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捷徑
看著眼前的一切,蘇烈有些不知所措,蘇烈根本不知道如何獲得傳承。
他想起無日的提醒,想獲得傳承,就要明白自己,想要做個什麼樣的大帝。
這更加讓蘇烈有些為難,他想做個什麼樣的大帝嗎,說實話,他都沒想過。
前世他只是一個小老百姓,雖然喜歡看歷史,可也是個半吊子,並不太懂歷史,但華夏歷史中,他到佩服過兩個半皇帝。
既然不知道怎麼選,要不想想他們,以他們的為帝之道,看會不會接引來傳承?反正蘇烈對得到傳承沒報什麼希望,要知道來接受傳承的都是大帝,他才一個小國國主,大帝都未必可以拿到傳承,他憑什麼。
要說華夏歷史中,他最佩服的,第一位當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呢,他不管別人怎麼說他,但蘇烈心中,他當的起這千古一帝稱號。
蘇烈感覺華夏歷史中,秦始皇是最合格的帝王,甚至也是對後世貢獻最大,對後世影響最深的皇帝,蘇烈想起前世,有些想不通,為什麼在他看來如此偉大的帝王,卻得到那樣不公的評價。
想起後世有些人站在長城之上,驕傲說這是華夏古迹,可是口中卻說著秦始皇是個昏君暴君,蘇烈現在想想,都覺得可笑。
既然那麼不喜歡,去長城幹嘛,一個你看不上的帝王勞民傷財建造的東西,你站在上面驕傲個屁啊,蘇烈雖然有些看不上他們這種人,但他不管後世那些人怎麼說,可他還是覺得秦始皇是個最合格的皇帝。
也是最偉大的,既然他沒辦法得到傳承,試著想想始皇帝吧,這畢竟是他心中最偉大的皇帝。
看看他的所做所為能不能得到傳承,這裡帝道傳承不是看意志嗎,蘇烈想試試始皇帝的意志能得到傳承嗎。
他無法體會千古一帝的思想,不如想想他所做的事吧?
蘇烈開始回想他知道的始皇帝,他一生不但為後世建立完整的帝制度,這也讓自秦國之後,歷代王朝有了完美的皇帝制度,他統一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對於異族從不妥協,對外強勢無比。
他從沒將自己征服的地方當做過對手,這也是他死後,沒了他的鎮壓,秦國亂起來的原因,但他的眼界蘇烈最佩服。
對內他強勢制定,讓秦國統一后,開始書同文,車同軌,然後統一度量衡,這種決定蘇烈很佩服,這也為華夏後世強盛起了個好開頭。
他為了國家安穩,修建萬里長城,以保漢家男兒安寧,想到這裡蘇烈有些悲哀,他不死以他的眼界,也許華夏第一完整王朝沒那麼早結束。
可還沒等蘇烈回神,他還想繼續想想始皇帝的事迹,可是蘇烈卻被傳承庫的動靜驚醒,只見傳承庫滿天繁星中,一道巨大星辰落地,一道今光閃爍,一道金色書卷出現在蘇烈面前。
蘇烈看著眼前的傳承,不得不感嘆,千古一帝就是強,他剛開始想想他的帝道,結果就可以成功吸引傳承。
蘇烈面前的傳承書卷上只有倆字。
「霸道」
蘇烈就知道華夏千古一帝,果然不會讓他失望,哪怕在這文武世界,這帝道傳承庫中,想想他的所做所為,就能輕易得到傳承,看著落下來的星辰,在這傳承庫滿天繁星傳承中,絕對是最頂級的。
吸引來的帝之霸道,蘇烈也有些開心,霸道之路,果然很適合那位啊,這個霸字說明了所有,可是這道傳承真的適合他蘇烈嗎?
想到這裡,為了夏國,為了召喚出來的華夏英傑,蘇烈不敢輕易接過這道傳承。
蘇烈覺得這道傳承他不配,他也沒有始皇帝的那種氣魄,始皇帝可以做到霸絕天下,他在秦朝就在,可蘇烈覺得自己不行。
和他比,蘇烈覺得自己差遠了,所以他並沒有接受霸道傳承,既然想始皇帝可以吸引傳承,要不他想想別的皇帝。
這裡也沒限制時間,蘇烈有的是時間,多試幾次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傳承,這樣的機會蘇烈可不想放過。
蘇烈想到,除了始皇帝,他佩服的皇帝中,還有個後世大家最不認同的,那就是隋二世楊廣,不管後世怎麼編排他,蘇烈覺得楊廣還是他最佩服帝王,他最崇拜的兩個半皇帝中的一個。
說起楊廣,他被後世稱為暴君,昏君,可蘇烈並不這麼覺得,楊廣的眼界在蘇烈看來,並不差始皇帝多少,只是他們倆眼界太超前,這才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楊廣他滅陳,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開科取士,修隋朝大運河,對後世影響不在始皇帝之下,可惜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豐功偉績但也是徒有一腔熱血,奈何生不逢時,難以改變失敗的命運。
蘇烈想到,楊廣他,發展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法,增置進士科,為國家培養和選拔人才方面開天闢地,成功推動了古代教育的長遠發展。
楊廣還廣修訂了法律,頒布。由於楊廣從小生活在民間,了解民間疾苦,南征北戰,解除了大量的下層軍士和百姓。
他即位后,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這可是一件大仁政令啊,都說楊廣殘暴,可是他殘暴在哪裡啊?,
要真是暴君,他又怎麼會改革國家嚴酷的法律制度呢要知道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南北朝時期,但由於長期的分裂,軍閥林立,割據政權眾多,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豪傑相爭的亂世。
隋文帝楊堅雖然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建立了大一統的隋朝,但人心思變,社會動蕩不安,各路諸侯蠢蠢欲動,各少數民族政權更想問鼎中原,群雄並不真心臣服於中央王朝。
在這樣的背景下,是楊廣親自在少年時便親自披掛上陣,南征北戰,可以說隋朝能統一,全是他的功績,他對隋朝的統一貢獻不比李世民對唐朝的貢獻差多少。
蘇烈真不覺得他差在哪裡,後世為什麼會那麼評價他。
當時隋文帝更是採取了嚴苛的刑法制度,亂世當用重典,無可厚非,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國家始終處在內戰的狀態。
可楊廣不同,楊廣即位後為了穩固局勢,鞏固國防,開始積極進行變革,武力消滅各股軍閥割據政權,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這些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中央政權統治,同時也是為了開疆拓土,為大中華後世子孫創下一片景秀河山。
而且,正是由於楊廣重創了吐谷渾和高句麗,這才是大唐建立之初,有較長時間的和平發展的原因,也因為這個,唐朝才會為發展經濟,恢復民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才是唐朝盛世的原因。
可以說真箇唐朝盛世有楊廣三分之一的功勞。
至於興修大運河,這種遺澤後世的好事,卻被後世批評為徵調民力、勞民傷財,滿足楊廣的荒淫逸樂。
這在蘇烈看來,不明擺著抹黑和醜化楊廣,試想一下,當時西征吐谷渾,北擊高句麗,沒有軍費糧草何以為繼
打仗打的是後勤補給,沒有錢糧支持,還打個屁,當時北方連年戰爭,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糧食銀兩收入極為有限。
而南方一代則錢多糧廣,楊廣被迫只能興修京杭大運河,為前方戰爭徵集和調運糧草。
他修建京杭大運河,哪怕成為他的污名,可大運河,卻是一條統一戰爭的運輸線、生命線,哪怕後世大運河也很重要,哪怕它在後世,成了滿足私慾的旅遊專線!
可那也是過去華夏騰飛的助力,楊廣雄才大略,眼界超前,他內心有一個結束割據政權重振中華大帝國雄風的大國夢、強國夢、統一夢,其遠見卓識和勵精圖治,把古代眾位皇帝甩出了幾條街。
說楊廣是昏君,可他卻是唯一一個親自到河西走廊巡視的中原王朝皇帝,他曾親赴甘肅張掖召開萬國大會,讓當時西域、西亞、以及中東、東歐小國派使節前來朝拜。
這對於民族大融合、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對於國家的穩定,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想想現在,你覺會發覺,當是楊廣眼界如何呢!
這就是蘇烈佩服他的原因,在蘇烈心裡,他只弱始皇帝一籌,畢竟是他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都是很有遠見的。
甚至頒布,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改官制,設五省、三台、五監、十六府等對後世也有很大影響。
這是多麼偉大的帝王,可這樣一位首創科舉取士制度的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卻被後世得益於科舉制度的眾多儒生們黑得最凶,究其原因,還不是發展科舉,觸動當時世家的利益,平民有出頭之日,那世家就會失去對天下的掌控。
畢竟百年王朝,千年世家,楊廣只是動了世家根本而已,李家得到天下,還不是有七大旺族支持而已。
這時又有一顆星辰落地,蘇烈有些開心,果然楊廣不虧是自己佩服的帝王,真可以得到傳承。這文武大陸帝道傳承,到真有些為楊廣正名了,因為蘇烈眼前這套傳承,並不比始皇帝的霸道差多少。
「暴君明帝」
這四個字到讓蘇烈有些詫異,也讓蘇烈有些不敢選擇這道傳承,以暴治國,頒布明政,這就是暴君明帝的意思,可楊廣之道,他也不適合啊,再說楊廣還失敗了,哪怕這套傳承很不錯,也最符合蘇烈,可是蘇烈還是沒楊廣的膽魄,敢做這樣不要名聲,只為遺澤後世的皇帝。
蘇烈知道,他沒那麼大度量,這傳承蘇烈覺得最適合自己,可還是沒敢接受。
蘇烈佩服的皇帝中,漢武帝算半個,可是蘇烈有些不想選擇他的道路,至少獨尊儒術就不適合夏國,他喜歡武帝,是他在位期間開疆擴土,不被異族壓制,反而以強勢的軍事實力,威壓異族,可是漢朝老和親,蘇烈不太喜歡,這在蘇烈看來也是一種屈服。
為什麼漢武帝只是半個也是這個原因,漢武帝有些做法,蘇烈看不上,漢武帝的帝道中,有一條加強集權統治,這也不適合夏國,畢竟蘇烈是個無才國主,夏國一切還要靠召喚人物,靠他自己,夏國可能早不存在了。
所以漢武帝能得到什麼傳承蘇烈並不想試,因為蘇烈知道,一定不適合他。
蘇烈想到,夏國真有必要,選擇一個華夏歷史王朝,作為發展方向嗎?
為了傳承,蘇烈真非要做出選擇的話,到真讓他特別為難,有些不知道怎麼選擇,蘇烈最想讓夏國,如同秦國那樣威震天下,可惜這條路,對皇帝要求太高,霸道帝君蘇烈覺得自己不配。
至於其他王朝,唐朝盛世在蘇烈看來太窮,漢朝王權至上也不適合,宋朝雖然富有,可是軍事實力太差,至於明朝還好,畢竟明朝朱家皇族,是華夏歷史中最有風骨的。
他們真做到帝國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哪怕最後一任亡國皇帝,也不願投降,死在抵抗異族的路上。
可是蘇烈覺得還是不適合,他現在還真不知道他要做什麼樣的皇帝,選擇什麼樣的傳承。
這傳承庫中,只看意志就能吸引來傳承,而蘇烈有華夏歷史背景支持,他的選擇太多了,只是他卻看不到自己適合什麼。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