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蛇驚!
舒錦一面雷厲風行壓下了流言蜚語,一面嚴厲約束澹寧殿上下。如此嚴防死守之下,不論外頭的人、還是裡頭人想搞事情,絕難成功。
所以這一日,李守忠便押著寧貴人的貼身宮女寶珠來到正殿。
「娘娘,這個賤奴偷盜樹榕蛇,被奴才逮了個正著!」李守忠手上拎著一條樹榕蛇,如是稟報。
舒錦:???
偷、偷啥?
偷蛇?!
搞這種事情,舒錦是萬沒想到的。
舒錦瞥了一眼那條蛇,雖說死得透透的,但畢竟辣么長、辣么粗的一條,一個小宮女,居然不害怕!居然上手去偷!你說你偷點什麼不好?明明澹寧殿後廚有那麼多珍貴食材!
舒錦揉了揉眉心,掃了一眼跪在地上深埋腦袋的寶珠,「說罷,是誰指使你的。」
寶珠死死咬著嘴唇,良久才瓮聲道:「奴才最怕這種東西了,怎麼會偷蛇?是李公公污衊奴才。」
舒錦:哦豁,被人贓並獲,還這麼死鴨子嘴硬?!
舒錦擺了擺手,「送去慎刑司吧!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多硬骨頭,能抗住多少道酷刑。」
寶珠依舊死死咬著嘴唇。
李守忠冷哼一聲,便招呼了兩個高狀的太監,「來呀,把這個手腳不幹凈賤奴押去慎刑司,叫精奇嬤嬤們好生伺候著!」
正在此時,偏殿的寧貴人被銀珠攙扶著竟闖了進來,「貴妃娘娘——」
舒錦皺眉,但也明白,到底是澹寧殿發生的事情,寶珠被捆起來送到正殿,自瞞不過寧貴人的眼睛。
而寧貴人一進來,便看到被李守忠拎在手裡的那條蛇,登時臉色煞白,整個人身軀顫抖,「蛇、蛇啊!!!」
舒錦急忙瞪了李守忠一眼:「還不快收起來!」
「嗻!」李守忠倒個膽大的,手頭沒有籃子筐子,便直接塞進了自己袖子里。
寧貴人撫著胸口,良久才喘息平復,這副樣子,倒真是被嚇壞了。
舒錦忙寬撫道:「放心,只是條死蛇,不會咬人。」
然後又正色道:「你身邊的宮女寶珠不知被什麼人收買,竟去后廚偷蛇,只怕是想帶去偏殿驚嚇於你。好在李守忠看顧后廚,素來仔細,這才人贓並獲,逮了個正著。」
簡單陳述了一下經過,舒錦復又道:「你放心,交給慎刑司拷問便是!大刑之下,本宮不信她不招供!」
舒錦冷笑,一個小妮子,能有多硬骨頭?!
這可是事關皇嗣,慎刑司不敢不盡心。
然而,寧貴人聽得此言,臉色卻更慘白了。
倒是那寶珠牙關緊咬,仍舊一語不發,就這麼被太監給押了下去。
殿中一時寂靜,寧貴人至覺得心亂如麻,怎麼會這樣,明明叫寶珠小心行事了,怎麼還會被捉住?而且還是人贓並獲?聽貴妃的言語,寶珠暫時並未招供出她,可是慎刑司的酷刑,又哪裡是她一個小宮女能抗住的。
「貴妃娘娘,是不是哪裡弄錯了?」寧貴人努力擠出個笑容。
舒錦道:「眾目睽睽,人證物證俱在,容不得她狡辯。」
寧貴人不禁額頭都沁出了一層冷汗,「娘娘……」
她正想狡辯,卻忽然感覺到肚子一陣抽搐,「娘娘,嬪妾……肚子疼。」
舒錦暗罵一聲「卧槽」,這是要發動了!
寧貴人這到底還是被這條蛇給驚嚇得動了胎氣。
「來人吶,快些扶寧貴人回偏殿!速召太醫和穩婆!快!」舒錦忙不迭吩咐下去。
好在澹寧殿也不是頭一回照顧孕婦了,立刻便有條不紊地運轉了起來。
等相關專業人士趕到,舒錦能做的便很有限了,她坐鎮正殿,聽著偏殿痛苦的哀嚎聲,倒是漸漸心神穩定了下來。 寶珠偷蛇之事,實在詭異。
難不成就為了嚇唬一下寧貴人?
到底是誰指使的?
敦妃?
還是寧貴人自己?
說實在的,寧貴人也有點可疑。為了個宮女,竟挺著個大肚子急慌慌跑來正殿……
可寧貴人著實怕蛇,她怎會拿腹中孩子來冒險?
舒錦揉了揉眉心,到了最後,還是鬧了這麼一出。
寧貴人是大清早發動的,接近晌午,雍正才姍姍趕到。
舒錦忙不迭上前請安,並稟報了皇帝今早的一系列事故。
胤禛臉色一沉,「你是說,有人想要驚擾龍胎?」——往嚴重了說,便是謀害皇嗣了。
「是,那個宮女已經送去慎刑司審問了,想必很快就能有結果。」舒錦忙道。
胤禛便吩咐張麟:「叫慎刑司仔細些!」
「嗻!」
胤禛這才詢問:「寧貴人如何了?」
舒錦苦笑:「胎兒有些大,寧貴人怕是要吃些苦頭。」
胤禛自然聽懂了話里的意思,何況前陣子他亦看出寧貴人的肚子有些過於大了,只是太醫說皇嗣健壯,他便沒有太在意。
「無論如何,皇嗣必須安然無恙。」胤禛深深道。
舒錦嘆了口氣,「皇上的意思,臣妾明白。」
一旦有個萬一,便要舍母保子唄。
說著,舒錦又正色道:「若真到了不得以的地步,還請皇上為皇嗣令擇養母,否則臣妾就難逃嫌疑了。」
胤禛一怔,寧貴人是耿氏一手照顧到現在的,若是出了意外,難免又人會惡意揣度貴妃是殺母奪子。
胤禛嘆了口氣,「自然還是要儘力保母子平安的。」
舒錦點頭:「臣妾自然也盼著母子平安,已經叫了周太醫過來,一併幫著秦太醫。」
到了這個時候,就不是吝嗇區區銀錢的時候了。
此時此刻,偏殿傳來凄厲的慘叫,莫名叫人覺得瘮得慌。胤禛轉著手腕上的青金石佛珠,忽的問道:「貴妃覺得,到底是誰蓄意驚了寧貴人的胎?」
舒錦懷疑敦妃,也懷疑寧貴人,但總不能空口白牙,「臣妾不敢胡亂揣度,臣妾自己也擔著嫌疑呢。」
胤禛一怔,「朕相信貴妃。」
能夠得到疑心病重的雍正的信任,舒錦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她苦笑了笑,「事情是出在澹寧殿,那寶珠保不齊會說是臣妾指使呢。」
胤禛道:「若真是貴妃所為,便不會人贓並獲了。」——更不會說出為皇嗣令擇養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