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一茬接一茬
晚上,李衛東留在第六農場,趙海峰果然拿出他珍藏的好酒,好好款待了李衛東。
不過桌子上,卻多了一盆煮地瓜。
就是今天剛剛挖出來的那些。
相比趙海峰一個勁的說好吃,李衛東嘗了嘗,有點干,還有點噎人,甚至幾乎沒有什麼甜味。
根本沒法跟後世那種個頭不大的煙薯,或者紅薯相比。
不過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尤其是那些農村,平時吃的主要也是棒子麵,冬天的時候,全家圍在一塊,能煮一鍋地瓜,或者把地瓜切塊,放在棒子麵煮,都是一種難得的美味。
又熱乎,又能填飽肚子,不至於晚上半夜餓得肚子疼,只能往肚子里灌涼水。
在沒有化肥,或者說化肥還沒有真正推廣開的年代,用的都是農家肥,地里糧食的產量也遠遠還沒有迎來躍遷。
所以,同樣的地,同樣的種植,產量卻至少提高了四成的地瓜,對於那些缺少糧食的地方,意味著什麼,李衛東很清楚。
而且地瓜的適應性,也遠比別的糧食更強。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衛東既沒有選擇小麥,也沒有選擇玉米,而是選了沒辦法當成主糧的地瓜。
因為真要是小麥,就算提高了一些產量,但老百姓又哪捨得吃?
最後還是會換成更加便宜的棒子麵,或者地瓜。
因為這玩意的產量要更高。
也沒人搶。
不過眼下,試驗田中培育出來,僅僅只是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需要張興武那邊進行宣傳。
其實以李衛東的關係,同樣可以找到人,甚至級別要更高。
也不是他捨不得找關係,而是眼下,僅僅只是小範圍的試驗田成功,並不值得聲勢浩大的宣傳,否則說不定還容易鬧笑話。
所以一步一步來剛剛好。
等真的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時,那肯定該動用的關係,也不會吝嗇,但那個時候,就不是宣傳了,沒人是傻子,提高了四成多產量的衛東一號不種,還要去種那些產量低的?
所以那個時候,他身邊的關係,真正要做的反而是保護他,防止有人摘桃子。
反正,李衛東搞出衛東一號,既有公心,同樣也有私心。
並且他從來都沒有否認過這一點。
等吃了飯,李衛東跟周曉白離開,但也沒有立即回宿舍,而是在農場中散步,看著農場這些日子發生的變化。
雖然是晚上,但今兒個的月色還不錯,而且這個時候頭頂的天空沒有污染,那璀璨的銀河橫亘在兩人的頭頂。
「咱們結婚吧。」
突然,李衛東拉住周曉白的手。
聽到他的話,周曉白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
雖然她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畢竟兩人也不算私定終身,而是雙方家長早就見過面,並且同意下來的。
但之前不是說先訂婚,然後等李衛東畢業以後再結婚嗎?
怎麼今天這麼突然的說這種話?
而且,要結婚?
要嫁給李衛東?
要說周曉白不願意,那肯定是假的,她那顆心早就寄托在了李衛東的身上,裡外皆是他。
但突然聽到這話,她反而顯得不知所措,甚至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我,我……」
見到她這幅樣子,李偉東日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然後繼續說道:「有句話叫計劃不如變化快,原本我想著先訂婚,再結婚,但這會,我突然覺得咱們可以更快一點,乾脆就直接結婚吧。
你覺得怎麼樣?」
雖然李衛東是在問,但語氣中卻有種不容置疑的霸道。
說不出話來的周曉白,最終只能點頭。
嫁給李衛東,她為什麼不同意?
畢竟這也是她早就期盼已久的事情。
「那就這麼決定了,回頭忙完這邊,我就去你家提親,然後咱們再商量個好日子,年前就把婚事給辦了。」
李衛東乾脆說道。
原本他其實也沒有這麼著急,但這段時間,在學校里的平靜生活,讓他一下子想要安定下來。
今天再見到周曉白后,他更是抑制不住那種衝動。
所以乾脆就提了出來。
「好。」
經過這會的適應,周曉白雖然心跳的依舊很快,幾乎要跳出嗓子眼,臉上也像火燒一般,但最起碼可以說話了。
「走吧,我送你回宿舍,你也早點休息。」 隨後,李衛東便將周曉白送回宿舍,然後兩人又溫存了一會,憑藉著強大的自制力,李衛東才離開周曉白的宿舍。
雖然他知道,如果他想的話,周曉白肯定不會拒絕他。
但他同樣也知道,周曉白的骨子裡,其實是個很傳統的女孩。
所以那一天,他並不想早早就摘取,而是要等到新婚之夜的那一刻。
第二天上午,張興武便帶著幾個日報的記者,還有幾名勞動模範來到這邊。
看樣子,他昨天晚上就沒有閑著,要不然這群人不可能來的這麼早。
這群人明顯已經對這邊有所了解,雖然張興武信誓旦旦的保證,但他們仍舊是半信半疑的態度。
尤其是看到李衛東后,更是如此。
畢竟李衛東太年輕了,他能培育改良出增產百分之四十的甘薯?
這個世界上雖然不缺天才,但那也得分行業。
像培育改良甘薯品種,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但他們也都沒有提出質疑,真相如何,很快就能解開,他們過來只是為了驗證畝產的重量,然後把這件事情報道出去。
至於說到底是不是李衛東培育出來的,自然有人調查清楚。
甚至有時候有爭議反而更好。
他們自然也能受到重視,可以有更多的新聞去挖掘。
等於是一舉兩得。
被張興武找來的那幾名勞動模範同樣沒對李衛東感興趣,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自然是試驗田裡的地瓜。
而且,他們也不傻,知道先量土地的畝數,確定是一畝后,又挨著走了一圈,沒有發現故意移植作假的跡象,並且每一株甘薯之間,隔的距離也剛剛好。
不像以前,為了弄虛作假,甚至將別的地里的小麥割掉,然後插入另一片地里,偽裝成大豐收的樣子。
但事實上,真假如何,一看便知。
最終那個泡沫也被捅破。
從那以後,涉及到糧食產量的問題,所有人都認真起來,堅決杜絕弄虛作假的行為。
更何況,他們今天過來,既是驗證,也是當一個見證人,等於是用自己的身份,名譽做擔保。
如果這邊弄虛作假,都到揭穿以後,他們的名聲也會毀於一旦。
要不是張興武當初對他們有不小的恩情,他們也不會為這種事情做擔保。
隨後,在他們的監督,甚至親自參與下,又一畝的試驗田被清理出來,整個過程,這幾人都無比認真,甚至乾脆趴在地上,研究著有沒有偷偷在下面埋地瓜。
每一株地瓜拔出來,甚至還要看看根莖是不是新鮮的。
那認真的模樣,就差拿個放大鏡進行觀看。
不過他們越是認真,也越能說明問題。
這個過程中,那幾名日報的記者,不斷用相機將這些場景拍下來,而張興武也沒少露臉,甚至還挑選出一個個頭最大的地瓜滿臉激動的抱著,被相機定格。
反倒是李衛東,雖然對方提出要給他拍照,不管怎麼說,這些新品種都是以對方的名字命名的,衛東一號。
那麼作為衛東一號的培育者,露露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偏偏卻被李衛東給拒絕了。
他的確需要名聲,但卻不需要上報紙,也不可能上報紙,把自己的照片模樣堂而皇之的暴露。
甚至,就算有記者偷偷拍了照,等回頭登報的時候,也會被扣下來。
因為李衛東的保密級別,決定了他的模樣不可能上報紙。
但只是名字,或者只是衛東一號這個新品種的名字,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這年頭,叫李衛東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在沒有照片的情況下,誰又會把兩人給聯繫到一起?
經過一番仔細認真的檢查,這一畝甘薯很快被收了上來,然後仍舊是重複過稱。
令人沒想到是,這一畝甘薯的重量,甚至比昨天那兩畝還要多,直接達到了1921斤。
這已經不僅僅是百分之四十的問題了,而是接近了百分之五十的增產。
如此豐收,自然令人興奮。
尤其是那幾名勞動模範,他們可以很肯定,這一畝地的甘薯並沒有任何造假,都是實打實的。
如果種植過程中,沒有偷偷加化肥的話,那麼一旦推廣開來,全國的甘薯增產,也將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而那幾名日報的記者,也拍下了足夠的照片,用筆記錄下了這些衛東一號從開始到培育,再到如今試驗田的整個過程,這些可都是第一手的資料。
尤其是報道的時候,肯定要有這些敘述,增加真實性。
等這批記者跟勞動模範離開后,張興武卻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在第二天,又領了幾個過來,重複了昨天的過程。
甚至第三天,他也不知道從哪裡找到幾名甘薯方面專家,但這次,卻跟前兩次明顯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