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92章 姚廣雲再度入宮,各方關注
第92章 姚廣雲再度入宮,各方關注
「朝堂之上一旦維持平衡,抉擇權就在陛下手中。」
「只不過這一次不能跟上一次一樣,換子交易,因為大魏寶鈔必然不能推行。」
「所以就要第三步,無中生有,雪中送炭。」
許守雲開始講解第三步了。
前面兩步解釋起來很複雜,可大致的意思就是隱藏自己的目的,讓朝堂維持平衡,爭鬥起來。
最後一步格外關鍵。
「怎麼說?」
姜靈問道,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無中生有,就是等到朝堂鬥爭最為激烈的時候,讓各地巡查的宦官登場,協助柳黨栽贓嫁禍楊黨官員,私囤糧田,不納糧稅。」
「這種事情朝堂官員幾乎沒有不碰的,所以一栽贓一個準。」
「被栽贓之後,楊黨官員既是心虛也是憤怒,認為柳黨為了爭奪發行權,連這種事情都做的出來,故而互相揭短。」
「私囤糧田不是小事,發行寶鈔就是因為稅收不足,倘若稅收夠的話,就不需要發行,抓住這個因果關係,陛下大發雷霆,竭盡全力去針對楊黨。」
「這樣一來,讓柳黨看到希望,畢竟他們成為了弱勢,可因為這件事情,他們又重新佔據上風。」
「嚴查之下,局勢失衡,楊黨必然驚慌失措,而陛下必須要擺出一副弄死楊黨的態度。」
「如此一來,楊黨必然會去請求燕王,畢竟燕王從一開始就支持楊黨。」
「而後等待時機,推行攤丁入畝,以證清白。」
許守雲把最後一步解釋清楚,只要完成以上三步,此計就成了。
「不對啊。」
「你之前說,要讓這些人投入成本,這三步看似沒錯,可成本在何處?」
「如若陛下在這個時候提出攤丁入畝,文武百官不就明白了嗎?」
「他們沒有什麼成本在裡面,到時候聯起手來對抗女帝,那不是自找苦吃?」
姜靈馬上意識到問題,許守雲的步驟確實聽起來沒什麼問題。
可如之前所說一般,投入的成本越大,就越難抽身,問題是許守雲這三部曲,沒有成本投入環節。
大家隨時可以抽身離開啊。
只是這話一說,許守雲笑了笑。
「大人,這最大的成本不已經投進去了嗎?」
許守雲笑道。
「什麼成本?」
姜靈有些聽不懂了。
「政治成本。」許守雲淡淡吐出四個字。
此言一出,姜靈頓時恍然大悟了。
雙方因為大魏寶鈔發行權的爭鬥,從而不知不覺將自己的政治成本砸進去了。
絕啊。
這招真他娘的絕啊。
姜靈腦子飛快運轉,將許守雲所言全部推演一遍。
事情發展之前,柳黨秦王第一,楊黨燕王第二,李黨寧王中立,自己勢力第四。
事情開始之後第一步,自己主動扶持燕王,燕王便會第一時間拉攏寧王,由此燕王的勢力將會超越柳黨,兩者開始對抗。
緊接著第二步,兩黨再一次激烈競爭,自己無條件支持燕王,添油加醋,火上澆油,柳黨接連退步,被打的毫無反手之力,從而心生怒火。
第三步,在局勢最激烈的時候,柳黨內心狂怒之下,宦官回歸,傳遞消息,一下子兩極反轉,針對楊黨,柳黨自然狂喜不已,兩黨矛盾激化。
第四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兩者交戰處於白熱化,自己推行攤丁入畝,要求官員自證清白,他們已經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 倘若不自證清白,楊黨直接會被柳黨踩死,可要是自證清白,楊黨必然有所損失,然而在這個情況之下,楊黨死之前都會咬住柳黨。
柳黨也只能忍著噁心答應,兩黨之間絕無和好的機會。
因為在楊黨借勢壓制柳黨時,他們已經不給柳黨活路,而柳黨藉助宦官彈劾,也不可能給楊黨活路。
兩者之間都沒有給對方留下絲毫機會,就不可能有和解的機會。
一時之間,姜靈徹底想明白了,再看向許守雲時,她整個人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這得多歹毒的人,才能想出這樣的計謀啊。
把文武百官玩弄於股掌之中,楚帝為何派這種人前來大魏啊。
講道理,這種人要是用來對付大魏,簡直可以把自己玩死啊。
「大人,您這樣看著我做什麼?」
感受到姜靈的目光,許守雲有些不太好意思。
「沒什麼。」
姜靈搖了搖頭,隨後出聲:「不過你有一點還沒有說全。」
「整個計劃之中,大魏女帝必須要掌控好火候,否則的話,容易出事。」
姜靈開口問道,這是個很關鍵的事情。
「對,陛下必須要拿捏好火候,說直接點就是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支持燕王,一定要表露出想要拉攏燕王。」
「支持楊黨,也不能太過於支持,需要多多召楊黨官員入宮協商。」
「既然要騙,就要把自己也騙進去,而且發怒也不能直接發怒,而是要去一一調查,因為女帝最開始是信任楊黨的,這需要一個過程。」
許守雲點頭贊同,既然是演戲,就必須要演好一點。
太過了,容易被人看穿。
太輕了,又無法挑起矛盾。
拿捏住了,就完美了。
「好,大致的情況我已了解,我會向女帝獻策,若女帝採用,大內副總管的職位也少不了你的。」
姜靈深吸一口氣,她現在需要好好消化一番。
「多謝大人。」
許守雲作禮一拜,這獻策真爽啊,從無品太監,到二品大內副總管,這才多久?前前後後也就兩個月吧?
兩個月跳九級,這他娘的,起飛咯。
很快,姜靈離開。
許守雲也趁著夜色跑路。
不過入品開竅之後,有件事情許守雲倒是記起來了。
上面交代,入宮兩個月後,就要出去交接一下,因為宮中有人,可以協助自己離開皇宮。
也就是說,這幾天要是沒什麼事的話,自己還要出去一趟,跟外面的接頭人見見面。
「算了,再過幾天,趁著朝堂鬥爭的時候,我再出去,免得被人盯上,小心駛得萬年船。」
許守雲心中暗道。
然而,半個時辰后。
一道密令傳出,引起整個京都關注。
大魏女帝又一次召姚廣雲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