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派我當間諜,接頭人竟是女帝> 70.第70章 給接頭人上一課,扶龍術

70.第70章 給接頭人上一課,扶龍術

  第70章 給接頭人上一課,扶龍術


  姜靈很是驚訝。


  她從未聽說什麼扶龍術。


  「你不要蒙我,我雖在深宮多年,沒有出去,可也算是見多識廣。」


  「扶龍術之詞,聞所未聞。」


  姜靈也怕許守雲忽悠她,故而不信。


  「大人,您見多識廣不假,只是當初傳我術法的老道說過,他有兩門絕世術法,一為屠龍術,二為扶龍術。」


  「此乃天下絕學,故而鮮為人知。」


  許守雲給予回答。


  「那你說說看,這兩門術法是何意?」


  姜靈確實充滿好奇了。


  「屠龍術,既為屠殺大龍,龍,代表著皇權天子,掌屠龍術者,可以讓帝王昏庸,無形之中,滅其一國,這便是屠龍術。」


  「當然屬下不懂屠龍術,只明白扶龍術。」


  許守雲稍稍解釋了何為屠龍術,不過這玩意他不敢說自己懂,萬一傳到楚帝耳中,那自己就麻煩了。


  「這世間竟有如此奇術?」


  姜靈驚愕了,可以讓帝王昏庸,無形之中滅其一國,這還真是聞所未聞。


  「術法有千萬。」


  「不過屠龍術再強,也比不過屬下的扶龍術。」


  「扶龍術乃第一術法,可輔佐君王,治理國家,明是非,辨忠奸,無論君主昏庸還是無能,皆可輔佐,當然這必須要君王相信屬下。」


  「如若不信,縱然有通天本事,也難以施展。」


  許守雲還真不是吹噓,扶龍術與屠龍術乃是儒家之術,當然什麼明是非,辨忠奸這個就有點扯淡了。


  「你說說看。」


  姜靈愈發激動了。


  「大人,扶龍術之道,共有五篇十二術。」


  「陰陽之道、韜晦之道、借力之道、制衡之道、得失之道。」


  「屠龍術,是陰謀,用大量的時間,去設計一個陰謀,讓所有人不知不覺陷入其中,最終給予致命一擊,所以屠龍術所需要的時間過於漫長。」


  「而扶龍術,講究的便是陽謀,堂堂正正,正大光明。」


  「陰陽之道,則為虛實之道,迷惑敵人,讓敵人覺得自身無能,或者被迫答應某件事情。」


  「就好比這次改稻為桑,為何柳嚴明敢提前去浙寧府購買良田?說白了就是他們瞧不起當今女帝,所以他們肆無忌憚。」


  「實際上大魏女帝確實呆笨,但卻陰差陽錯,符合陰陽之道。」


  許守雲開口,為對方認真講解。


  前半段聽得還好好的,後半段就讓人有些不舒服了,什麼叫做確實呆笨啊?


  要不是看在這個許守雲講的確實蠻不錯,姜靈已經上手了。


  「伱繼續說。」


  姜靈繼續詢問道。


  「韜晦之道,則是不爭為上,改稻為桑確定下來后,各方勢力都想要分一杯羹,然而柳黨犯了大忌,他們自認自己是最大的黨派。」


  「所以想要獨吞這些好處,倘若他們願意拿出部分出來分享,就不會陷入僵局。」


  「有道是,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倘若柳嚴明少爭一點,既可為勝,倘若楊寧稍微爭一爭,也不會發生今日之況。」


  「借力之道,則是藉助他人之力,來完成自己的目的。」


  「李傑乃是朝堂中立之黨,借他的力,去爭柳嚴明的利,讓二人形成對立,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故而楊黨也會選擇無條件支持李傑。」


  「燕王也是同樣的道理。」 許守雲長篇大論,為對方講解這扶龍術,當然許守雲壓根就不怕對方學會就跑。


  扶龍術可不是聽完就懂得,需要大量的政治見解,才能明悟部分。


  光是這個大量政治見解,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學會的。


  為什麼說,穿越者來到古代之後,就格外聰明?實際上不是穿越者聰明,而是『見識』決定上限。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上兩千五百年就不說了,下兩千五百年,多少知道一些。


  唐宋元明清,朝代的興衰史,從初中到大學都會講,更何況許守雲還是名歷史老師。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


  大魏王朝固然也有一些的政治資料,可對比前世的信息資料比,比得過嗎?

  而且封建王朝談論政治的人不多,光讀書這個門檻就限制很多人。


  哪裡比得上前世啊。


  姜靈聽的有些如痴如醉,許守雲繼續開始講解。


  「制衡之道,則是要明白朝堂局勢,朝堂局勢,瞬息變化,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所以必須要先知道他們的利益是什麼,才能分辨出誰是自己的敵人,誰是自己的仇人,讓他們去爭鬥。」


  「大魏王朝,三王爭鬥,秦王改稻為桑,燕王必然看不順眼,寧王有心無力。」


  「所以讓李傑登場,這是借力之道,引起燕王的爭奪之心,讓雙王相鬥,再把寧王拉進場,這樣一來就能完成制衡。」


  「因為燕王不希望秦王變得更好,寧王既不希望秦王更好,也不希望燕王更好。」


  「這便是制衡之道。」


  「而最後的得失之道,便是取捨,要捨得放棄,才能換取更大的利益。」


  「柳閣老以南北鎮府司為代價,想要誘騙大魏女帝,倘若得了,便有得失之心。」


  「帝王不應當有得失心,因為天下都是帝王的,臣子的權利,是帝王賦予,而不是臣子本身就有的。」


  「非要說的話,帝王只能對百姓有得失心,可以擔心百姓是否安居樂業,其他的一概不能有。」


  「不然,就是下乘。」


  許守雲認真開口,為姜靈講解扶龍術。


  其實這玩意就是大道理,真要用起來很麻煩,需要根據局勢變化而變化。


  但說出來就不一樣,對於困惑之人來說,很有感覺。


  眼下,女帝就特別有感覺。


  甚至說,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錯覺,她彷彿自己得到了升華一般。


  細細回想一番。


  陰陽之道,欺騙敵人。


  韜晦之道,不爭為上。


  借力之道,挑撥離間。


  制衡之道,三黨相鬥。


  得失之道,以退為進。


  學到了,學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啊。


  姜靈很是激動。


  不過,也就在此時,許守雲開口,多嘴問了句事。


  「大人,改稻為桑的事情解決了,朝中還有什麼大事嗎?」


  許守雲開口,不過話說完了,他就覺得自己嘴賤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