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摸土
「收……」我急忙起身走出櫃檯,笑臉相迎道:「來……來.……來,兄弟,這邊來.……這邊來.……」
小伙緊緊地抱著懷裡的挎包,邁步走到座椅前,在我的招呼下,表情有著些許忐忑地坐下。
我仍是笑眯眯地說:「老表,莫怕,我剛才聽你的口音,你是四川人?」
小伙一聽我用四川話和他說話,他立馬抬頭看著我點了點頭,顫顫巍巍地問道:「你……你.……你也是四川的?」
我笑著點了點頭:「我老媽是四川人,所以我也算是半個四川人!」
俗話說的好:老鄉見老鄉,眼睛淚汪汪。
他一聽我是老鄉,剛才那忐忑不安的表情一下就放鬆了許多。
其實,干古玩這行的,很多人都會說個八九種方言,甚至有人能說十幾二十種方言,目的就是為了和別人在短時間內打好關係,這樣方便砍價賣價。
所以也有一句老話叫:熟人宰三刀,同鄉宰一半!
我給他倒了一杯茶水,輕聲說:「老表,你剛才問我要不要東西,咋個嘛,是你有東西要出嗦?」
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四周,覺察到四下無人後,便點了點頭:「嗯!」
我微微一笑地端起菜杯,喝了一口,輕聲說:「那老表你拿出來給我掌掌眼?」
他此時又瞟了眼門口,瞧見門口確定沒人進來后,這才從挎包里拿出來了一個類似於盒子狀的東西。
當他將這東西交到我手上的那一刻,我才算是瞧清,這可不是一個什麼差的東西,而是一個青銅匣子。
我剛瞧了一眼青銅匣子,這匣子四面上刻有文字,匣子上方還有一副類似壁畫般的東西,剛準備仔細查看一番。
小伙突然伸出手一把將匣子搶過去,又趕忙給放回到了包里,並且十分緊張地朝門口看了看,瞧見沒人來,這才開口道:「咋個樣,這東西你要不要?」
我其實很想罵街,雖然沒看太清楚,但這應該是個真貨。
青銅物件基本大多都是漢代以前較多,所以這確實算是個寶貝,尤其是這麼青銅匣子,因為往往青銅匣子上面都刻有文字和壁畫,通常價格能再往上翻上個幾番,甚至有些文字若是記載的是某種重要的事情,那麼價格可能會往上翻十倍不止。
「老表,你手腳也太快一點嘛,我都還沒看清楚,你就給拿起走了!」我笑眯眯著說
小伙仍然心有餘悸:「不是我不想給老表你看,而是,我前幾天遇到的那些人都不是啥子好東西,我咋個曉得你是不是好人?」
「哎喲,老表,我們都是老鄉,俗話說的好,老鄉見老鄉,眼睛淚汪汪,那裡還有老鄉坑老鄉的嗦!」
他聽我這麼一說,表情稍微變得放鬆了一點。
我站起身來,滿臉笑容,道:「這樣子嘛,走我三叔那裡去,如果他看完說這個東西可以,現場給錢買老,咋個樣嘛?」
聽我這麼一說,他一下子又緊張了起來,有著些許驚恐道:「你莫不是騙我?叫人來搶我的東西?」
我一聽這話,當時就忍不住笑出了聲,說:「嗨喲,老表,你硬是一天天說些神殼子話,你看哈我這個店,我這店裡的東西,啥子東西不比你那個東西值錢嘛,硬是……說的好像為了你那個東西,要砸自己店的招牌哦!」
「更何況,我們還是老鄉,我老媽四川綿陽人,人家都說,出門在外靠老鄉,你硬是說的人家都騙你嗦!」我盡量穩住他,免得這到手的大貨去了別家。
他見我長的還算英俊,一副正氣傲然地模樣,於是將桌上的茶杯端起來一飲而盡,說:「好嘛,那你莫騙我喔,我們可都是老鄉!」
「哎喲喂,你放心嘛,老表,不得哄你,我三叔說值好多錢,我就給你好多錢,龜兒子豁你!」
他聽到我這麼說,緩緩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邁開步子,說:「好嘛,我信你一次嘛!」
我和他一同離開了店鋪,我隨手招呼了一下隔壁賣鳥的小飛,讓他幫我看下店。
做古玩這一行的,店鋪挂面上的玩意,基本大多都是仿製或者並不值錢的瓶瓶罐罐,所以即使丟了也不怎麼心疼。
況且,店鋪門開著,也不好關門,萬一搞不齊待會來個人買東西,錯過一單生意,可就得不償失了!
領著他來到了我三叔家。
我爺爺最早以前在孫殿英手底下當連長,也曾參與過最大的軍閥盜墓事件。
後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內戰直到新國成立,經過幾十年的打仗,我爺爺混到了團長的位置,只可惜後面我爺爺病死。
家裡也因為他老人家而落寞,變得家徒四壁。
好在我的父親還有點本事,靠著我爺爺傳下來的一門絕學:摸土。
掙了點錢,置辦了這家古玩店,這才在這偌大的北京城站下了腳。
可惜,我的父親和他大哥兩人在一次摸土中摸到了粽子,折在了裡面。
而後我三叔便帶著我經營著這家古玩店和一家茶樓,辛苦了很多年,直到我成人,這才算是挺了過來!
所以現在我家就只剩下了我和我三叔兩個人,而三叔自然而然也就是我最親近的人。
我的母親在我十幾歲時,因為一場重病離世,家裡沒錢醫治,最後離世,老爸也正是因為此事,才帶著大伯和三叔一同前去摸土。 ……
不一會兒便來到了三叔家裡,三叔沒有結婚,唯一有個心儀的對象,是個寡婦,他也不好意思去追,為了讓她能夠過得稍微不那麼辛苦一點,他開了個茶館,讓她在茶館里忙前忙后,照看著茶館。
三叔則在家裡翻閱資料、地圖,或者幫人鑒定古玩一類的事!
三叔在摸土這一行當里,也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摸土是行業內的叫法,當然也有其它的叫法,例如:倒斗、刨洞、支鍋、翻肉、土行孫等,每個地方的方言不同,手法不同,叫法自然也各有不同。
但其本意便是盜墓。
盜墓的由來可謂是淵源流傳了,從古至今就有盜墓,盜墓大致分三類:國盜、軍盜以及民盜。
國盜便是項羽、曹操之類的人,本是帝王,但為了軍糧,以國宣天令,而公開盜墓,是為國盜。
軍盜便是孫殿英一類的軍閥首領,為了軍餉,發動軍隊前去盜墓。
至於民盜就不用明說了,數人成群,結伴而盜,是為民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