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高宗武后
「武后,是獨孤家的後人。」李離道出了這樣的一個驚天隱秘。
自昔年惠帝廢了獨孤皇后,獨孤一脈遭貶謫的貶謫、流放的流放之後,朝中皇后之位,由周家穩坐。傳言中,是周家斷了獨孤家的鳳脈。
可是縱然如此,周家算盡人天意難算人心。
高宗李顯,少年之時便在周家的輔佐之下登基為帝,迎娶的是周家的皇后。
對於這位皇后並沒有什麼感情,二人的結合,與其說是高宗的意願,不如說是早就安排好的宿命。
皇帝,只能娶周家的女兒為皇后,才能穩坐地位。不管喜歡的是誰,獨寵著誰,但是皇后只能是周家的女兒,儲君身上必須流著周家的血脈。
高宗遇到武后,是一場意外。
浣衣局宮女的武后,在梅園中折梅祈福,恰好碰到了前來賞花的高宗,頓時對其驚為天人,瞞著皇后與太后私下來往。
而後東窗事發,不顧太后與皇后的反對直接封為了美人。從美人到貴嬪,再到四妃之一的惠妃,一個出身微芥的浣衣局的宮女,從此的人生發生了極大的逆轉。
雖出身卑微,卻有經世之才;雖為女子,卻巾幗不讓鬚眉。
這樣的女子,不僅僅是容貌生的極好,就連那樣的才情和胸襟,都是十分動人的。縱然貴為天子的高宗,也難以免俗。
武後知進退,又聰慧,縱然是在風雲詭譎的後宮中,無有任何根基,卻做到了四妃的惠妃,在高宗的獨寵之下,東宮后位,形同虛設。
而後,太後身體漸漸衰弱,昔日的皇后與武后的鬥爭也越來越厲害。
女人一旦嫉妒起來,所做的事情也變得十分瘋狂不可理喻——她將後宮中的鬥爭漸漸的波及到朝堂中,為了拉攏人,甚至做出倒賣官爵的事情。
皇后在宮中殘害皇嗣妃嬪的事情事發,就連周家都保不住皇后,最終以犧牲皇後來保全周家,惠妃最終破例被封為皇后。
惠妃被封為皇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卻是在情理之中。縱觀史書,周家權傾朝野,雖然幾代來都十分低調,但是貴為天子的皇帝,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無論有沒有流露出來,對周家還是起了戒備心理的。看似昏庸的高宗,也是如此。
若當真如後世記載,高宗那般的昏庸無用,他又是如何能夠忤逆太后與整個周家的遺願,將武后從一個身份卑微的浣衣局的宮女扶持成了東宮之主呢。
天子出自周家,皇后出自周家,儲君出自周家,這樣血脈相連割捨不斷的親情關係,已經讓君王警惕。所以,高宗扶持了武后,來抗衡周家。
只是高宗有再大的雄心,卻最終敗在了孱弱的身體上。他身體日漸衰弱,皇子年幼,外戚干政,所以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武後身上——不管是再怎麼有野心的女子,身後沒有家族的依靠,不可能會成為社稷的威脅。
是以,到了後期,他不理朝政,由武后替代聽政,甚至朝中的摺子,都是武後代批奏。二人在朝中,並稱之為二聖!
對於高宗與武后之間有著怎樣的風月往事顧衣無從猜度,只是在那樣的皇室中。顧衣寧可自己看到的,是在那冰冷殘酷的真相之上,溫情脈脈的表象。
但是武后的野心,卻是高宗不能掌控的。他沒想到,一個女子,也有著君臨天下的野心。
或許一個女人的野心原本沒有那麼大的,但是當一旦體會過那一種掌控天下權利的快感之後,就難以再將手中的權利割捨而下。
到了後期,武后根本無心交還朝政給李氏皇族,自立為朝。太子李衛等李氏子嗣在她的迫害之下,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大祁江山,幾乎易主。
最終在成帝李棣與一批忠心的老臣擁護下,武後退位,將大祁江山,還給李氏子孫。
那樣一段往事,如今想來不過是幾十年的光陰。這錦繡山河,看似風光無限,裡面卻是滿目瘡痍。
成帝李棣登基之後,接回了流放在各地的宗室皇親。而前太子李衛在流放途中病逝,只留下一個世子。回到長安之後,被李棣封為衛王,世代襲承王位,便就是衛王府。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明淵一直以皇室正統自居——許是命運,當年若非是因為武后,或許這李氏的江山,便就是太子李衛的。
但是,天意難測。
這樣一段前世的時候瞭然如胸的往事,顧衣卻沒想過其中會有這般的波折,更是出乎顧衣的意料的是——武后,竟然是獨孤家的後人!那麼當年殘害李氏子孫,是她有意而為之。
為的,並非僅僅是因為那皇位,其中之一或許是為獨孤家復仇。
「誰又知道呢。」李離的嘴角微微的勾起了一抹薄涼的笑意,「武后確然是獨孤家的後人,論常理她應對李家恨之入骨。但最終在暮年時,將李氏江山,歸還給了成帝。沒有,玉石俱碎。」
這世上的恩恩怨怨,沒有非黑即白。或許當年武後進宮,帶著獨孤家的仇恨;高宗的寵愛,帶著以制約周家為目的與前提。
高宗武后之間,對於兩個人的感情後世野史有著諸多的猜疑。有人說,高宗對武后情根深種,是難得的痴情皇帝;有人說,武后禍國殃民,誤了大祁江山,誤了李氏江山。
二人之間,有著怎樣的過往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若干年後,武后病逝,並沒有葬於帝陵,而是以皇后的身份,葬在了高宗的陵寢邊上。
從此朝夕相對,日夜相守。
一開始的真心假意,到了後面真真假假都已經分不清了。
就像是他與顧衣之間。
一開始,他不過將她當做麻痹太后的棋子;而她選擇他也是想尋求一個人的庇護。
兩個人都有著一段不能言之於口的過往,小心翼翼的守著自己的那顆心,不會輕易的流露出。
但是誰曾想到過,有朝一日,本該是毫無交集的兩個人,最終命運糾纏在一起,到了這樣至死方休的地步。
「那麼,獨孤魘也好,息夷也好,都是獨孤家的後人,都與武後有關。」顧衣一語中的。
李離讚許的看了顧衣一眼,道:「是的,當年武后與高宗並稱為二聖,創國號為武。后將大祁江山歸於李家,但是不保,依舊有當年依附武后的舊臣黨羽。就像是,當年的徐州節度使——袁言。」
顧衣微微一驚,顯然沒有想過,當年袁言兵亂,其中會有這麼深這麼複雜的聯繫。
「照這般說,當年武后與周家恩怨頗深,獨孤家也與周家有恩怨,那麼息夷為何會與周家聯手呢。」
顧衣下意識的問了個十分愚蠢的問題。
果然,她話音方才落下,李離挑了挑眉,淡淡的看了她一眼道:「這世上只有永恆的利益,並沒有永恆的敵人。」
如今兩家,同時都對李氏皇族虎視眈眈。
看著李離不加掩飾的眼神,顧衣眼角抽了抽,十分明智的轉移了個話題,「那麼下一步你打算怎麼做?」
「南夷的事情已解決,必須得快速回到長安。」李離道。
顧衣點了點頭,道:「若息夷是獨孤家後人,在南夷事敗之後到長安,一是找太后幫忙,二必定會與獨孤魘聯繫上的。獨孤魘在長安蟄伏這麼些年,若與息夷聯手,對我們而言形式有害無利。」
很多事情顧衣如霧裡看花,可是一旦給她一條引路的線索,必定能夠循著這線索,找到最接近的真相!
「他們若是想要翻身,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
「陵寢圖!」
顧衣興奮的說完,簡直要為自己的推斷鼓掌了,卻未曾想到,李離卻神情古怪的看著她。
被那樣的眼神盯著,顧衣斂了斂神色,小心翼翼的問道:「怎麼,難道是我說錯了嗎?」
李離面色肅然,認真道:「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我們便要成親了。」
顧衣……
搖曳的火焰下他眼神溫柔,明明是在生氣著的,明明是做了決定想要和他劃清界限的。
可是在那樣明亮的眼神下,她的雙頰染上了紅暈,反駁的話卻說不出口。還有十天,還有十天便要成親了。
這一世,不過才相識一年,可是恍若一世。
二人雙目相對,寂寂無語。
在那樣溫柔的眼神背後,那一雙眼眸濃郁的如同化不開的夜色。墨色沉沉,如同他的一生,背負著太多沉重的東西。
許久許久之後,顧衣認真的看著他,那一雙澹然生煙的眼,無比認真的問他道:「李離,我只問你這一句。這是最後一句。」
「若是有一日,你會為自己所謂的不得已的苦衷,而捨棄我嗎?」
很久很久之後,顧衣都在想,她與李離之間算是孽緣吧。前世的時候也不知是誰欠了誰的,二人之間,偏偏要這般糾纏不休。
後來,九重宮闕,歲月寂寂,顧衣卻永遠記得那日的山洞中,逃亡的二人,那個人認真的眉眼。
「不會,永遠再不會有什麼,值得讓我捨棄你了。」
顧衣在想,後來究竟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發生了變化呢。明明說過,永遠永遠都不會捨棄她的人,最終還是選擇了捨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