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託付
第9章 託付
沈兆坤享受著妻子的小意殷勤,只覺得現在才是他該過的日子。
以前他從父母手接過鋪子,可能是長久的不被父母認可,所以他便卯著勁兒的想要證明自己,結果越努力,庫存越多,銀錢越少。好在這次他幡然醒悟,將鋪子交給時宜。
時宜是母親的「徒弟」,有她接手,即使以後鋪子關門大吉,那也是時宜學業不精,母親教導不利,跟自己可沒有關係。祭祖之時,他也能理直氣壯的面對父母牌位。
沒了身上壓迫自己的那座大山,沈兆坤只覺得天朗氣清,日子和美有盼頭。他盤算著,自己手裡剩的這筆錢,以後就是自己的壓箱底的錢了,至於進冬貨?那是鋪子的事兒,時宜的事兒,跟自己沒有關係了。自己不是給鋪子留下了幾屋子庫存嗎?好賴賣一些,也夠鋪子維持了。這些錢,鋪子那邊休想動用。這些,可是自己的「養老錢」。
沈兆坤想著有這筆錢,只要不鋪張浪費,比以前父母在時節省一些,還是夠他用一輩子的,沈兆坤就忍不住心下偷偷得意,還好他懸崖勒馬。
人一旦沒了責任心,便彷彿重開天地一般。沈兆坤如今便是如此。
他不再想著什麼繼承沈家綢緞莊,發揚光大,而是將這個發揚光大的責任,交給沈時宜,自己過自己的清凈日子去。至於以後沈家家業斷絕,鋪子關門,這個責任可不是他沈兆坤的,而是沈時宜沒有能耐。
沈時宜不知道,一個巨大的「餡餅兒」(陷阱?)已經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摁在了自己頭上。
沈時宜此時,帶著初次出門的欣喜,一路慢慢悠悠,從鋪子到沈家,本來兩刻鐘的路,愣是被她走了一個時辰。
待她回到沈家,等待她的,只有主屋一盞小小的燈火。
沈時宜走進主屋,正堂之上,飯菜已經撤下,打掃乾淨,連一份點心都沒有留下。沈時宜站在正堂側間門口,向內輕聲說到,「父親,母親,我回來了。」
沈兆坤清了清嗓子,聲音從屋內傳來,「時宜回來了?好。今日父親考慮不周,明天,明天父親給你置辦一輛馬車,單獨供你驅使。」
說到這裡,沈兆坤似乎被誰掐了一把,哎呦一聲,然後緊接著開口,「廚房的活計你也精通,你自去給自己弄點吃的,就去歇著吧,明天還要早起去鋪子里忙,就不用再過來請安了。以後鋪子里的事兒,就交給你了。為父這幾天還有別的事兒要忙,明日就跟你母親出門去了也許還會帶著寶珠和從歡,你明日起來沒有見到我們,只管自去鋪子里,啊,今日為父已經敲打了周掌柜,他會聽你吩咐的。好了,去做飯去吧。」
這些話,沈兆坤甚至不想跟沈時宜當面交代,只隔著屏風,含含糊糊的交代下來,彷彿最平常的囑咐一般。
其實他心裡知道,便是沈時宜真的是母親教導出來的接班人,母親走的太早,沈時宜能學個幾分?他跟在父母身邊十幾年,面對眼下鋪子的困境束手無策,沈時宜又能有什麼辦法?除非她能點石成金,將庫存的布料都變成金子,不然,沈家綢緞莊,進冬貨的最後一筆錢被他帶走,根本開不了幾天門就要被同行擠兌的關門大吉了。哪有大冬天賣薄料子的?
到那個時候,自己再回來。象徵性的責罵時宜幾句,說她辜負了母親的教導,自己的信任,這件事,便也就過去了。自己在津門綢緞莊這個行業,「體面」的退了出來。以後拿著最後的體己錢,當個平凡富家翁,也就是了。
既保住了面子,又保住了裡子,可謂一舉兩得。
沈時宜此時已經換了舊衣服,坐在灶火前,晃動的火苗映著她瓷白的面龐。
她眉眼和臉龐繼承祖母的大氣,高挺的鼻樑,跟父親一模一樣,還有這瓷白的膚色,其實遺傳了母親,但是各花入各眼,家裡所有人都覺得,她是祖母的縮小版。
她並沒有將父親的「託付」的話放在心上,父親說話,常常是說的很好聽的,但是從來沒有實現過,她在過去的三年,已經領教過了。此時,她腦袋中,那些積壓布料的資料,不自覺的在她腦海中閃動,庫存中,冬天的厚料子和春夏的薄料子,就數量來說,是薄料更多一些,但是價值來說,自然是厚料壓的錢更多。人的審美都是隨著天氣和環境改變的,那些薄料,現在是回天無力,但是厚料子,還可以想想辦法。
津門這裡陸路四通八達,又是水路的起點和終點,所以,這裡是布料的中轉站,南方的布料從水路運到津門,又從津門散布到北方各府。所以,津門這裡大的綢緞莊,做的都是大宗批發生意。這個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流轉,因為壓錢壓的太狠。如同綢緞莊,一批布料沒有押對寶,積壓下來,便會周轉不靈,連續兩次押錯寶,就死無葬身之地,只能低價將庫存處理掉,從小商鋪從頭再來。
沈兆坤連續三年積壓庫存,早就成為津門大小綢緞莊眼中的笑話,大商家隔岸觀火,小商家摩拳擦掌,只等著沈家綢緞莊處理庫存時,狠狠壓價,咬掉沈家的一塊兒肉,甚至分而食之。
沈家如今最簡單的破局之法,就是在今年的冬貨上,若是壓准了,不但能盤活資金,還能順帶銷售一批庫存出去,這樣,沈家才能存活下去,甚至重新佔據綢緞行業大商家的地位。
沈時宜想著,也許明天,她要去各大綢緞行轉一轉,她兩眼一抹黑,也只能跟在其他人之後,學些經驗,揣測今年的趨勢,或者,跟隨誰一起進貨試試水。
這些,都得等以後摸底再說。
沈時宜打定主意,抬起頭,發現鍋里的水,已經沸騰到渾濁了,煮麵看來是不行了。沈時宜找到馬婆子常常藏饅頭的地方,拿出一個饅頭,就著鍋里的水,湊合了一頓晚飯。
心裡有了方向,饅頭吃起來都帶著甜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