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青囊醫書> 第五十六章人員安排

第五十六章人員安排

  「你想請我到你的青囊醫館當坐堂大夫?」陳省之問。

  「是的。」葛如沫坐在另一側,答道。

  關於醫館的名字,葛如沫也想了很多個,圈圈劃劃,最終還是決定叫青襄醫館。

  開設醫館一事,場地藥材以及設備都準備好了,就還差相關的人員了。可這個並不好弄,她如今默默無聞。也不能說默默無聞,經過在汝陰縣衙給衛夫人治病一事,她在汝陰行內算是略有薄名了。

  不過這不算什麼,對她招聘人手一事可沒什麼助益。她也沒打算仗著這點面子情厚顏請求人家幫忙,交情不夠。即使是交情略深厚的王一清孔勝等,她同樣沒打算拿這事去麻煩人家。

  同行相忌,她若開口了,讓人家怎麼做才好?真有好的人才,給你了人家可惜,不給吧,又說不過去。要是那人才都過不了他們的眼,他們也不好意思介紹。怎麼做都不妥當。

  索性她就不上門,省得讓人為難。

  況且因為大周宇內醫者的地位極高,懷揣金鋼鑽的不愁找不到活計,憑啥屈尊來你這無名小醫館呢。

  不過話雖如此,這醫館要開起來,人員配置這方面一定得解決的。幸虧她早已有了腹案。沈東漓那邊說會安排兩個人過來,這兩人的情況尚不可知。不過按她推測,兩人中至少會有一個大夫。

  其實對於小醫館來說,兩三個大夫也足夠撐起門面了。但她得考慮長遠一點,再有一點就是,除她是上藜村人以外,另外兩人都是外地人,她得安撫和平衡本地的勢力。她可不想在醫館發展勢頭迅猛的時候,被人在腹地來那麼一下子。

  所以,陳省之就被她列為頭一位要爭取的對象。

  陳省之站起來,在屋裡踱來踱去,想來心理是極度的不平靜。

  葛如沫知道他有自己的考量,也不出聲,只專心喝著茶。

  陳省之看她神色認真,便知其不是來炫耀或者耀武揚威的,她是真心想請自己去她的醫館當坐堂大夫的。

  對於葛如沫這個曾經的徒弟,陳省之的感覺是複雜的。她是塊璞玉,之前投到自己名下,算是明珠暗投了,自己不會教,以致她一直表現平平。

  被他驅逐后,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她便搖身一變,那手絕佳的醫術,連他見了都望塵莫及。

  再有,就是經過這麼些事,他發現這個曾經的徒弟的心性很不錯,先前身上的那些毛病基本都沒了,真不知道教導她的那位高人是如何做到的。

  「當然,你也可以拒絕,但我還是希望你能慎重考慮一下。」葛如沫知道自己這個提議有點強人所難,師傅入駐曾經的徒弟的醫館當坐堂大夫這一點,心性差點的人都接受不了。

  可上藜村太小了,容不下兩三個醫館同時存在。

  不是她自大,她的醫術,陳省之也是知道一些的。她這醫館一開,對他們這種私人式的郎中村醫的衝擊很大。

  而且她也並不滿足地開一個小小的醫館,既然要做大,那麼就必須要招人,要有人做事。

  且每個大夫在治病方面擅長的方向都不一樣,就拿她自己來說,雖然所學頗雜,但在治傷寒和婦女病科方面比較專精,在骨科方面就略有不及。

  葛如沫滿打滿算,學醫也就十來個年頭,自然不可能樣樣都精通。需知好的正骨大夫,基本上是一上手,就知道病人的骨頭是怎麼回事,治療起來也是有章有法,疾緩有度。

  可這樣的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可以說,沒有十幾年在此道浸淫的功夫,根本不可能。且這還需得在有高明的老師從旁指導的前提下才行。

  醫館要做大,尚需海納百川。坐堂大夫、煎藥童子、收銀掌柜、揀葯藥師,這些人才她都很欠缺。而且這些人還不能是生手,最好是略一些藥理醫理的,或者在醫館藥房做過事的。這些人選,她在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計較。

  原先上藜村就有兩個大夫,一個是陳省之,另外一個是葛麻子。

  陳省之的醫術算還不錯的了,村子里的人生病了愛找他看,連旁邊村子的有時也是來請他。葛麻子略懂一些醫理藥理,治病時靈時不靈的,水平和陳省之相比,就要差上一些。勝在醫藥費便宜,願意找他的人還是有的。

  就目前而言,若是能順利請到陳省之當坐館大夫,加上她本身也是大夫,青囊醫館里有兩三大夫,也能撐起這攤子來了。

  陳省之這個人,或許有些迂,但不失為一個正直的人,並且此人對醫術很是痴迷,這樣的人請來當坐館大夫,不會出什麼大岔子。

  於是便有了她此行的相邀約。還有一點,她也不想有那種前徒弟將師傅逼迫遠走他鄉的事發生,這於她的名聲沒有半點好處。

  此行若是順利,下一步,便該是去請葛麻子了。

  葛麻子此人雖然醫術不太行,但後來陳省之來了之後,被其壓制了幾年,也沒鬧出什麼大風波來。可見也是一個有點底線的人,至少還算理智,懂得剋制。

  原先這上藜村就葛麻子一個大夫時,雖然醫術不精,但找他的人還是很多的。後來,即使找他看病的人不多,但他仍然是儘力地去做好。

  肯屈於人下,這是有自知之明,不使骯髒的手段,這是有容人雅量的表現,這點正是葛如沫所看重的。

  不過他的醫術確實是硬傷,當坐堂大夫的資格沒有,但收銀掌柜和揀葯藥師,他應該能勝任。只不知人家意下如何了。

  還有就是,既然她打算在醫館中設有煎藥房,那就必須有煎藥葯工。葯工她打算請葛根的媳婦陳氏和她大伯娘羅氏。請這兩人,也是經過她深思熟慮的。煎藥房的人手必須要兩個以上,陳氏的勤快和細心足以勝任。至於羅氏,是出於安撫的考慮。她如今算是完全撇開葛七斤一家子單幹了。這村子里還能壓服他們的,就是她爺爺葛八了。而讓葛八出手,需要將葛常青這一房的利益與自己掛勾。羅氏,不得不不請。葛如沫只能慶幸她不是偷奸耍滑之人。

  其實她大可不必設這一項的,面診開方抓藥后,醫館的責任算是完成了。

  可她發現,很多病人家屬不懂藥理,拿葯回去煎時,大多不得其法,以致藥效不能盡全功。

  設立煎藥房算是青囊醫館的一個獨有的特色,也算是體貼病人的一種服務,而且對提升醫館的名聲很有幫助,很有必要。

  v

  手機看好書·盡在·無名手機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