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
「混蛋,騎軍出擊!」
陳明振怒歸怒,卻並未真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原本並不打算出擊的,只想堅守待援,卻不曾想就這麼一遲疑,沒能及時喝止手下將士們的怒叱,結果就成了眼下這般模樣,再要想收攏手下將士已然沒了可能,無奈之下,陳明振也只能是就勢下達了總攻之令。
「哈哈……賊軍中計矣,兒郎們,給我沖,殺光賊子!」
華軍將士含恨出擊之下,聲勢自然是浩大已極,然則渾干不單不慌,反倒是狂喜地大笑了起來,沒旁的,儘管雙方彼此間兵力相當,可在這等平坦的谷地中,步軍,尤其是沒了陣型依託的步軍不管如何拚命,也絕對不會是騎軍的對手,真打起來,那不過就只是一場一面倒的大屠殺而已。
「呼嗬,呼嗬……」
渾干所部大半都是馬賊出身,雖經薛舉以大隋朝的傳統練兵之法訓練過,可匪氣卻是並未更易,個個殘忍好殺,這一聽渾干有令,自是全都興奮了起來,狂呼亂叫著便向華軍將士們衝殺了過去。
隨著兩軍的狂野對沖,血戰瞬間便爆發了,儘管處於明顯的劣勢,可被怒火沖昏了頭腦的華軍將士們卻根本不顧己方的慘重傷亡,只顧著拚死殺敵,哪怕被馬槊捅穿了胸膛,也要在臨死前丟出手中的橫刀,縱使被馬刀劈倒,在倒下的那一刻,也要奮力揮出人生里的最後一擊,就拼著這等決死之勇氣,竟是硬生生靠著血肉之軀強行擋住了西秦騎軍的狂野衝鋒,當然了,這等血勇之氣固然可嘉,卻絕對無法持久,尤其是隨著傷亡的劇增,戰局很快便向著不利於華軍的一面快速轉化著。
「嗚,嗚嗚,嗚嗚……」
就在華軍即將面臨最終之慘敗之際,一陣凄厲的號角聲暴響中,一面鐵血大旗在滾滾煙塵中從山彎處沖了出來,旗下一員策馬狂沖的大將赫然正是華軍前軍主將秦瓊!
「撤,快撤!」
渾干到底是馬賊出身的大將,儘管已官拜西秦大將軍了,可骨子裡還是一名馬賊,哪怕明知道可以搶在秦瓊所部殺來前一舉擊潰陳明振所部,他也不願冒被華軍援軍纏住之危險,只一見勢頭不對,緊著便下了撤軍之令,率領著手下騎軍掉頭便往東北方向狂逃了開去。
「大將軍,末將無能,末將……」
陳明振所部本來就只是在苦苦支撐而已,根本無力發動追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西秦騎軍逃了個精光,待得秦瓊所部趕到時,一派狼藉的戰場上,就只剩下華軍五千不到的殘部木然而立,面對著這等慘敗之局,陳明振心若刀絞般地疼得個不行,滿臉愧疚地便跪在了秦瓊的馬前。
「你……哼,傳令下去,打掃戰場,退後兩里安營!」
西出隴關的第一仗就打成了這麼副德行,當真令秦瓊氣得個眼冒金星不已,只是見得陳明振渾身浴血,也自不願責罵於其,只能是重重地冷哼了一聲,就此下了道收兵之令了事……
「末將等叩見陛下!」
張君武到得很快,前軍方才剛紮好營壘,張君武便已率中軍趕到了,一得知帝駕將至,秦瓊等前軍大將們自是不敢稍有大意,齊齊聚集在了營門處,待得見張君武在三千親衛的簇擁下策馬行來,眾將們趕忙搶上了前去,各自大禮參拜不迭。
「嗯,都免了罷。」
張君武的臉色很是陰沉,但並非完全因前軍打了敗仗之故,更多的則是在痛惜趙揚的戰死——趙揚的文武才能雖都只算一般,但卻是齊郡軍中的老資格將領了,從張君武掌軍時起,就一直追隨在左右,素來忠心耿耿,如今竟折在了這等小規模的遭遇戰中,又怎不令張君武透徹心扉的,再一想到趙揚的長子方才剛剛滿月,身為父親,趙揚竟是連看都不曾看過自己的兒子一眼,自不免便令張君武的心情更黯淡了幾分,然則縱使心情再不好,張君武也不曾沖眾將們發火,僅僅只是聲線暗啞地叫了免。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儘管張君武並未有絲毫的責備之辭,可諸將們緊繃著的心弦不單不曾稍松,反倒是更緊繃了幾分,只是這當口上,卻也沒誰敢亂說亂動的,只能是小心翼翼地齊聲謝了恩了事。
「帶朕去看看趙揚。」
張君武翻身下了馬背之後,依舊不曾問及戰事的經過,而是面無表情地吩咐了一句道。
「末將遵命!」
一聽張君武此言,諸將們自不免有些個面面相覷,此無他,概因大傢伙都知曉趙揚乃是張君武嫡系親信,如今其死得是如此之慘,屍體殘缺不全不說,連首級都已半毀,倘若讓張君武瞧見了,天曉得聖怒會燒得有多旺,自是誰都不敢去承受那等滔天之怒火,到了末了,還是秦瓊這個前軍主將站了出來,恭謹萬分地應了一聲,低著頭,引領著張君武便往停屍的帳篷處行了去。
「揚子,朕來看你了,朕……」
待得進了帳篷,張君武並未讓人去掀開屍身上蓋著的白布,而是親自行上了前去,用顫抖的雙手,緩緩地將白布拉開,露出了趙揚那慘不忍睹的屍體,當即便令張君武的雙眼陡然一紅,淚水已是止不住地流淌了下來。
「陛下,大戰在即,還請您節哀。」
見得張君武如此之傷心,隨行諸般人等也自不免陪著落淚飲泣了一番,到了末了,還是房玄齡膽子較大,小心翼翼地湊到了近旁,低聲地提醒了一句道。
「朕知道,朕知道,朕只是覺得對不住揚子啊,可憐揚子的長子才剛滿月,揚子都還沒來得及看上一眼,就這麼走了,這叫朕如何向其子交代啊,朕對不住揚子啊……」
房玄齡不勸還好,這一勸之下,張君武頓時便嚎啕了起來,帳中秦瓊、牛進達等素來與趙揚相善的原齊郡軍大將們也都跟著放聲大哭了起來,一時間,大帳里儘是哀聲。
「陛下,趙將軍之死,是末將未能謹慎小心之故,末將有罪,不敢自辯,請陛下重處!」
張君武這麼一放聲大哭,陳明振可就穩不住神了,趕忙淚流滿面地搶到了御前,一頭跪倒在了地上,一邊磕著頭,一邊自請其罪不已。
「延寧(陳明振的字)且起來罷,此戰之經過,朕已知曉了,是朕小覷了西秦軍,與卿無關。」
雖是傷感於趙揚的慘死,然則張君武卻斷不會因此而遷怒於人,儘管傷心依舊,卻還是好言好語地安撫了陳明振一番,當即便感動得陳明振嚎啕大哭了起來。
「玄齡,擬詔,追封趙揚為羽林軍大將軍,贈并州大都督,晉梁國公,著人護送其靈柩回京,准葬先父之紹陵,並配享太廟,另,著其子襲梁國公之爵,賞金百兩,綢緞千匹,此番戰死之諸將士撫恤加倍。」
大哭了一場之後,橫亘在心中的塊壘也就稍減了些,但見張君武長出了口大氣,緊著便下了道詔令,算是給了趙揚死後之最高哀榮。
「陛下聖明!」
聽得張君武如此厚待此番戰死之眾將士,帳中諸般人等無不感同身受,齊齊稱頌之際,心中皆有暖流在涌動不已……
「陛下,我軍初戰不利,于軍心恐有損傷,竊以為不若暫且駐紮此地,誘敵來攻,不與之戰,待得敵疲,再行進剿為妥。」
傷心歸傷心,張君武到底不是尋常之輩,祭奠完了趙揚之後,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態,一回到了中軍大帳中,便即召集隨軍文武官員商議進兵事宜,會議方才剛一開始,唯恐張君武因怒而興兵之下,房玄齡第一個便站了出來,委婉地進諫了一番。
「嗯,玄齡此言乃老成持重之建議也,然,此處太過空曠,利騎戰而不利守,我軍騎軍論質論量皆不如西秦一方,駐紮於此,戰守皆難,實不可取,放心好了,朕清醒得很,斷不會因怒而興兵,於朕看來,今日之敵雖多達八千騎,然卻斷不是敵之前軍,而應是敵之游騎部隊,不過是仗著機動力強,欲以騷擾戰術遲滯我軍之前進罷了,而今,我大軍既已齊至,此股游騎斷不敢再來進犯,正是向前趕路之良機也,吾意已決,明日一早便拔營起行,兩日內趕到淺水原西側之老隴口,堵住西秦軍之去路,至於後頭之戰事是守是戰,大可再從容綢繆了去。」
以張君武之睿智,自不會看不出房玄齡究竟在擔心些甚,無非是怕他張君武氣怒攻心之下會與西秦軍急戰罷了,對此,張君武自是不以為然得很,將敵我優劣勢略作了分析之後,還是決定按原定之作戰部署行事。
「陛下聖明!」
今日一戰的規模雖是不大,卻給已有了驕兵傾向的眾將們敲響了個警鐘,再無人敢妄言速勝,對於張君武數日前便提出的戰略構思——先搶佔有利地形、疲敵之後再尋機決勝的破敵之策,自是不會再有甚異議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