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畫餅充饑(三)
第十四章 畫餅充饑(三)
「邙山。」
裴家父子都屬當世驍將,尤其是裴行儼,更是勇冠三軍,論武藝,並不在羅士信之下,若是可能的話,張君武其實並不願意真跟其父子徹底鬧翻了去,奈何形勢如此,要保住齊郡軍的根基,卻是不得不跟裴家父子論出個輸贏來,當然了,如今正值齊郡軍弱勢,張君武雖有些惱火於裴家父子的步步緊逼,可在應對之際,卻依舊是一派的風輕雲淡狀。
「邙山?唔,賢侄這是打算效仿鄧艾取江油之舊事嘍?」
裴仁基出身洗馬裴家,文武雙全,乃飽讀史書之輩,哪怕張君武僅僅只是吐出了個地名,他立馬便敏銳地猜到了張君武所言的奇襲之策的緊要處所在。
「裴將軍英明,末將確有這等考慮,今,我齊郡軍新敗,滎陽已盡糜爛,瓦崗亂賊雖因我部夜襲損失不小,然根基卻未傷,數日後必會大至我虎牢關前,但消我關中守軍能穩守不出,料敵也難攻得下我虎牢雄關,戰事遷延日久,敵之軍心必疲無疑,斷難想到我官軍會輕裝偷渡邙山,金堤關守軍無防之下,豈能擋我之兵鋒,一戰必可下之,所難者在堅守耳,故,非得我朝廷大軍從各處彙集而來時,不可輕動也。」
儘管早就知曉裴仁基善謀,可一見其反應如此之敏捷,心下里還是不免起了些微瀾,但卻並未表露在臉上,也就只是語調平和地將所謀之策的道理細說了一番。
「嗯……依賢侄看來,若是攻下了金堤關,能守得幾日時間?」
裴仁基急欲吞併齊郡軍殘部固然有著擁兵自重之心思,可更多的其實還是擔心關中兵力難以擋住瓦崗軍狂攻之故,而今見張君武所謀的破敵之策似乎頗有成功的希望,吞併之心也就此消減了些,與此同時,對戰略本身卻是更感興趣了不老少。
「回裴將軍的話,因輕裝潛行之故,末將雖有信心拿下金堤關,然,論及堅守,最多只能五日時間,過此,恐難為力也。」
儘管是在耍畫餅充饑之策,可當著裴仁基這等宿將的面,張君武卻是不敢胡亂言事,只敢給出了個相對保守的期限。
「嗯,五日么?不錯了,若能成事,滎陽之亂當可平也,然,在此之前,若是虎牢關有失,一切恐不過是水月鏡花罷,賢侄以為如何哉?」
裴仁基的吞併之心雖已消減,但卻並未徹底煙消雲散了開去,於點評張君武所謀之策的同時,也沒忘了初衷,雖不曾明說,可拿虎牢關之得失來說事本身就表露了其吞併齊郡軍殘部之心思。
「裴將軍所言正理也,依末將看來,瓦崗賊寇雖遭我部夜襲,損失不小,然,攻取虎牢關之心未死,數日後必將大至,但消謹守不出,卻也無懼亂賊攻打,若是裴將軍信得過,末將願率部上城死守,以確保關城無虞。」
一聽裴仁基這般說法,張君武便知其吞併之心尤存,自是不肯遂了其之意,索性便在言語間表明了自己獨立成軍之決心,為此,甚至不惜全軍投入殘酷的守城之戰。
「張將軍如此忠勇體國,實是令人欽佩,依老夫看,此事可先上報朝廷,待得陛下有所決斷之後,再行定奪也就是了。」
蕭懷靜與裴仁基之間的矛盾本就極深,前兩日之所以不曾反對裴仁基吞併齊郡軍殘部的企圖,著眼點只是想確保虎牢關不失而已,從根本上來說,他其實並不願見到裴仁基的實力進一步增強,正因為此,這一見裴仁基並不反對張君武的戰略思路,也就不打算讓這麼場軍議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了,揮手間,便已拿出了監軍的架子,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最後的決斷。
「蕭大人英明,末將並無異議,只是我部之輜重已盡,若欲守城,恐須得儘快補足才好。」
裴仁基對蕭懷靜的獨斷專行相當之不滿,面色瞬間便陰沉了下來,奈何礙於其監軍的身份,卻也不好在這等場合下指責蕭懷靜的僭越,只能是以沉默來表示不滿,卻不曾想張君武又在此時提出了新的要求。
「嗯,此確是緊要之事,裴將軍,您看呢?」
蕭懷靜雖是監軍,可後勤輜重卻是控制在裴仁基的手中,他雖有心幫襯張君武一把,卻也沒法下這麼個命令,只能是一腳將皮球踢到了裴仁基處。
「此事無礙,輜重乃至守城之器具,裴某自當儘力綢繆也就是了。」
裴仁基雖不甚情願讓齊郡軍殘部在虎牢關中獨立存在,奈何此事終歸是須得以朝廷命令為準,如今見蕭懷靜轉而支持了張君武,他也自沒得奈何,再一想,讓齊郡軍殘部去苦戰上一番也是好事,不單能保存自家之實力,更能藉此再度削弱齊郡軍之實力,或許此戰過後,便能有徹底收編齊郡軍殘部之可能,一念及此,裴仁基也就沒再多猶豫,很是爽利地便給出了個答覆。
「多謝裴將軍成全,末將並齊郡軍上下皆感您之大恩了。」
打鐵自然須得趁熱,這一聽裴仁基已表了態,張君武心弦微松之餘,也自沒忘了要緊著謝上一聲,算是將此事就此敲定了下來。
「賢侄客氣了。」
見得張君武如此之機敏,渾然不遜於宦海歷練多年的老手,裴仁基心中訝異之餘,警惕之心也自不免便大起了,只是在這等場合下,他自不會有甚流露,僅僅只是客氣了一聲了事。
「諸事既定,今日便議到此處好了,老夫自當上本朝廷,一切自有陛下聖裁,我等就照著辦了去便好,都散了罷。」
這一見所要議之事已然有了結果,蕭懷靜的心情自是大好,有心緊著上本獻平亂之策,自是不願再在此處多言羅唣,交待了句場面話之後,便就此宣布了散會之令。
「諾!」
堂中諸般人等雖是各懷心思,卻也無人打算再在此際另起波瀾,齊齊應諾之餘,便即就此各歸本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