
技術報分離。
生活報帶走了很大一批的客戶,既細化了消息知識傳播,也讓技術報有了競爭的憂慮。
技術報作為老大哥,不會接受被生活報超越。
很快想出了一個新招。
在下一期的技術報上,會把上一期充滿了關注的文章,讀者們寫的書信討論刊登出來。
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讓許多訂閱技術報的讀者非常喜歡,獲得了大力支持。
也刺激了更多的人,開始動筆向技術報寫信。
向報社寫信的慾望,是大多數讀者都有的,一直到互聯網的出現,人們訴說自己想法的慾望,才離開了傳統媒體,轉移到了新興互聯網上。
「農村百姓很難接受到信息,他們對世界的變化反應很落後,中華重工自認為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一方,那就應該主動鼓勵農村人口進城。」
其中一個人的書信如此寫到,被技術報刊登了出來。
「農村百姓進城的速度,隨著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的發展速度成正比。」
「只有工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工業崗位,才能吸收更多的農村百姓,否則農村百姓進城后,也不能轉變為工業人口。」
「猶還記得當年,有少部分聰明的,主動從農村離開土地,遊離在中華重工廠區外乞討的流民。」
「這些流民呆在中華重工廠區,只能靠乞討為生,一直等到中華重工規模擴大,開始對外招工,這些等待多時的流民,終於得償所願進了工廠。」
「這也更加的證明,中華重工的發展速度的重要性。」
有一人如此寫道。
在這些觀念中,還有部分人嚴厲反對中華重工,認為中華重工敗壞了社會風氣。
這些書信自然不會被發表。
最終導致了,彷彿所有人都在誇中華重工好。
輿論權,牢牢的控制在中華重工手上。
那些反對的人,只能向自己身邊的人發表看法,面對中華重工公眾輿論傳播的規模,兩者無法相提並論。
工業化發展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多數人被中華重工掌握的輿論所影響。
他們認為工業化發展,是先進性的,任何反對工業化發展的人,都是愚昧無知的人。
這就是大勢。
而作為中華重工實際掌控的王府,名聲更是達到了巔峰。
燕王本身在北平的威望就不從,他的德行也不錯。
現在多了個小王爺。
兩父子在多數人的心目中,代表了正義的一方。
朱高熾的確認為自己是正義的
在當下的時代,他代表的就是先進生產力,任何反對他的人,就是反對工業化發展,是毋庸置疑的。
大寧衛。
朱高熾接見了一批又一批的將領。
這些將領多數來自燕山衛,他們心中有朱棣,這種形勢下,有中華重工體系,以及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帶動。
可以說整個北平,包括大寧衛所的基層武官,都受到了朱高熾帶來的好處。
比起前幾次的離開北平,現在的朱高熾,和中華重工一樣,都開始登上了真正的政治舞台。
「為什麼要促進社會生產力,最終目的是讓人們富裕起來,可人有惰性。」
「當人們富裕了,也會誕生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
在大寧將領們面前,朱高熾坐在上方,發表著他的講話,人們仔細聽著。
軍戶合作社的主要對象,還是衛所的小旗官和總旗官為主。
而朱高熾代替燕王出巡大寧。
他是燕王世子。
所以朱高熾雖然只是和許多將領是第一次見面,但沒有將領覺得朱高熾的威望不夠。
權利不是完全來自於自身,根源在下層。
權力的本質,來自於下級對上級的配合與服從。
只有更多的人接受北平模式,並加入其中,參與到其中的分配,那麼朱高熾的位置也就無可動搖。
「天下的道理,有許多道理可以說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事實是如此。」
「富庶的社會,更離不開武力的充沛。」
「大寧地區作為重要的軍事地區,保持武力是至關重要的,也是衛所之根基。」
「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下,讓社會資源傾斜衛所和軍戶,是為了保障武力的強盛。」
「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精神文明絕對不可落後,大明的軍隊,除了勝利之外只有勝利。」
「一切手段都是為了軍事上的勝利。」
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內外,嚴格施行軍籍工人優先政策,朱高熾第一次對公眾發表了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