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宗團驃騎
江都的事情終於傳到了京師,杜伏威攻下六合縣,並且將海寧縣的叛軍趙破陣納入麾下,勢力陡然大增,對外號稱十萬大軍,具體是多少,江都那邊也沒有個準確消息。
江都太守張衡緊急募兵,派遣驃騎府校尉宋顥,領兩千兵馬出城擊賊。
「偌大一個江都,竟然連五千兵馬都派不出去,如何能夠剿賊?」楊恭仁扼腕嘆息道。
崔仲方搖頭嘆道:「江南的兵要是好徵調的話,也不會募兵了,如今十萬驍果軍,估摸著已經從涿郡出發,江都沒有駐兵了。」
兵部侍郎明雅道:「江都城堅,不宜攻破,反賊必然會繼續南下,那麼丹陽和歷陽怕是要出問題,丹陽太守蕭鉉為鷹揚郎將,已經隨軍出征,歷陽太守趙元楷,不堪大用啊。」
「不堪大用,」滕王揚綸冷笑道:「既然知道不堪大用,還用他幹什麼?」
吏部崔君肅解釋道:「這個趙元楷出身天水趙氏,父親是開皇初年的尚書左僕射淮安郡公趙芬,趙芬長子趙元恪以前是陛下的揚州總管司馬,現任江都通守,趙元楷是次子。」
通守就是太守的佐官,一郡二把手,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
楊綸無力反駁了,是陛下的人啊?那沒事了,於是他轉移話題道:
「那麼丹陽通守又是誰?」
崔君肅道:「丹陽郡沒有設置通守,如今一應事務,由臨郡的廬江太守元仁兼領。」
「說來說去,這兩個地方這麼亂啊?」楊綸頓時皺眉。
蘇威瞥了對方一眼后,朝楊銘道:
「臣也以為,叛軍多半會南下,應早早責令丹陽、歷陽兩郡早做準備。」
「朝廷的命令傳至那裡,杜伏威恐怕已經打下來了,」楊銘呵呵道:「傳令江陵縣丞沈綸、襄陽驃騎將軍周仲牟,從荊州出兵,沿江而下,往江南平叛。」
襄陽水軍終於派上用場了。
這時候,門外有通傳的侍衛進來,兵部又接到奏報,鄱陽人操師乞已經率兵攻佔了豫章郡,其麾下大將軍林士弘已經率軍往鄱陽郡去了。
豫章郡就是江西南昌,鄱陽郡就在鄱陽湖邊上,江西上饒市。
還有一封奏報,張須陀固守齊郡,大敗叛軍左才相,斬其首級,叛軍余部被李子通收納,往南竄逃,這是個好消息,但接著就有一個壞消息,江都東南方向的晉陵郡,也出了一個反賊,叫管崇,夜襲軍府,繳獲大量裝備,聚眾一萬餘,正在攻打首府晉陵縣。
蘇威猛的攥拳,站起來道:「應立即奏報陛下,眼下四方皆反,北征要即刻停止,遣大軍南下平叛。」
「門下省請旨奏報吧,」楊銘朝韋貞道。
今天的朝會一直到了中午才散去,蘇威沒有走,留下來勸說道:
「十年積弊,一朝爆發,已成燎原之勢,大軍再不南返,國將不國,殿下,你最好措辭懇切一些,求陛下收兵吧。」
從楊廣繼位開始,就一直在禍禍,平時呢,有楊銘給他擦屁股,算是勉勉強強熬到了現在,如今呢,這個屁股不好擦了,楊銘也擦不動了,正如蘇威所言,十年來民間對朝廷的不滿,已經到了臨界點,眼下已經是集中爆發。
大軍南返,無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楊廣會捨得半途而廢嗎?
楊銘點了點頭:「我會奏請的,蘇公也無需太著急了,事情已經發生,我們還是需要從容面對。」
蘇威三十年身居高位,城府早就練就至波瀾不驚了,眼下就連他也急了,這麼大規模的叛亂,放在去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等到蘇威離開之後,楊銘出宮了,他要去見一個人,一個在家裡裝病的人。
「稀客啊,沒想到太子會來臣這裡,」手上還握著一串佛珠的蔡王楊智積沒有絲毫病態,坦坦蕩蕩的迎接楊銘入府。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他沒必須跟楊銘裝。
「對持真境應無取,願得身閑便作僧,叔父好清閑啊,」楊銘微笑步入香煙繚繞的王府。
楊智積哈哈一笑:「世情已逐浮雲散,到頭難與運相爭,太子心情不錯嘛?」
楊銘笑了笑,邊走邊說道:「您老人家閑雲野鶴,不問朝事,擔子都壓在了侄兒這個晚輩身上,我扛不住啊。」
(此段借用電視劇走向共和,李鴻章見恭親王奕忻片段,希望不算抄襲吧)
楊智積,是楊廣的親堂哥,就比楊廣大兩歲,只見他抬手請楊銘入後院花園,笑道:
「臣老了,是該讓給年輕人了,楊綸楊集受殿下照拂,如今也算是好光景,年輕人有精力,還是交給他們吧。」
「您才比我父皇長兩歲,如何談的上一個老字呢?」楊銘微笑著在後院的石凳上坐下。
楊智積為楊銘沏茶道:「四十八歲了,老了,不比陛下龍神馬壯啊。」
楊銘頓了頓,從袖子里掏出一張摺紙,遞給楊智積,後者看完之後,在楊銘一旁坐下,嘆息道:
「意料之中,實際上,如果沒有太子監國數載,這些事情前些年就該發生了。」
楊銘點了點頭:「叔父以為,奏報父皇之後,他老人家是否回心轉意?」
「太子心中早有答案,何必問我呢?」楊智積笑道。 楊銘搖頭苦嘆:「遍地民亂,難以收拾,我這個國監的一塌糊塗啊。」
「錯不在殿下,您已經做的很好了,二聖在天有靈,亦當欣慰,」楊智積道。
楊銘道:「叔父還是回朝吧,您不在,我沒有主心骨啊。」
宗室領袖,現在名義上是楊綸,但事實上,誰掌握宗團驃騎,誰才是實際上的宗室領袖。
楊爽之後,楊堅有意讓楊銘接手,因為他當時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孫子將來會是太子,畢竟那會楊昭還活著。
那麼就是楊智積接手了,人家本來就是左備身府前身的左羽林大將軍,直到現在,皇城禁軍,一大半都是楊智積的人,因為宗室子弟居多,你換不動。
楊廣對楊智積也是非常信任的,畢竟當年的仁壽宮之變,楊智積和竇抗有救駕之功,還是堂哥,自然是信得過。
堂哥跟表哥,這區別可就大了,人家一個姓,一個祖宗。
楊智積笑道:「朝會我就不去了,不過臣有一句話,要送給太子。」
「叔父請說,」楊銘道。
楊智積壓低聲音道:「惟君之命,儘力從事,但君先發,仆為後繼。」
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楊銘雙目放光:「侄兒何德何能,竟得叔父如此青睞?」
楊智積笑道:「太子賢明啊。」
楊銘現在想動楊廣,非常艱難,可以說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風險非常之大,只有一個動手的地方,那就是皇宮,除了皇宮,楊銘沒有任何機會。
人家老爹的人都實實在在握著兵權,自己的人呢?沒法比的。
那麼皇城之中,最有實力的就是宗團驃騎,這支隊伍因為其特殊性,行事之時,左右備身府根本不敢攔。
只要能控制住楊廣,拿到虎符和玉璽,楊銘就算是政變成功了。
離開蔡王府之後,楊銘立即安排梁王楊浩返回左屯衛大營,李靖回右武衛、史萬寶回右侯衛,無太子教令,不得擅離。
名義上是預防關中生變,實際上是掌握大軍。
楊玄挺總領東宮左右衛率。
那麼接下來,就得考慮京師衛戍大軍,以及駐守在皇城的禁衛軍,楊銘需要在這裡面安排自己人。
玄武門,楊銘安排了周仲牟的兒子周擎為監門校尉。
左右監門府,楊廣的兩個庶子楊慶楊和都在京師,眼下已經被冊封為溫王、應王,這兩人與楊銘的交情很不一般,以前在楊銘的荊州總管府任職,對楊銘的話向來深信不疑,是值得利用的。
所以楊銘將二人請至東宮,其實就是套近乎。
「我終鮮兄弟,二哥齊王,與我有嫌隙,多年來雖儘力挽回,然並不奏效,可惜可嘆啊,」楊銘道:「兩位兄長仁厚,弟弟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還需要你們指出來啊。」
楊慶笑道:「太子說的什麼話?若沒有太子,我與楊和只怕還窩居宅邸,游閑無正事呢,您的提攜之恩,我與楊和一直都記掛在心,可惜沒有機會報答。」
「欸~~~」楊銘抬手道:「兄弟之間何來報答一說?只求我他日有難,兩位哥哥能施以援手。」
「太子怎會有難處呢?」楊和笑道:「不過您放心,除了父皇母后之外,我們哥倆只聽你的。」
他們倆以前在晉王府,屬於隱藏戶口,幾乎沒有喊過蕭皇后媽,但是現在見光了,所以得稱母后。
楊銘微笑舉杯:「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咱們兄弟之間以後要多多親近,兩位兄長請。」
楊慶楊和趕忙舉杯。
他們倆現在已經支棱了,封了親王,還有實職的監門將軍,上司因為他們倆是皇帝的兒子,根本不敢隨意指派。
兩人分在左右監門府,這是非常關鍵的位置,把守皇城各個城門要道,城門如果關上,外面多少大軍也不好進。
楊銘必須未雨綢繆啊,老爹不下台,隋末大亂斗就會徹底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