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燕王明白,女帝迷糊,那就找許
第140章 燕王明白,女帝迷糊,那就找許守雲!
「還沒有吃飯吧?燕王叔,陪朕吃一點!」
姜靈淡淡的開口。
語氣雖然平淡,但意思卻是不容置疑。
「謝陛下!」
燕王看著眼前這個侄女,心中著實摸不清她是怎麼想的。
原本來之前,氣憤不已,想要質疑自家侄女,為什麼要這麼做。
明明說好的,將寶鈔之事讓給自己。
但今天,卻發生了這樣的轉折。
但女帝這語氣,讓他暫時緩了一下。
燕王心中清楚,能夠讓姚廣雲開口的,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先帝,自己的大哥,早已經仙逝。
另一個就是這自家侄女,眼前的女帝。
作為姚廣雲的弟子,且身居龍位,大魏正統,姚廣雲會聽從她的。
「燕王叔這麼晚還來進宮,想必是為了寶鈔之事吧!」
姜靈端坐在上座,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開口說道。
燕王一聽,剛剛拿起筷子的手,微微一頓。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自己本來就是入宮說這事的,所以,燕王也沒有含糊,直接開口道:「是的,陛下,之前陛下要求臣爭的,但現在,陛下讓南北鎮府司負責案卷調查,寶鈔之事這結果……」
燕王的話沒有說完就停下來了。
但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寶鈔是你讓我來爭的,並且還許諾給我。
結果我爭了半月有餘,投入了那麼多精力成本,現在你卻交給了秦王。
你這麼做總得給我個說法吧!
燕王雙眼盯著姜靈。
其實他不知道,換作以前,說話根本不會這麼婉轉,會直接當場開口詢問。
「燕王叔,不急,先吃飯,嘗嘗這幾個菜,這是御膳房最新推出的,味道還不錯!咱們邊吃邊說。」
姜靈微微一笑,繞過了這個問題。
稍微的停頓了一下,這才緩緩的開口道:「燕王叔,朕只是讓南北鎮府司調查有問題官員的案卷,並沒有許諾秦王叔寶鈔之事,這一點,伱要明白。」
姜靈的話語氣慎重,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燕王聽到這話,明顯神情一愣。
而姜靈的聲音,並沒有停下來:「秦王叔勢大,對寶鈔志在必得,一旦寶鈔之事由他負責的話,那麼大魏朝堂將再無朕說話之地。」
燕王一聽,頓時贊同。
確實如此。
三王當中,秦王一人可敵其二。
甚至還隱隱蓋其一頭。
如果寶鈔之事真的被秦王拿下,那麼這大魏可能會真的是秦王說了算。
這一點,自家侄女應該能想到。
「這也是之前朕宣你進宮,讓你爭鬥寶鈔之事的緣故。」
姜靈開口說著:「而燕王叔爭了半月有餘,卻一直沒有進展,這才有了今日早朝這一幕。」
姜靈大大方方的開口說道。
燕王一聽,這是直接承認了姚廣雲就是她安排的。
這一刻,燕王迷糊了。
他有點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寶鈔之爭已經到了白熱化了,最為關鍵的時候。
結果你卻一腳踏到了秦王船上。
直接將百官的把柄,送給秦王。
秦王得到這把柄,那豈不會……
等等。
想到這裡,燕王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瞳孔收縮,似乎想到了什麼?
「陛下,你是說……」
燕王滿臉的震驚。
一直以來,他在外人面前,很是在乎自己的形象,自身情緒掌控的很好。
上位者,威嚴為重。
如果一個人連自身情緒都無法控制,那又談如何控制他人。
就更別說掌控一個國家。
但剛剛腦海中的這個念頭,讓他震驚不已。 燕王的表情,盡收姜靈眼中,雖然不知道自己的燕王叔想到了什麼,但姜靈還是很配合的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嘶……」
燕王冷吸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顧不得什麼形象了。
「陛下,臣,明白了!」
這一刻,燕王顧不上什麼吃飯,放下手中的筷子,站起身來,開口道:「臣先告退,是臣誤解陛下了。」
話說完,就轉身離去。
留下了一臉懵逼的姜靈。
等燕王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當中,姜靈這才回過神來。
他明白了什麼?
原本只是想忽悠忽悠的,寶鈔之事,只需要再等三天,這三天,燕王不鬧幺蛾子,那麼攤丁入畝就成定局,誰也無法阻擋。
可現在,你燕王突然說,明白了!還說誤解朕了。
這一刻,姜靈是真的懵逼了。
「不行,這事得搞清楚,搞明白,燕王到底明白了什麼?」
「可不能在這關鍵的時候,鬧出什麼亂子。」
姜靈收斂了思緒。
連口中可口的飯菜都不香了。
放下手中的筷子。
心中琢磨了一會兒。
有了決定。
見許守雲。
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天色已晚,如果是平時,自然是召見姚廣雲,詢問一番。
但今天不行,今天朝堂之上,姚廣雲的一番話已經讓其成為了焦點。
而剛剛燕王入宮,估計大多數人,特別是楊黨,李黨的官員都在盯著。
這個時候如果將姚廣雲召見進宮的話,變故太多了。
所以,唯一的人選就只有許守雲了。
想到這裡,姜靈沒有遲疑。
飯可以晚點吃,當務之急,先問問許守雲,能不能分析出燕王明白了什麼。
以許守雲的才智,應該能分析出來。
……
皇宮外。
抬頭看了一眼星光燦爛的夜空,燕王心中思緒萬千。
宮門口等候的龍馬車在車夫的驅趕下,已經等候多時。
「王爺,我們去哪?」
車夫詢問。
「去楊府!」
燕王眯著雙眼,淡淡的開口說道。
「去楊府?王爺,天色已晚,這個時候……」
車夫跟隨了燕王三十多年,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心腹之一。
當下乃宵禁時候,而王爺的身份又如此特殊,在這個時候,去一個朝堂忠臣家中,還是如此光明重大的情況下,恐引起非議。
要知道,朝中的那些御史已經很久沒有事幹了。
這要是去了,估計明天王爺又得被參幾本了。
「無礙,今日有要事需談!」
燕王解釋了一下。
「那可以請楊大人來王府!」車夫建議道。
燕王耐心的解釋:「等不了那麼久了。」
這車夫,三十六年前,京都科舉,這車夫中榜探花,原本是有著大好前途。
但就在放榜后慶祝之時,與同桌其餘中榜者喝酒時產生了衝突,一拳下去,結果對方倒地猝死。
好好的一個大喜事,就變成了壞事。
原本應該流放三千里,但被自己求情救了下來。
後來,也就一直跟著自己,很多事情,他都會參言建議。
算得上一個特殊的幕僚。
「是,王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