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提供思路
“有訂單了!”
黃同福眉飛色舞地說道,“因為我們的電動摩托車很出色,已經出口到東南亞那邊,所以一些東南亞國家也看上了我們的電動客車。雖然隻有五輛的訂單,還沒有拿回研發費用,但我覺得是一個好的開始!”
“東南亞?”
方既明有點詫異,要知道東南亞那地方不缺石油,怎麽會買電動客車?!
“不僅僅是電動客車,還有讓我們研發電動叉車的。”黃同福笑道,“新家坡。”
方既明算是明白了,怪不得要買電動客車,原來是新家坡。
新家坡真正的意圖,應該是電動叉車。至於電動客車,那是給惠能的研發費用。為什麽這麽說呢?
很簡單,新家坡的港口,需要大量的叉車。但是用柴油叉車的話,成本很高。看看電動客車就知道了,一天下來,走200多公裏,電量還能剩下40%。這其實續航已經可以了,雖然沒有到標稱的續航那麽離譜,但已經是“誠實”經營的企業了。
要是叉車的話,一年省下來的成本費用,估計會達到一個很可觀的數字。哪怕幾年後要換電池什麽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原來如此!”
方既明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他總是覺得電動轎車很好賣,因為電費便宜。但實際上,歪果的電費並不便宜。這就導致了電動車似乎沒有那麽劃算。但是,電動商用車方麵就大有文章可以做了。
包括什麽卡車、特種作業車、叉車等等。
雖然電動客車是最賺錢的,也是最能替買它的公司賺錢的產品,但其實不是每個城市都適合用電動客車的。
電動汽車有個通病,就是不耐高寒。也就是說,高緯度的地區,用電動車會很受限製。所以,電動車的銷售就要避開這些地區。不然的話,電車的電池性能會大受影響。
黃同福也知道,方既明肯定能反應過來的,歎息說道:“可惜的是,我們進入這個行業太遲了,沒有發現金礦所在。不然的話,隻要完善生產線,這個電動商用車的需求量肯定會大大增加的。”
方既明太清楚是怎麽回事了,這生產是講究成本的,做生意也是如此。為了追求低成本,選用電動商用車就很順理成章。
“沒事,現在也能加快研發。”
方既明認真地說道,“今天黃老哥過來,不會隻說這個吧?”
“當然不是。”
黃同福認真地說道,“我是想來取經的,聽聽方老弟的意見。這電動汽車行業裏麵,到底該怎麽取舍?”
方既明一愣,有點不明白:“黃老哥的意思是,電動摩托車、電動小轎車和電動商用車怎麽選擇生產?”
“對,現在……產能不夠啊!”黃同福有點無奈地說道。
方既明笑道:“這有啥的,有錢賺,就開多幾條生產線咯!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肯定是全都要!”
這其實是玩笑話,哪怕是上輩子,也沒有哪個車企敢說自己高中低檔的車子全都生產的,這會把牌子做壞掉的。因為沒辦法啊,你選擇了高端,你最多就是做中端車,要是做低端車,人家就不認你這個品牌了。
你要是選擇做低端車,高端車你是很難打進去市場的,因為消費者也不認可。
黃同福苦笑道:“方老弟,別開玩笑了,這是一個事關生死的問題。”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我覺得吧,真的都不能丟。先說電動摩托車,雖然國家不想承認,但不可否認這是很方便的代步工具。而且銷量也在逐年攀升,我覺得未來一年銷售個上千萬輛不是問題,如果惠能有一半的市場銷量,那麽利潤也是很可觀的。”
黃同福點了點頭,這確實是。
“但問題是,電動摩托車的技術含金量不高,要是把鋰電裝入裏麵,這價錢也上升了,消費者不一定買賬。”方既明指出了電動摩托車的發展瓶頸所在,哪怕上輩子的小牛似乎賣得很火,堪稱國內高端第一電摩,但實際上買的人比例不算高。最關鍵是,換電池還貴,一般人都用不起。
畢竟鋰這個元素,在地球的含量來說太少了。物以稀為貴,鋰電池當然是貴了。哪怕是更安全,也會是貴的。
黃同福認可這個說法:“方老弟果然對電動汽車有所研究。”
“哈哈,就一些粗淺的見識而已。”方既明尷尬笑了笑,然後說道:“第二點,是電動小轎車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說的這個電動汽車,指的就是家用汽車。包括什麽小轎車啊、SUV啊、麵包車……之類。四座到七座的吧,這一類電動汽車其實現在賣得不行。”
“為什麽?”黃同福奇道,“不是很多人在嚐鮮嗎?國家也提倡……”
“起碼現在來說,入場太早了,也沒什麽優勢。”方既明苦笑道,“也就大城市有建設充電樁,你說銷量能高到哪裏去?”
黃同福一愣,還真的是這樣。
“再加上,其實電動家用車的技術,跟電動商務車的技術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甚至電動家用車的技術含量還沒電動商用車的技術含量高。”方既明認真地說道,“我的建議是,研發電動家用車可以,但現階段還是要拿回研發費用,多製造電動商用車,這個市場更加廣闊。”
“聽君一席話,茅塞頓開啊!”黃同福驚喜地說道,“想不到方老弟居然有如此獨到的見識!”
方既明笑了笑,心道:“還以為你會說,聽君一席話,浪費半小時呢!”嘴上卻說道:“我也就是提供一種思路。”
“那我就不用糾結那麽多了,全力做電動客車就好。別說,還真的有些國家願意買的,比如大不列顛。”黃同福說道,“要知道,我們的電動客車還是在實驗階段。”這句話倒是沒錯,因為連續航都隻是經過第一輪測試而已。但是,燃油車方麵,惠能也進入了第一輪的極限測試。
可以說,在造車方麵,惠能是動真格了。怪不得黃同福會說,自己的錢不夠,開不了多少條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