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嫡女權謀天下> 第63章 蚌鷸相爭

第63章 蚌鷸相爭

  張氏分明知道顧至遠雖然不剝奪了臨氏撫養顧泓的權利,可是卻依舊沒有讓顧衣撫養顧泓的意思。


  此話,不過是試探而已。


  顧衣聽了張氏的話,臉上閃過了一絲不快的神色,淡淡說道:「我有何德何能能撫養顧家的嫡子呢。」


  說著,語氣也變得十分陰陽怪氣起來道:「父親說是要親自撫養泓兒,可是到底不過是一時氣話而已,等過段時間……」


  顧衣沒說完,只冷笑了一聲,見顧衣這般,張氏心中暗喜。但是面上卻一臉關懷,一副好嬸母的模樣說道:「這次嬸母知道衣衣受了委屈了。要說這國公爺心到底也太偏向那臨姨娘,自己嫡親的女兒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就這般含糊了事。你母親不在,沒人為你做主,可是嬸母眼中可是揉不得沙子的,論我說你這次方才回來,此事還沒有過去,便在老夫人那邊鬧一鬧,等事情鬧大,就算是國公爺偏向著臨姨娘那邊也不得秉公處理了。」


  好,好一個處處為她著想的嬸母啊。


  聽了張氏的話,顧衣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冰涼的笑容。


  張氏此行看似是前來拉攏她,可是卻在挑撥她與臨氏之間的關係。是想拿她擋槍使,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么。


  這般心機深沉,足以與臨氏相比拼,可是前世張氏與臨氏的較量中,到底是張氏棋差一招罷了。


  只是,天底下哪裡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聽了張氏的話,顧衣皺眉不語,似乎真的在思索起張氏話裡面的可行性,張氏心中焦急,可是表面上卻不能流露出是什麼,絞著手中的帕子維持住表面上的淡定。


  卻見顧衣終於緩緩的開口說道:「嬸母此言說的有幾分道理。」


  張氏心中一喜,卻見顧衣又開口道:「只是……」


  張氏有些焦急了,看著顧衣問道:「只是什麼?」


  「只是如今新年將至。正是喜慶的日子,族裡的人都回了長安,我若是為了此事鬧的祖母不開心了,那豈不是我們這些做小輩的不是……」顧衣說道。


  「怎麼會!」張氏脫口而出道,卻見顧衣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淡淡的看著她。一雙丹鳳眼似笑非笑,眼神清亮如雪,似乎是看透了她一切的算計,讓張氏心中一驚……


  一個才十五歲的孩子,怎麼會有這樣仿若是洞悉一切的眼神?可是……在張氏細看的時候,卻見那雙眼清清冷冷的,並無其他,是自己的錯覺不成?


  莫名有些心慌,張氏連忙用笑容掩飾自己的想法道:「嬸母是在想,老夫人那般疼愛四小姐,怎麼會怪到四小姐呢。」


  張氏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


  若是顧衣不將這件事情鬧大,她之前算計不是白費了么。什麼管理大房內務,誰願意插手這件事情,這些年顧家看似是大房當家,可是張氏心中比誰都清楚,大房不過是擺設的空殼子而已……


  她要做的,是給臨氏的難堪,以及……讓大房身敗名裂!


  臨近新年,顧家嫡系也好旁支也罷都會回到長安城,到時候顧衣揪著這件事情不放在老夫人那邊鬧開,她在暗中推波助瀾,便看鬧的長安城中人盡皆知!到時候,臨氏的陰險毒辣,顧衣的驕縱不懂事名聲可就徹底的壞了,試問長安城中誰還敢娶大房的兩個女兒!

  以後顧南月也好顧衣也罷,誰也沒法跟她家南晴爭了!

  可是偏偏,事情遠遠沒有她想象中的順利!


  見著張氏迫切的模樣,顧衣心中不由得嗤笑一聲。張氏聰明是聰明,但是性情還是急躁了些,二人方才見面,她還沒有徹底的取信於她便就急著利用她了?


  顧衣喝了口茶,神色有些清淡道:「嬸母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這事還等年後再說吧。」


  等年後再說?到時候顧家人都離開了長安,鬧的再大顧至遠將事情給壓了下去,於她而言又有什麼益處呢?


  之後張氏屢次試探她此次回來,準備如何處理臨氏之事,可是顧衣卻閉口不談了,將話題轉移到了別處。


  見顧衣這般狡猾讓張氏恨的牙痒痒的,總好像是拳頭打到了棉花上一樣!可偏偏又是以探望的名義來的,只能陪著笑臉跟顧衣在那裡打太極。


  「嬸母知道這些年來你們姐弟二人在姨娘手下並不好過,衣衣對嬸母這般冷淡,可是怪著嬸母之前未曾照拂你們姐弟二人?」軟硬兼施之下可是顧衣卻偏偏是油鹽不進,一臉淡然的模樣讓張氏看不透她究竟是在想些什麼。


  是以,到底是張氏先沒了耐心直接開口問顧衣道。


  張氏見硬的不行,便來走感情線了……


  見張氏這般說,顧衣才訝然抬頭看著張氏道:「嬸母說的哪裡話,嬸母有嬸母的難處,這些年大姐姐與三姐姐關係並不好嬸母夾在中間本就為難,更難以插手我們大房中的事情了。」


  張氏言語間將顧衣與臨氏之間的矛盾凸顯出來,可是顧衣卻偏偏不上張氏的當。點出顧南晴與顧南月被外人譽為顧家雙姝背後的明爭暗鬥,也是在暗中告訴張氏,她這般對付臨氏並非是幫助她,更有自己的私心!


  未曾想到這顧衣比想象中的更沉的住氣。


  在張氏的認知中,顧衣是目空一切卻又無比愚笨之人。對臨氏的恨意,足以蒙蔽她一切的理智,一切涉及到臨氏顧衣整個人都變的敏感多疑又偏激起來。


  原本以為臨氏落魄,她借著這個機會在顧衣面前挑撥幾句便能夠讓顧衣落井下石,那樣下來她便可順水推舟說出自己的計劃,將顧衣當做槍使,可是卻沒想到,之前倒是小瞧了她。


  不過是心中這般想著,張氏臉上依舊帶著盈盈的笑意說道:「之前嬸母在二房沒法插手大房的事情不好照拂到你們,可是如今嬸母受你們父親之託管理大房的事情,你們姐弟二人有什麼為難之處便直接跟嬸母說,嬸母定會為你做主的。」


  見張氏話都說到這個份上,顧衣也笑道:「嬸母既然這般說顧衣便不與嬸母客套了,以後若是有什麼難處顧衣便直接與嬸母說了。」


  顧衣的語氣比之之前的冷淡更多了幾分真誠,讓張氏有些拿捏不準顧衣到底是何用意!

  「顧衣在顧家不求別的,只想和泓兒過安生的日子。有嬸母照拂,想來以後必定不會起什麼波瀾的。」顧衣看著張氏含笑道。


  顧衣先是以不冷不淡的態度跟張氏打太極,讓張氏知道其並不是能被她拿捏之人。緊接著,又與張氏坦誠,讓其知道在顧家除了與臨氏的矛盾之外,她不想與任何人爭些什麼。


  若是張氏站在她這邊,她便可和張氏相安無事;可又有了之前的對張氏立威,讓她知道她也並不是軟柿子由著張氏拿捏的。


  前世在官場上那麼些年,顧衣對於軟硬兼施這種做法早就做的駕輕就熟了!

  張氏聽了顧衣的話,眼帘垂下來眼中閃過了種種想法,緊接其後,將眼中想法按捺下去笑道:「有嬸母當家一日,你就放心好了。」


  是個聰明人,顧衣在心中暗道。


  既然張氏這般說,顧衣自當要投桃報李笑道:「比起姨娘,顧衣更是希望這顧家,是嬸母當家!」


  張氏見著顧衣這般狡猾,自然知道自己這一箭雙鵰之計不能達成。可是顧衣既然跟她說了無爭鬥之意,又表了自己的真心,此次來端居之行最終得到的結果算是強差人意吧。


  二人不痛不癢的客套了幾句,夜色不早了,張氏便就回去了。


  看著張氏的背影,顧衣心中暗笑,有了張氏的參與以後這顧家可就越發的熱鬧起來了!臨氏現在將目光落在張氏身上,那麼她也能得幾日空閑好好理一理顧家這亂糟糟的關係!

  等著張氏走之後,墜兒有些擔憂的說道:「奴婢怎麼覺得這二夫人對小姐也是不懷好意呢。」


  顧衣伸了伸懶腰,捻了塊糕點慢悠悠的說道:「這顧家每人都有每人的算計,只要利益不衝突,她也不會傻到平白的得罪我的。」


  張氏不是顧南月,會傻到將明明可以結為盟友的人往外推的。是以顧衣也不怕在臨氏倒台之前張氏會算計她。


  畢竟,張氏與臨氏的不和多是因為顧家雙姝的名頭起的,現在臨氏母女二人才是張氏的眼中釘!

  聽了顧衣的話,墜兒懵懵懂懂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又說道:「雖然二夫人對小姐不懷好意,但是有些話還是挺有道理的,小姐回長安何不借著這個機會好好在國公爺面前告狀,順帶著將臨姨娘陷害小公子的事情跟國公爺說下,到時候國公爺肯定相信小姐的話的。」


  聽了墜兒的話,顧衣嗤笑了一聲,墜兒摸著頭不解的看著顧衣問道:「小姐,可是奴婢說錯了什麼嗎?」


  顧衣搖搖頭,看著墜兒說道:「你信不信,臨氏就等著我從感業寺回來找父親告狀呢。」


  並未聽懂顧衣話裡面的意思,墜兒茫然的看著顧衣。遠書見墜兒這般,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國公爺此次罰了臨姨娘,是動了真怒了。可凡事有個度,國公爺是在盛怒之下罰了臨姨娘。若小姐再落井下石,國公爺非但不會火上澆油,反而會想小姐是不是成心爭對另一娘,反而會讓國公爺覺得小姐的無理取鬧憐惜起臨姨娘了。」


  雖然跟在顧衣身邊這麼多年,遠書話不多,但是很多東西卻看得十分的透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